本篇文章1938字,读完约5分钟
1月10日,虹口青年活动中心礼堂座无虚席,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期待着一场有趣的“身份转变”。原来,一部名为《海上的心》的多媒体情景阅读剧即将首映,这场“身份大转变”的主角是虹口区12位85后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他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红色戏剧团体,用红色文艺讲述了党的早期,也讲述了当代红色文艺的新篇章。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锦军,上海影视集团副总裁陈,《文汇报》副总编王勇,区委副书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强,副主席郭出席会议。来自虹口区中小学的400多人,包括政治教育主管、高校共青团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演出。
从读者到“小戏剧本质”[S2/]
“我是时代的尖刺!”《血色黑金》的读者张培利刚刚放低了声音,舞台上响起了“啪”的一声,吓了很多观众一跳。原来这只是舞台上枪声的音效。张培利表示,与去年的简单阅读相比,这次现场阅读表演完全将自己融入了《血色黑金》作者尹福的情感之中,这在优美的舞蹈效果和灯光布置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海洋之心”的微信群中,演员们习惯于称自己为“小演员”。地区检察院助理检察官倪方雷表示,他只是代表检察院的年轻人参加了一场读书比赛,但他意外地成为了一名戏剧“演员”。这华丽的转身吓了自己一跳。原来,该剧的前身是去年8月虹口区为推进“党的诞生地”的发掘和宣传工程而举办的“红色经典青春朗诵”阅读比赛。当时,在1000多个共青团组织选出的1200多部作品中,有12位读者最终进入了决赛。半决赛中,上海戏剧艺术中心的四位导师在感受这些读者的表演的同时,想到了另一个主意——与其简单地背诵,不如用戏剧的形式来表现红色作品。结果,这些业余读者开始了他们的戏剧生涯。
现在,倪方雷已经从一个朗诵许广平的《最后一天》的朗诵者变成了一个扮演许广平的演员。她说,当她穿上旗袍时,她似乎感受到了徐光平对鲁迅的深深钦佩。走进演出,让每一个演员更深刻地理解当时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对黑暗社会的愤怒和冲破旧社会的决心。他们逐渐进入戏剧,成为观众口中的“戏剧精华”。
从纸质经典到“戏剧派对课”[S2/]
这部多媒体情景阅读剧《海上的心》的阅读作品都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虹口作家的红色经典作品。其中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一朵云》、爱国作家丁玲的《梅》、国歌作词人田汉的《毕业曲》。这些革命先驱的生活故事和作品早已为人所知,但能细细品味的年轻人并不多。为什么这些作家要在那个时间点创作这样的作品,已经成为本次演出要追求和解释的一个元素。
1931年9月18日事件后,导演、编剧和演员最终将注意力集中在红色作家创作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上。在“五月”节目中扮演纺织女工和报童的中国共产党四个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曾经走过外滩,但从未想过丁玲作品的场景。“宁静的微风从海上吹来,跨过摇曳的水面;在河边的建筑上,那些旗帜在飘扬:那些三色旗,那些星条旗,那些太阳旗,...这些风也从各个方向吹来,...风吹着他们饥饿的肚子,呜咽着他们的妻子和孩子的哭声。”90年前的上海,看似多姿多彩,豪华奢华,但也充满了黑暗和压抑,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当这些词串联成一个剧本时,它们不再是单一的词,而是一部由各种作品描绘的中国近代斗争史,它正从一部纸上的经典逐渐转变为一个戏剧派对班。
[/s2/]从文艺青年到“红色文化传播者”[S2/]
事实上,除了这次演出的12个人外,一些读者正在成为第二梯队的成员。这些年轻人都是有着深厚感情的文艺青年。他们曾经活跃在安福路戏剧艺术中心的小剧场,活跃在上海音乐厅的优美音符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研究生周丹和她的社区警察搭档张明都是90后。他们一起朗诵了尹福的作品《永别了,兄弟》,他是左翼联盟的五位烈士之一。周丹说,能够读懂一首红色的中文诗对一个俄语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这表明爱国革命情怀可以超越语言。心灵共鸣和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已经成为这些年轻人的共同愿望。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成为了虹口宣传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青年宣传小组的成员。当被问及虹口城管滨江中队读过《遗忘的纪念》的张沪宁为什么愿意在繁忙的工作中投身红色文化建设时,她说,读这些经典作品时,他发现左联的作家创作时只有二四十岁,与我们现在的年龄差不多,但他们是在为国家奔走。在和平时期,年轻人也应该记住这种精神,这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记者了解到,排派的创作是为了通过文艺的方式感染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红色文化的建设,继承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光和革命先行者的理想之火,建设和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此外,虹口将继续通过出版图书、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规划红色路线,让虹口的红色文化焕发出更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