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17字,读完约5分钟
好邻居很难找到。今年以来,普陀区长寿路街道与复旦大学艺联社会治理促进中心合作,充分整合辖区内丰富的社会组织资源,推进社区治理,构建和谐社区。
在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长寿社区的许多人尝到了“住宅自治”的甜头,演奏了一首又一首感人至深的邻里之美的旋律。
帮助穷人,伸出援助之手,传递温暖的邻里感情
上海的许多社区已经感受到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如何为社区中的这些“老朋友”提供适当的关怀服务,不仅是精神上的,更是坚持不懈的。
在濮雄路26弄1、8、17、20号,60岁以上老人占居民总数的32%,其中独居老人和空窝老人较多。濮雄居委会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养”为核心,进一步拓展了对老年人的服务。在居民区建立群体自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志愿者团队——艾欣大厦的领导者和老年助手。每个建筑小组有4名组长,他们与独居的老人配对。目前,共有32名护理助理员与96名独居老人组成“1+3”配对结构。他们每天打电话,每周一去看望老人,帮助老人买菜和配药,以解决老人力所能及的最后一英里问题。此外,为了服务“食品银行、共享冰箱”的公益项目,大厦领导还与居委会合作,招募成立了专门的志愿者服务小组,轮流值班,让社区居民在享受方便的同时,传递“爱惜食物、共享”的慈善理念。
邻里互助基金的自筹模式是武宁小城镇建筑自治的主要特征。居民将出售废旧产品和自筹资金作为建筑群体自治资金,并加强与普陀区零售企业和单位的合作,使普陀区零售企业和单位能够进入建筑群体并组织活动,形成一对一的全覆盖服务。
武宁镇7号楼也定期开展“暖心”活动,让居民们从陌生人到熟悉人,从熟悉人到亲密人,从亲密人到亲密人,拉近彼此的距离。今年端午节期间,7号楼的“邻里互助小组”发起了“包粽子、送香包”的活动。早在半个月前,团队成员就出去购买香包材料,并利用空时间制作爱情香包。每个人都在忙着买原材料,比如粽子,洗粽子,拌馅料,一起包粽子。在节日的祝福下,成员们还给老人、残疾人和患有严重疾病和其他建筑困难的人送去了粽子和香包。
集思广益,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由于居住建筑的自治性带来了和谐的邻里氛围,许多建筑的卫生环境变得越来越干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少。
武宁一村36号就是一个例子。建筑小组的19户是统一的、自治的,通过民主推进产生了5名建筑小组会议成员,包括1名建筑组长、2名志愿者和2名建筑小组成员,形成了一个处理事务能力很强的团队。建筑集团将积极协商和参与楼内设施的改造,动员居民美化楼道内的墙壁,铺设防滑地砖,增加绿化,增加活力和生机。同时,大厦组委会成员带头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居民自发轮班在走廊巡逻,及时询问和接触外来人员,同时进行健康检查。通过检查,走廊环境得到了改善,发现问题并及时清理。此前,在建筑领导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武夷小区“一进一出”工程顺利完成,解决了居民出入和停车管理的实际问题。
滨江被围住宅区建成已经十多年了。监控设施和大门被损坏,大楼大厅和地下室的瓷砖被剥落,照明被修理,这经常困扰着21号楼的89户家庭。由于楼宇管理团队积极参与楼宇小组自治,21号楼的所有居民都被邀请参加楼宇小组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提出维修计划和设计构想,集思广益,共同努力。随着楼内设施的更新和修复,建筑群体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的幸福指数也有所提高。事实上,21楼物业管理小组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三次专项集资活动,筹集资金5万多元,实现了9件实事,参与率超过96%。
武宁镇也通过建筑群体自治解决了“旧电梯改造”问题。面对电梯老化等隐患,楼领导挨家挨户听取居民意见,居委会多次召开听证会和协调会,最终形成方案并逐步实施。六号楼的电梯已经停止运行两年了,终于开始运行了。
新街区也很近,各行各业的人都聚在一起
这可能是许多人对新的邻里关系的印象,当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关起门来时,他们不能说出彼此的名字。然而,在知音园水苑明苑7号楼,情况与预期大相径庭。
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如植物专家、美化团队负责人、文艺骨干和热心使者,在这座高楼里形成了一个温暖而亲密的建筑大家庭。每个人都定期分享自己的特色菜肴,每到敬老节和其他节日,他们都会自筹资金给楼祖的老人送上寿面。
此外,通过“微观审议”平台,建设小组让居民进一步了解居住区的建设和居委会的服务,激发社区自治的活力。居住区党组织配合党建社区成员单位和建工集团党组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并邀请社区单位人民医院“玉井子”党支部到建工集团来分享全国先进集体经验;组织党群领导和建筑领导参观南京路好八连营八连纪念馆,学习八连精神,形成建筑群体自治与社会共治的有效微循环。
在普陀区长寿社区,邻里关系越来越亲密。今后,街道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改善治安、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争取更多的居民自治,探索更多有益于社区治理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