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6字,读完约5分钟
空空气质量好的天数增加了,河流的水质也变得干净了。一幅蓝天、白云、碧水、绿岸、浅鱼的美丽长宁的逼真画面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近年来,围绕长宁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把长宁建设成为河流水质最好、区域降尘量最低、人均公共绿地最多的中心城市”的目标,长宁区牢固树立了“青山绿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出了“环境保护和清洁空气三年行动计划”。
空气体质量优良的平均天数增加了
今年6月,长宁区发布了《2018年长宁区环境状况公报》。公告显示,2018年长宁District/きだよ 0区燃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291天,比2017年增加15天;空燃气质量优良率为80%,比2017年提高4个百分点;根据长宁区三个环境空气体自动监测站的年平均数据,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较上年明显下降。
2014年,长宁区启动清洁空燃气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将全区建成“非燃煤区”。粉尘和油烟成为长宁区主要的空气体污染物。近年来,长宁区加强了粉尘和油烟污染控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空气、施工现场粉尘和油烟的实时在线监测。
目前,长宁区有大中型餐饮企业600多家,小型餐饮企业数千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油烟。2014年,长宁区开始实施油烟在线监测设施试点安装和油烟净化设施社会化管理试点。餐饮环境影响评价由审批改为备案后,长宁区积极推进餐饮油烟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开展餐饮集中集约化管理试点工作。
70年来,长宁区环境监测水平不断提高,空气体监测设备逐步从零开始覆盖东、中、西部地区。为了进一步加密长宁区的空气监测点,自2018年起,长宁区开始在该区域安装微型空气监测设备,并安装了38个微型站,不仅提高了空气体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也为长宁区的环境监管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我们周围的河流变得越来越美丽
最近,许多市民发现,位于新泾镇、毗邻乐可路的一条名为延努泾的小河,已成为夏季休闲的好去处。原来的玉女泾不仅水质差,而且被树木和栅栏挡在它和乐可路之间。行人经过这里,很难看到河景。继2018年长宁区延屿泾水质得到改善后,延屿泾(剑河路-林泉路)生态景观改造工程于年底实施,彻底打开了延屿泾沿线封闭的空房间,打破了道路与水面之间的重重障碍,让市民近距离欣赏到了河流的美丽风光。
近年来,长宁区全面实施了河道长度制度,32条河流、10条其他江河湖泊、80个小型和微型水体的一级和二级河道主管全部落实,职责明确。截至6月25日,区一级的河流主管已经在这条河巡逻了38次,街道镇一级的河流主管已经在这条河巡逻了1178次。此外,2019年,区河长办公室下发了《长宁区河长制度要点》,各单位按照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工作。
在中小河流的生态管理过程中,长宁区不仅注重改善河流水质,还加强了河流两岸的生态建设,打造与河流相协调的河岸景观小品,努力实现中小河流“水清、岸绿、河平、景美、生态”的目标。今年以来,长宁区巩固除黑除恶成果,重点巩固新浦、新京港、机场河三条黑臭河流整治成果,推进外环路西河(周家浜-联洪路)、新浦等生态景观工程和西郊宾馆河湖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
此外,长宁区继续推进雨污转换。截至目前,已有63家企事业单位完成,其余46家;116个住宅区已经完工,其余29个。同时,加快实施苏州河四期综合整治工程。目前,苏州河慢径二期东延已完成1.9公里。
美丽的长宁:蓝天碧水
为了使长宁成为全国河流水质最好、区域降尘量最低、人均公共绿地最多的中心城市,长宁区坚决与污染作斗争。近日,长宁区制定了《长宁区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防治污染,建设美丽长宁的实施意见》,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美丽长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该规划确定了建设美丽长宁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长宁区生态环境质量将显著改善,生态空房规模、资源利用效率和绿色生产生活水平将显著提高,环境风险将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和治理能力将大大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为市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产品。
到2020年,长宁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将降至37 μ g/m 3,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环境空气体质量优良率力争达到80%左右;全面稳定消除河流黑臭,力争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污染土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04平方米;江河湖泊水面率不低于2.86%。
通过加快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长宁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到2035年将达到发达城市的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