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6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普陀区全面启动了“三旧”改造为“三新”住宅小区的环境改造工作。今年,石泉路街道将完成两个旧地块、五个没有卫生设施的零星房屋、34个住宅区的旧房屋和三个完整的旧房屋改造场地的竣工。为此,街道准确地满足了居民的需求,同时采取了多种措施。邀请区房管局、专业设计团队、街道三大“精英”组成工作推进小组,在做好防疫、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稳步推进改造工程。
在调查初期听取公众意见,在装修设计完成后立即制定方案
由于突发疫情,从“三旧”到“三新”的改造工程时间短、任务重、难度大。如何快速统一居民意见,顺利完成重建是当务之急。
为了充分听取改造区居民的意见,使每一户居民都能了解“三旧”改造的相关情况,工作组成员进行了民意调查,向居民解释了政策措施,明确了“三旧”改造的效益和益处,调动了居民支持和参与的积极性,总结和反馈了居民的声音、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了各项改造内容。
在对老蓝峰新村与高览西路45弄合并工作的初步调查中,有居民反映由于泵站相对陈旧,居民用水水压不稳定,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为此,工作组专门联系了上水公司和市北供电集团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形成了改造方案。
目前,五个地块无卫生设施的零星房屋综合修复已完成信息对接和整理工作;34个居住区综合整治第一轮现场调研对接已基本完成,居民合作程度高,整体进展顺利。
防疫经验有助于开放社区,而“锁定”让居民安心
石泉路街道的80个社区中,存在着许多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给日常管理带来困难。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居住区问题,融合微型居住区,关闭开放式居住区已被列为工作重点。
疫情再次暴露出旧住宅区出入口众多,控制力不足,封闭管理困难的问题。一些居民区还设置了临街门,这对疫情防控和居民区的日常安全非常不利。在“三旧”改造过程中,大多数居民更愿意重新规划自己的社区。
早在2019年,中山路2347弄和高览路25弄就合并了小社区,关闭了三个小出入口,并加入小区服务团队坚守三个出入口,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控制。经过实践,居民反应良好。为此,工作组还借鉴成熟的工作经验,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对合并后的社区进行了精细化改造。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利用这次“三旧”改造,有必要将原来的“大块”社区变成一个整体,让居民生活得更安心、更安心。
旧社区的非机动车棚将智能升级
旧公屋社区的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先天不足,非机动车在社区的停车问题尤为突出。主要问题是:停车环境差,车辆管理存在漏洞;充电设备严重短缺;车辆管理员在车库里生活和吃饭,有明显的消防安全隐患。为解决居民非机动车停放困难、停车条件滞后、车辆收费不安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石泉路街道与专业单位共同引进智能监控和收费系统,并计划对街道旧住宅区非机动车棚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电子门禁管理、智能监控报警等一系列高科技应用,彻底摆脱了以往管理员的“人防模式”。这样,一系列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住在车库里的人、私拉电线和火灾隐患,就一起解决了。
据统计,目前街道上已有46个非机动车库进行了改造,其余86个非机动车库将陆续进行智能化改造,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智能停车的便利。
由于旧社区没有合理规划公共停车场和休闲区,工作小组将重新规划社区绿化,并开辟一些新的空房供居民停车。通过与民防部门的协调,有条件的地下空室将被开发并用作非机动车棚的停车区,而原来的空室将被升级并改造成居民的休闲场所,以满足他们的日常社交和健身需求。对于居民提出的“希望有一点绿色”的建议,工作小组表示,将通过补植和移植来确保社区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