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2字,读完约2分钟
常德明苑小区共有17栋楼,599户居民,属于商品房小区。
常德名园,位于市中心,有一个方便的出路,房价相当昂贵,但住在这里的居民总是“不适合”在他们家门口这件事。看到楼道里的那堆东西让人很不舒服,而且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然而,随着居民入住时间的延长,常德名园的许多建筑出现了一系列的“不文明”现象,如堆放杂物、私自侵占公共空房等。
从堆里的东西来看,很大一部分是居民的闲置物品和非机动车,这是家里的安全隐患。
2种机制+3种模式
常德明苑小区有一套“楼道美景”。
集中处理“一阵风”来处理走廊中的桩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桩的“回潮”是同时发生的。
如何从“源头”对廊道桩进行长期管理?为此,李梅芳居委会创造了三个机制+两个模式,让“楼道美”看到了实效和基础。
三个机制-巡逻机制
三驾马车月度检查。居民委员会每月与房地产和工业委员会一起进行检查,一些人在家告诉他们清理,而没有人在家张贴通知在有限的时间内清理。
3个机制-抽查机制
每周四,卫生干部会和楼里的组长和志愿者一起对走廊里的成堆的东西进行抽查,一旦发现,他们会上门劝说和通知。
3机制-宣传机制
通过组织生活,动员党员以身作则,从自己不堆东西开始,然后推动周围的人形成不堆东西的氛围。
2模式-美丽的建筑群体模式
通过成熟的开发模式,我们可以创建有特色的建筑群体,形成建筑群体自治。今年,通过“400”入户走访,成立了“长13走廊弃桩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居委会社会工作者、物业保洁人员、楼领导、志愿者、党员等。从初步清理到解决困难,再到巩固成果,13号楼成功建成了一个美丽的建筑群体。
2种模式-按键攻击模式
因为楼道里的那堆东西是慢性病,进行反复翻新和回潮是正常的。在城市的每一栋建筑中,该物业都设置了清洁跟踪模式。每天打扫走廊时,一旦发现有垃圾堆积,保洁人员会立即向物业报告,保安会上门邮寄账单,并通过电话联系业主。如果业主第二天对该物业不清楚,他会派保安上门清理。
经过“两个模式、三个机制”的实施,常德名园廊道内的桩基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廊道内的顺畅氛围正在慢慢形成。
今后,李梅芳居委会将把廊道桩的整治与垃圾分类的推广模式结合起来,每月宣传、开展和举办一次廊道桩的宣传主题和安全教育活动,并以商品调剂、义卖和社区共享为平台,开展“邻里交易会”交流和易货活动,引导居民自觉消除廊道桩,使这项工作真正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