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8字,读完约3分钟

普陀区区委、区政府近日发布了《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配合、各方支持的检察公益诉讼模式。2018年以来,普陀区检察院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市人民法院的部署和部署,成立了公益诉讼检察官办案小组,紧密围绕普陀区委中心工作,依法办理了一批公益诉讼案件。共整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00余条,经审查筛选依法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5件,经审查出具诉前检察建议24件。在提起的35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涉及环境资源的有24起,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有5起,涉及国有财产的有2起,涉及国有土地的有1起,涉及公共安全的有3起。共发出24条诉前检察建议,全部得到恢复和纠正,有效保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普陀区公益诉讼有了“靠山”

街道清扫在修复地下污染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走出去”已成为普陀区公益诉讼办案组检察官的常态。走进社区、企业、机构和学校进行讨论和交流,走进人群倾听,一次又一次地上街“巡逻”挖掘线索,被检察官戏称为“扫街”。在一次“扫街”过程中,公益诉讼案件处理小组的检察官发现,在社区里,当下大雨时,井盖一起涌出污水,空和空气中弥漫的恶臭气味使人们无法捂住鼻子。原来,辖区内两条街道上有很多无牌洗车场,占用道路清洗车辆,乱排污水,造成污水横流,管道堵塞,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普陀区公益诉讼有了“靠山”

普陀区检察院向有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要求联合执法,坚决取缔无证无照洗车场,责令整改不符合要求的洗车场,严厉查处无证无照洗车场盗窃行为;严格的行业准入,新建洗车场良好的行业准入,合法、规范的申请牌照洗车场运营,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整改后,洗车业“雨污混排”的现状得到明显改善。在公益诉讼“回头看”专项活动中,整改得到了专项检查组的肯定。

普陀区公益诉讼有了“靠山”

回望河道,重现蓝天

2018年8月,普陀区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称某老房子河道内存在大量生活垃圾、绿藻等漂浮物和悬浮物,河道散发的异味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处理组的检察人员经过实地调查和走访,发现上述问题属实,向有关单位提出了检察建议。清理河道和岸坡,增加维护和清理频率,制定管理和保护工作计划,在沿河居民区适当增加垃圾箱等设施,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普陀区公益诉讼有了“靠山”

上海市检察院公益诉讼“回眸”专项检查组到医院进行专项检查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河道环境得到有效整治,难闻的气味不复存在,城市的河流可以映出蓝天,诉前检察建议取得了显著成效。

普陀区检察院坚持“办一案”、“管一案”的监督理念,注重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社会治理、保障民生。安排专人关注和筛选民生热点和“12345”市民热线线索。发现线索后,立即到现场调查核实,收集证据,核实证件,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并督促有关行政机关予以纠正。同时,要做好公益诉讼的“回望”工作,全面检查履职情况和整改情况,确保诉前检察建议得到落实。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普陀区公益诉讼有了“靠山”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8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