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2字,读完约4分钟
据乐友上海介绍,上海虹口是一片充满古老故事的土地,有三个历史风貌保护区和300多个历史建筑保护点。虹口,有很多细节值得探索!
照片来自@乐活虹口
上海犹太人土地地图
二战期间,上海接纳了3万多名犹太难民,其中近一半居住在虹口区提篮桥地区的“无国籍难民限制居住区”。上海人宽容地接纳了这些难民,并与他们和睦相处。在虹口区,有大量犹太难民居住的地方。每年,犹太难民都会回到“东方家园”上海。
据媒体统计,目前上海有48处犹太人遗址和特色建筑,其中许多仍在使用,有些甚至成为上海的地标。位于上海虹口的“提篮桥历史文化风景区”在当时作为犹太人居住区仍然保存完好,是中国唯一能反映二战期间犹太难民生活的全景历史遗址。
白马咖啡厅
它位于咖啡馆之前的一栋小楼里,存在于1933年至1941年12月8日之间。她见证了70多年前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岁月。2017年,长阳路拓宽工程拆除了原址,白马咖啡馆由政府出资重建,距离原址只有一条路。在重建项目中,犹太难民的后裔萨拉·伊玛士(Sarah Imas)捐赠了一个纪念雕塑“穿越风暴”,并站在白马咖啡馆前。修复后的咖啡馆基本上恢复了原貌。一楼的咖啡厅完全恢复了70多年前大堂的原貌,并作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附属展厅向公众开放。
摄影:范晓明
犹太难民纪念馆
上海海滩历史上有八座犹太教堂,但只剩下两座了。这座犹太难民纪念馆是前犹太会堂之一,见证和纪念了上海犹太难民的历史。目前,摩西堂旧址被用作游客参观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不再用于宗教活动。纪念馆新建成的展厅位于展馆的花园里。展厅采用多种展示方式,包括电影、照片、实物复制品、模型、艺术品,以及包括多屏幕多媒体广播系统在内的高科技展示手段。设计师通过整体艺术设计将history/きだよ和时间结合起来,生动地再现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历史。
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旧址
美犹联合救援委员会于1914年在美国纽约成立,是一个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国际救援组织。1938-1939年大量欧洲犹太难民进入上海后,该委员会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成为支持欧洲犹太难民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上海“援助上海欧洲犹太难民委员会”的大部分救济资金都是从该委员会获得的。可以说,如果长期生活在上海的犹太人没有迅速组织一个委员会来帮助来到上海的欧洲难民,数百名来到上海的难民就会死亡。2004年1月13日,原美犹联合救灾委员会旧址被宣布为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0月31日,该建筑被宣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文化虹口图
元福利
唐山路818弄,也叫元富力,最初是一家在中国拥有100套房子的美国商业公司。1938年,犹太人涌入上海,每月有1000人涌入。身无分文的犹太人首先被安置在苏州河沿岸的河边建筑,然后被转移到虹口区的难民。虹口犹太人聚居地之一的圆福里有99户人家。这些定居点包括长治路961弄、海门路171弄和舟山路。目前,村里仍有犹太人重建的房屋。一个由美国犹太名人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这里。
中国福利机构少年宫,位于延安西路64号,解放前是英国犹太人嘉道理的住所;
位于陕西北路470弄的太平花园里,曾是上海收容犹太人的“小诺亚方舟”;
西摩会堂位于陕西北路500号,是远东现存最大的会堂建筑。
位于莫勒别墅区陕西南路30号和南京东路99号的嘉陵大厦(现称嘉陵大厦)和位于外滩的和平饭店都是当年犹太商人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