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3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普陀区不断探索和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涌现出许多新的实践和探索。
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给妈妈做蛋糕。
中午一小时是为建筑公园的白领量身定制的休闲放松项目。
为了推动和引导更多有能力、资源型的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参与社区治理,长寿路街道成为普陀区第一条成立社会组织协会的街道。
在实践过程中,长寿路街道建立了以社会团体联合会党总支为枢纽、社会团体党支部为纽带、党建联络员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党建网络,从源头上确保了“底清、情清、管强”,从而保证了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一组数字概括了它的突出成就:目前,长寿路街道社会团体联合会总支部下设12个独立支部和6个联合支部,共有120名党员。在社会组织联合会理事会一级成立了一个政党工作组,该工作组已经为街道地区的160个社会组织实现了100%的组织覆盖。
长寿路街道社会团体联合会成立之初,只有64个会员单位。到目前为止,这个数字已经跃升至108。在这个几乎翻倍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吸引这些社会组织加入并成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成员?长寿路街道的秘诀在于将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的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构建“确立政治方向→形成价值示范→增强内生动力”的党建工作良性循环,通过服务凝聚实现党建与社会建设同步加强。长寿路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依托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社区党校、街道党建社区等32个核心成员单位,有效整合资源,开展多种活动,凝聚社会组织的正能量。
重返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初衷无非是“联合”一词,即联系成员、联系资源和共同建设社区。正是这种团结的心最终保持了这些社会组织。普陀区许多街道和城镇的社会组织协会积极为成员单位创造条件,搭建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提升这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吸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联合会的平台上迅速成长并加速成熟。例如,在探索并建立了成熟的模式后,清创服务中心、一真雅创、嘉爱公益等一批社会组织纷纷走上街头,实现跨区域服务和发展。社会组织除了相互学习外,还可以共享资源,真正实现公共福利效用的最大化。以宜川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为例,它不仅为联合会成员提供各种政府和企业公益招标项目的信息,还鼓励成员共享闲暇时间场所。
联合会的宗旨不仅如此,还在于进一步消除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障碍,同时打破社会组织之间的障碍。基层社区最需要的生计订单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协会这个平台准确地传递给社会组织。拥有资源和能力的社会组织不再需要担心“秩序”的缺乏。他们可以集中精力,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参与社区建设。普陀区一大批“一心家园”建设项目,涉及助老助残、停车管理、绿色环保、文化体育活动、育儿教育、志愿公益、便民服务等。在各街道和城镇社会组织协会的精确指导下,实现了与社会组织的有效对接。
今后,普陀区将继续总结经验,引进社会组织协会的升级模式。首先,增强附着力。增强社会组织协会的纽带、联系和凝聚力,提高其对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二,提高开放性。提高区域内社会组织和项目资源的开放性,通过跨区域和跨城镇的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研究项目向社会发布的机制和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资源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换;第三,提高满意度。结合大规模调研和大规模走访,进一步研究社会组织的评价方法,促进社会组织的自律和自治,提高能量水平,塑造品牌,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