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6字,读完约4分钟

每年的六月到八月,仲夏是郊区奉贤区水果上市的重要时间。大量的水果聚集在一起,给消费者带来了快乐的选择,但与此同时,“一年好收成难”已经成为许多果农的难题。

最近,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普陀区委组织部选派的三名驻村指导员不顾高温酷暑,不停地跑来跑去,终于帮助当地果农实现了“丰收”。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他们三人所在的奉贤区的三个乡镇,从那里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和故事。

三位普陀公务员跑到奉贤“卖水果” 一天卖出7000斤

从天头到网络,教师破解了谜题并给出了答案

正如在奉贤区司徒庵镇三坎村承包了100亩农田、种植了8424个西瓜的一博西瓜合作社的负责人郑潇所说,在这一切都很困难的第一年,由于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他对今年西瓜销售的预期从几天的“怕上市”变成了几天的“希望上市”。

三位普陀公务员跑到奉贤“卖水果” 一天卖出7000斤

虽然已经过了近一个月,郑潇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一群三个人,每个人胸前都有一个党徽;他们自我介绍说:“我们是普陀区的干部。今天,我们想和你讨论解决丰收的问题。”

拥有多年商业经验的郑潇承认,一开始他对这三个人的态度有些怀疑,尤其是当他从其他渠道得知这三个人中有两个人来自政府,一个来自街头。一个大大的问号不禁在他心里升起:

“城市公务员比我更了解农产品,比我更了解市场?”

很快,围绕着这三位驻地指导员的一系列强有力的消息打消了他的疑虑——隔壁庄行镇马陆村的蜂蜜梨,每天卖7000公斤(截至发稿时,已经卖了3万公斤)。没想到凤城镇蔡家桥村一个农民一次卖了5000公斤桃子;从这些农产品进入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大卖场,到成为食堂的指定供应商...这些好消息的不断传播,不仅使三位驻地指导员受到当地瓜农的好评,也使郑潇对即将到来的西瓜销售充满期待。

三位普陀公务员跑到奉贤“卖水果” 一天卖出7000斤

就郑而言,虽然他对教官了解的不多,但他们最后还是给了他一个“惊喜”。他们为获得“上海优秀农民工”称号的西瓜种植专家定制了电子商务“第二杀”,这是一种网红销售方式。

"1+1+1 >3”,成为讲师的共同目标

在采访中,当地农民和村民对三位驻村指导员评价最高的是“1+1+1 >: 3”。面对记者的不解,庄航镇“中宇”蜜梨种植园的负责人宋军与这三人有过多次接触,他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一”[S2/]

普陀合作交流办公室三坎村指导员顾景伟,一手创办终端企业,一手创办种植农户,避免了中间商赚取差价的可能,真正把田头给家里带来的好处转化为农民收入。利润空房间;

第二个“一”[S2/]

普陀市场监督局蔡家桥村指导员肖伟,熟悉工商、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政策。他不仅为无数消费者建立了舌尖上的“安全”,还确保了农民的每一笔交易都是安全可靠的;

[/s2/]第三个“一”[S2/]

石天泉是甘泉路街道马陆村的指导员,擅长群众工作。他没有进不去的门,也没有打不开的锁。不管这个农民有多挑剔,他总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虽然他们各自的分工不同,但他们构成了一个“资源共享、能力互补、问题讨论”的铁三角,共同为奉贤区三镇三村的高产增收注入了希望。

在许多熟悉驻村指导员的普通村民眼里,这三个人发生的不仅仅是在农村跑步造成的皮肤黝黑的外表变化,更是驻村指导员与村民之间不断缩短的心与心距离的情感变化。在村民和农民的眼里,他们三个都表现出了普陀干部高超的业务能力,会说“行话”,会想出“点子”,不会做“局外人”和“观察者”;会说“方言”,进得门来,开得口来,谈论群众工作的能力“父母都矮”;能说“真话”,用事实和数字说话,并能阐明“家庭”的优良工作作风。这也使越来越多的村民对市委提出的“农村振兴”目标有了认同感,并带来了行动感。

三位普陀公务员跑到奉贤“卖水果” 一天卖出7000斤

为此,上海市选派驻奉贤经济薄弱村指导员小组组长陈俊评价说,正是这三个人勤奋好学,研究敏感,善于思考“1+1+1”;3”的优势,使他们进入居民村仅一个月就能顺利实现丰收、增产的预定目标,为“美丽乡村”建设开了一个好头。

三位普陀公务员跑到奉贤“卖水果” 一天卖出7000斤

2019年是市委决定开展“农村振兴”工作的第一年。普陀的三位驻村教导员在过去的两年里为他们脚下的土地埋下了希望,这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两年后的今天,奉贤区的三个镇三个村的村民一定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幸福和成就感。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三位普陀公务员跑到奉贤“卖水果” 一天卖出7000斤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