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8字,读完约3分钟

东方。com记者王5月15日报道:“我来自解放区,任务艰巨"我们的孩子将在1949年出生,他将是新中国的孩子!".....一部短片《永不消失的电波》在普陀区门前拉开了“四史”学校第一次读书分享会的序幕。

昨天下午,在同蒲路925号普陀区党群服务中心楚信礼堂,这次精彩的读书分享会吸引了全区八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党组织的100多名党员前来观摩。著名作家叶欣应邀在他的新书《石库门的红色秘密》中分享了他的创作过程和经历。

普陀区启动“家门口的‘四史’学堂” 首场分享会“揭开”石库门里的红色秘

叶欣的演讲以短片《永不消失的无线电波》开始。“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但我有幸听到了这个故事的原型,李霞先生的妻子,讲述了这段历史。”介绍说,《石库门的红色秘密》一书是电影《永恒的电波》的补遗,里面有几个关于李先生学习艺术的故事和他的家书,也是很有价值的史料。

普陀区启动“家门口的‘四史’学堂” 首场分享会“揭开”石库门里的红色秘

叶欣还从李先生的地下工作中谈到了一批本书未提及的国内接收机和发射机的由来。“当时,周总理说,要联系每一个城市以及如何联系它,首先要研究发射机的技术。”当时,一个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年轻人李强进入了周总理的视野。“对于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无线电真的很难。但一年后,这位被周总理称赞为“聪明”的年轻人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无线电收发机。”

普陀区启动“家门口的‘四史’学堂” 首场分享会“揭开”石库门里的红色秘

叶欣说,上海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值得深入梳理和挖掘。《石库门的红色秘密》一书梳理了一段发生在上海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百年历史,邀请老、中、青三代作家共创作了约400个故事,挖掘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精神灵魂和历史根源,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四个历史”。

普陀区启动“家门口的‘四史’学堂” 首场分享会“揭开”石库门里的红色秘

据报道,书中的故事纵向上主要涉及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和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横向上包括党建、武装斗争、工农运动、思想文化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隐蔽战线斗争等领域。鲜为人知的红色图片在作者的作品中慢慢展开。

普陀区启动“家门口的‘四史’学堂” 首场分享会“揭开”石库门里的红色秘

1921年夏天,一栋普通的石库门房子揭开了历史的辉煌篇章。现场的党员沉浸在叶欣的创作感悟中,深深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光荣城市的精神力量,尤其为在上海生活和奋斗感到自豪。在痛苦的革命洗礼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利用好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只有了解历史,热爱党和爱国主义,才能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更好地凝聚团结一致、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树立起把自己的工作与学习教育“四史”结合起来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把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普陀区启动“家门口的‘四史’学堂” 首场分享会“揭开”石库门里的红色秘

据了解,普陀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了在门前建立“四史学校”,为全区党组织引进了“七个一”学习经验,包括最后一堂党课、暖誓、看展览、谈经验、接受祝愿、赠书、提建议。我将学习“四史”,谈论“理想”,谈论“文字”

预计全年将为各领域党组织“量身定制”250门主题、特色、实效的学习课程,通过网络平台为全区33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8.8万多名党员提供按需学习。与此同时,依托全区375个基层党群服务岗位,围绕重温普陀党史、感受苏河变迁、领略城市发展等主题,为附近的建筑、公园、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预约学习建立了每周课堂名单。

普陀区启动“家门口的‘四史’学堂” 首场分享会“揭开”石库门里的红色秘

依托红户型的优势和先进的典型资源,充分利用顾纪念馆和苏州河工业文明展览馆周围的教育阵地,昨天下午,普陀区委书记也率队进入普陀门前的“四史”学校,开展了红标搜索活动。 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从湖西革命历史和普陀发展历史中汲取智慧,增强了克服普陀发展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普陀区启动“家门口的‘四史’学堂” 首场分享会“揭开”石库门里的红色秘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