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961字,读完约15分钟
叙述者简介:姚志康,1952年出生,上海人,祖籍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高家巷(今玉屏南路560巷)姚家。老姚曾经是一名正式干部,从事业余写作30多年,作品丰富。他特别擅长纪实文学写作。近年来,他在这个公共账号上发表了许多地方纪录片作品,深受家乡网民的喜爱。
一提到“旧区改造”,就让人想起久已失传的术语,如“棚户区”和“下角”。早期有“碾压地龙”、“草棚”、“江北棚”等贬义词。长宁区于2013年完成旧建筑改造,在当时的八个中心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作者和我家乡的老老少少的网民们谈论着“棚户区”和“旧区改造”的故事。
古北路两侧的周嘉桥与旧棚屋相邻,左边是4号地块,右边是3号地块。摄影:郑惠国
古北路两侧周嘉大桥的新貌是从同一个角度拍摄的。图中,这座桥连接着长宁区和普陀区。
这个棚户区是无法穿越的。图中,一户人家的屋檐挨着邻居的阳台栏杆。这个“屋檐下的晚餐”在上海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展览中展出。(来源:网络)
周家桥街杨家寨(现春园楼)一户胡同人家的生活场景。摄影:郑惠国
棚户区与上海港开放后的移民有关
近代上海开埠之前,是一个农业社会。老上海人常说,“去城市”。它指的是石楠。清代上海道台府位于石楠(现在只有一小段城墙),城外有大片的田野和自然村落。鸦片战争中,强大的船只和枪炮开启了“五港贸易”,上海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现代工业的出现,尤其是苏州河两岸的民族工业。工业的兴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走出田地,进入工厂。仅上海本地劳动力远远不够,大量移民(主要在江苏和浙江)开始涌入上海,其中来自苏北的移民数量最多。
80年代国棉21厂前的长宁路,是21厂的主入口,在右上角,是21厂的东门。(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从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移民潮”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上海人口不足10万的小县城成为远东最大的人口520万的大都市,接受了50多倍于本地人口的外省移民,其中40%以上是苏北移民。在此期间,每一次水灾、旱灾、蝗灾或战争,如抗日战争的爆发,都是移民的高潮阶段。
棚户区和当地的老房子参差不齐
苏北移民到上海,开始是从吴淞江(北新泾以东的苏州河)摇一只小船,然后停泊在苏州河的河湾,上岸捡垃圾,以苦工为生。生意稳定后,弃船上岸定居。20世纪初,苏州河沿岸出现了大量工厂。靠近苏州河,靠近工厂,方便找“饭碗”;靠近当地的房子,周围有一片空土地,住起来很方便。这就形成了参差不齐的老房子和棚户区的地域特征。
当时,长宁区是从西向东:北龚家寨(仁恒滨江花园、芙蓉河路)是“苏北”(现在的虹桥新天地);李家门掉进了长宁路1895弄的棚户区;高家巷(现玉屏南路560巷)西侧为“解放里”;在林家寨(遵义路)的西侧是“小河南”。沿长宁路的老房子,如范耿朗(现长宁新城)、朱家寨(现中山公寓)、苏家角(现花园世界地产)、卢学寨(现兆丰大厦等高层建筑),都被棚户区所包围。著名的棚户区“西新街”紧挨着姚家角,宣化路上的孙家寨和朱安邦与棚户区密不可分。
长宁区著名的棚户区速北里(现虹桥新天地社区)在拆迁前夕被拆迁。摄影:郑惠国
虹桥新天地社区,它建在苏北地块,而大桥的引桥也占据了一部分土地。
在20世纪80年代的苏家角,当时没有修建玫瑰广场和花园大厦以及惠川路北侧的花园地块。(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长宁路汇川路口苏家角地块上的园林建筑和其他建筑。
孙家寨地块周围有宣化路、安溪路、安化路和定西路。(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这座4万平方米的商住楼是在孙的住宅于20世纪80年代被拆除后建造的。(来源:扫描本地图像)
长宁路凯旋路东南面著名的棚户区西新街。(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20世纪90年代西新街拆除后建造的商业建筑
棚户区从“碾压蚯蚓”到简易住宅
在过去的几年里,棚户区并不是一直存在的。作者的故居,高稼祥的后宅,紧挨着解放里,见证了解放里从解放到80年代拆迁的住宅建筑的演变。据老一辈介绍,解放巷的土地曾是郜嘉祥当地家庭的农田。1958年以前,玉屏南路是苏州河的一条支流,在娄山关中学(原古北中学)向北流入苏州河。街角的农田成了苏北移民在解放巷的落脚点。老人们告诉我,这些苏北流民用竹子在地上造了一个“人”字形的草圈子,人们进出需要弯腰,这就是“滚蚯蚓”的由来。在有了一点经济能力后,围墙被建成了一堵墙(围墙内外都涂上了石灰泥),一间茅草屋用芦苇和稻草铺成。这就是“稻草棚”的由来。解放后,经济能力进一步提高。富裕的苏北家庭建造砖木结构的平房或两层小楼,而那些能力差的人用单砖砌成的墙来代替茅屋的墙,茅屋的顶部覆盖着草顶。作者的许多中小学生都住在这样的茅草屋里。每个台风季节,我们都用毛毡铺在草地上。粗麻绳爬在毛毡上,大石块落在绳子的两端,以防止屋顶被大风刮掉。这种住房条件一直保持到文化大革命爆发。
法华镇路轴供水站。20世纪80年代以前,居民饮用水由供水站供应。(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华阳街徐佳故居旧貌。(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周家桥一号地块小河南段拆迁前,图中建筑均为煤渣砖。(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虹桥新城建在小河南街。
在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棚户区的面貌悄然改变,不是政府,而是人民自己。当时苏北已经出现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移民,迫切需要改变住房短缺的局面。有两个改变的机会。首先,房屋管理部门被“运动”扰乱了,执照的眼睛都闭上了;第二,人们发明了“煤渣砖”。在计划经济时代,砖和瓦都是计划供应的,普通人购买它们并不容易。不知是谁发现天元化工厂电石车间生产乙炔气的废品“电石污染”是制砖的好原料。早些时候,工厂不得不花钱清除这些被污染的农田中的电石污染(糊状物)。在发现它的使用价值后,工厂开始免费赠送,后来它需要花两元钱买一辆踏板车。因此,买方抬高了滑板车的挡板,多装少装是2元钱。电石渣与煤粉(在工厂的大型熔炉中发现)混合,然后装入模具中。用铁夯压实后,开模,将煤尘砖晒干。上海话里,“砸”叫“敲”,俗称“敲煤尘砖”。六块标准红砖贴在一块煤渣砖上。结果,棚户区的每个家庭都“敲了煤砖”。如果你买不到钢筋,用废钢做龙骨,自己浇注混凝土纵梁(盖楼的横梁)。像燕窝一样把新房子翻过来。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草棚的历史结束了。
推倒茅草屋,用煤尘砖盖一栋楼,两层楼不足以盖三层楼;三层楼不足以建四层楼。因此,在这些棚户区有许多“闪闪发光的日子”,在两座山墙之间只能看到一线曙光。
棚户区的许多小巷都很窄,只有一个人能走。人们戏称它们为“单线天空”。图为西新街的“一线天空”。(来源:扫描本地图像)
在一个棚户区,两个老人侧身挤了过去。(来源:百度)
棚户区的每个家庭都有痛苦的历史
住在棚户区的女孩是最忌讳被问到她住在哪里的。因为,只要你说出真正的地名,它就结束了,你的生活经历就暴露了。当许多女孩告诉她们的介绍人(媒人)她们住在哪里时,她们通常会说一个模糊的地址,比如“长宁路朗巷”。长宁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是他们不敢说“小河南”或“苏北”,怕这个人看不起自己。当地人有女孩要结婚,母亲会反复告诉她们;"当人们帮侬介绍男朋友时,应该问清清,易是哪里人?"言下之意是,如果是苏北人,最好不要交往,因为苏北人一般都很穷。
长宁路三角地段旧貌。(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90年代末,娄山关路向长宁路开放,梅辛照相馆就在路口。
改革开放前,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为4.3平方米,居全国首位。人们常说“一房半女”,这说明了上海住房的短缺。当住在旧棚屋里的人们谈论那时的生活条件时,每个家庭都有一段痛苦的历史。仅举一例。作者是安徽的一个兄弟,住在长宁旁路菜市场附近的一个小巷子里。他的家人住在阁楼上,而另一个在楼下,在楼下留下一个小的半个房间作为楼上和楼下的公共区域。阁楼在屋檐附近站不直。他的哥哥和嫂子结婚后,他们被一个布幔隔开,这样老太太就可以住在她不能直起身来的屋檐下。兄弟,探亲回家吧。楼下的邻居睡着后,他们可以在过道里建一个商店。天亮前赶快,否则会影响楼下的人倒厕所和进进出出买小碟。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即将到来。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出台了一项政策,规定知青子女在完成户籍登记后可以返回上海。他哥哥的嫂子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当监护人。如果他想这么做,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他的兄弟要签署一份承诺书,并承诺将来会搬家。他的侄子没有名字,所以他的兄弟反对他。姐姐受不了了,于是她带着弟弟把侄子的户籍搬到了姑姑家。
修水路改为长宁支路(华阳路至江苏路)。(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长宁支路(原秀水路)西端新貌。
20世纪80年代,在长宁路方格朗西段,即所谓的“范溪”,违章建筑者占据了人行道。(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30年后同一地区的新面貌。图中的十字路口是万航都路和长宁路的十字路口,左边是范溪,右边是董藩。
旧的“365”改革被淘汰到小棚屋中
1998年,市政府提出了“三至五年改造上海365万平方米危旧房”的目标,简称“365”。前面提到的“三湾一巷”也在“365”之列。长宁区把重点放在周家桥地区实施“365”上,因为在旧区改造后的前20年里,除了周家桥地区没有连片棚户区。长宁区的棚屋面积从1979年的40万平方米减少到1992年的3.2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周家桥地区。市、区政府提出了改革旧体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上海城市土地级差,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开发建设土地置换,利用土地级差所获得的资金建设拆迁安置房,从而彻底解决大多数居住在棚户区的居民的住房困难和城市更新问题。
以周家桥街道为例,截至2004年,共拆除危旧房22栋,搬迁18,600多户、5万多人,新建住宅16个,安置22,360户、55,848人,近5年内有1人搬迁。
20世纪80年代周家桥杨故居旧貌。(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20世纪80年代,周家桥照顾他的家人。(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春园社区建在杨家寨和顾家龙地块上。
始于1998年的旧的“365”改革,使周家桥从“较低的角落”跳到了“较高的角落”。
在1996年之前,住房的商业化还没有实施。当时,旧的改革基本上是由市和区系统单位拆除旧的和建造新的建筑物,并为雇员的分配创造福利住房。最大的位于天山路街(周家桥街的一小部分),即中山西路464弄,占地12公顷,东起中山西路,南沿玉屏南路,西至遵义路,北至长宁路。这个棚户区(解放前的安徽难民聚居地),被称为“皖北西村”,是一个由棚屋、旧建筑和工厂混合而成的地区。1978年,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制定了464巷地块的重建计划,该地块被列为住宅区。自1979年以来,区住房办公室在玉屏南路和长宁路修建了多层和高层住宅。市第二轻工业局关闭了星火冶炼厂,建造了多层和高层住宅。中科院研究所和第七机械工业部711家企业的钢材和建材仓库被搬走,上海玻璃瓶八厂也被搬走。20世纪80年代,共有8栋高层建筑和60多栋多层建筑,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
中山西路464弄李家寨位于遵义路东侧。(资料来源:地区地名办公室)
464弄地块位于中山西路以东、遵义路以西、玉屏南路以南、长宁路以北。旧的地块在1982年到1989年间被改变了。这幅画展示了整个情节。照片站可以俯瞰南面长宁路1447号遵义东楼的屋顶。
另一个著名的作品是宣化路上的孙家寨地块。孙家寨小区占地6.6公顷,有2000多户人家和35个大大小小的单元。地块东至安溪路,南至安化路,西至定西路,北至宣化路。被市建委列为老改革基地。分批搬迁建设,第一批建宁大厦(24层)和长乐大厦(18层),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第二批三栋商住楼,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命名为杜甫花园。
这两个地块增加14万平方米的住房,可以解决2800名职工的住房问题,有效缓解当年的“住房困难”。
孙家寨地块上的商住楼展示了宣化路的杜甫花园。
[/s2/]“阳光搬迁”使搬迁不再是“第一困难”[S2/]
在20世纪90年代,搬迁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一大难题”。为什么不难?谁不想在搬迁中获得最大利益?说白了,这是拆迁当事人和被拆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博弈。被拆迁人往往有这样的心理,即被拆迁人急于开工,不达目的不签合同,不惜成为“钉子户”。还有一种说法:哭的孩子有牛奶吃。因此,在搬迁户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即如果他们被推迟,总会有好结果。正是这种现象导致一些基地“翻烧饼”。通常,曹家渡(现在的曹家渡金亭88广场)已经搬迁了10多年,有三个开发商。
曹家渡长宁区金亭广场88号搬迁了十年。图为长宁支路一侧。
2013年,天山路680弄旧地房屋征收实行“阳光搬迁”新政策。
从错误中学习。相关部门总结经验教训,采用顶层设计,彻底杜绝过去不透明甚至黑箱搬迁的做法。新政的出台被称为“阳光搬迁”。其核心内容是“咨询系统”。在土地重建之前,进行了两轮磋商。第一轮是解决“愿意改造”问题的搬迁意愿协商。如果同意率超过90%,将开始搬迁。第二轮是解决“如何转型”问题的搬迁方案咨询。搬迁公司公布了搬迁计划,街道、居委会和居民代表参与了整个计划的制定过程。最终拆迁安置方案经多方协商确定后,通过签订附加有效条件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进行协商。第二次会诊比例不低于80%;如果达不到预定比例,签订的协议将无效,当地地块的搬迁将暂停一段时间。
在“阳光拆迁”新政中,被征收房屋的评估机构也是由地块内的被拆迁人选举产生的。图为680车道地块招标评标办公室现场。(资料来源:天智居委会)
这块680车道的地块将在平整后用作临时停车场,并将在土地“拍卖、拍卖和悬挂”后进行开发和建设。
“阳光搬迁”还有一个人性化的安置方案,即“数砖”和“扶底”的安置方案。所谓“计砖”,是指以被拆迁房屋的原面积为补偿依据,根据房地产市场上被拆迁房屋的评估单价,增加一定的价格补贴,同时给予一定的固定补贴。专家认为,“数砖”,取其一,充分保障了被拆迁居民的真实权利。所谓“邢弢扶底”,是指对按住房面积补偿安置后仍有困难的居民,也给予住房保障支持,通过住房保障的方式确保其拥有住房。
重新定位过程是完全开放的,并且重新定位速度通常会加快。随着新政的出台,上海各区旧土地收储的搬迁速度创下新高。2014年12月19日,长宁区115街坊(仙霞路娄山关路转角西侧)征地拆迁速度创下新高。11月15日中午,410户拆迁户开始签约,截至12月19日,签约率达到98.54%,其中386户已搬迁,搬迁率达到95.37%。充分展示“阳光搬迁”的魅力。
115号街坊(娄山关路仙霞路口)拆迁后的现状,2014年12月开始征地。当时,该地块创下了本市拆迁速度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