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4字,读完约3分钟
长宁区表示,在高度老龄化的上海,没有电梯的老式住宅让许多老人“吊空老人”。长宁区60岁以上的注册居民比例已超过35.3%,安装电梯已成为普通百姓翘首以待的热门项目。相关部门通过大规模调研,深刻理解了这些迫切需求,总结和提炼了“引、导、导、发”的“四导”电梯安装工作方法,为旧住宅区安装电梯提供了可借鉴和推广的做法和经验。
4个社区已通过电梯升级
2011年5月,相关部门下发了《上海市关于印发〈上海市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指导意见〉的通知》(沪房管修[2011]187号),同时相关指导意见和程序相继出台。有政策和需要,但实际操作不是那么简单。
然而,在长宁区周家桥街,有一种独特的电梯“安装方法”。2013年12月,位于周家桥街住宅区的霍星大厦周二开始安装电梯,征求意见。与此同时,居民遇到了瓶颈和矛盾,项目甚至停滞不前。最后,花了三年时间才完成。
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以来,长宁区共受理了37起电梯安装申请,受理了13起规划审批,12部电梯正式投入使用。其中,安装在周家桥街的电梯数量占总数的一半。截至今年5月,周家桥街4个住宅小区的旧公房电梯已进行改造,其中4台电梯已完工,3台电梯已顺利建成,2栋楼100%协商通过。
搭建一个平台,使审批顺利进行
俗话说,在丈夫家里安装电梯是“社区里的第一件难事”,而“困难中的困难”的环节是协商。增加电梯需要物业管理区域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90%以上的业主同意,没有强烈反对。然而,由于一些人的反对,居民之间的历史纠纷,出租房屋的业主不愿意支付,以及搬迁户的经济状况不佳,电梯的安装已中止之前,该项目获得批准。
为此,周家桥街道居民区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从居民关心的硬件要求、财政补贴等问题上搭建宣传阵地,进一步明确了安装步骤、利益和义务;在中介行业委员会、物业和电梯建设集团的关系中搭建一个协调平台,形成合力,顺利将项目“送”进审批流程。
多年来,周家桥社区通过实践相结合、顶层设计、统一规划、自上而下的互动,构建了“1666”居民自治制度。周二和周三,三景南寨社区依靠居民自治克服了公房售后安装电梯的问题,得益于近年来重视居民自治、构建自治模式的成果。
“四导联”模式提供样本
据悉,周家桥街道党工委办公室以三京南大厦五一路729弄21号电梯安装为切入点,总结提炼出“引领、引领、引领、发动机”的“四引领”模式。
在指导上,应依托“从党支部-党建带团-社区党员-普通居民”的思路,在早期协商阶段协调各方。电梯的安装涉及物业、行业委员会和社区单位。居住区党组织应注重多重整合、共治、共建的作用。
丈夫家中安装电梯是一项居民自治工程,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居民委员会通过政策为加强居民对电梯安装热点问题的理解铺平道路。自主性的连续性体现在电梯的安装后管理和维护上。居民通过自主协商制定了电梯的使用、维修和保养制度,并按规定分担了实习费用,使居民逐渐形成了自助和自我管理的主体意识。
不仅如此,街道以自主平台为引擎,复制推广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能人作用,建立“电梯安装自主联盟”。
周家桥街道在推进夫家安装电梯的过程中,解决了难题,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在创新社区治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了居民自治的活力,拓宽了自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