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3字,读完约3分钟

据长宁区介绍,20世纪80年代末建于仙霞新村街的徐红社区,经过了大大小小的改造,经过最近的“微更新”改造工程,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居民生活出行更加方便,幸福感大大提高。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微更新”改造项目都是由居民自己完成的。当项目完成的那一天,每个人都很兴奋,他们参与设计和规划的项目100%得到了实施。社区环境得到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密切。

把每处空地用起来 长宁社区改造令民众受益

然而,“微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可谓一波三折。徐红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吴红平说:“这个过程太曲折了。设计阶段经历了许多波折,甚至设计师都退休了。我没想到我们的居民会这么做。”早在2015年8月,徐红社区就已经完成了全面的改造,因为社区在完成后不久就被重新安排了,很多设计师觉得这对于空休闲用地的再利用不是很有用。“微更新”项目是为了充分利用每一个空的自由空间,使其不“自由”,所以要求相当繁琐,设计师的专业评价使居委会退缩。

把每处空地用起来 长宁社区改造令民众受益

吴红平想了想,但仍然觉得她需要使用这些空的地方。她带领居委会干部一起加班,找到有设计专长的居民志愿者,反复与设计师沟通,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例如,社区入口处的一个公共区域原本是一个高低错落的花坛,很多居民在设计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说花坛看起来不美观,希望拆除重新设计。在设计之初,这样的观点一个接一个出现。由此可见,社区居民已经视社区为自己的家,并会不断改善设计要求。最后,设计图纸被修改了数百次,最终得到了大多数居民的认可,最终方案得以最终确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驻地志愿者参与了项目建设的监督和验收,真正做到了“我的社区就是我的主人”。

把每处空地用起来 长宁社区改造令民众受益

一个社区的改造可以实现全民参与,体现了居民对自己社区的热爱,那么如何实现呢?吴淑姬说:“事实上,大多数居民都很懂事,居委会会引导大家明白,社区的改造事关每一个居民。”就像建造自己的家一样,更多的交流和理解自然会随之而来。”人心改变人心,前年的大转变为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一次,一位老人的房子翻新了水管,并对增加一个弯管表示不满。吴红平反复与施工队沟通,最终按照居民的意愿拆除并重新安装。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努力为人民服务,信任在小事上慢慢积累。通过这种微妙的方式,居民逐渐认同居委会的工作,对居委会干部有了更好的了解。吴红平笑着说,徐红的居民是“爱管闲事”的可爱的人。当个别居民无法理解时,许多人会自动跳出来加入劝说。只有在居委会和居民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社区工作才能顺利推进。

把每处空地用起来 长宁社区改造令民众受益

受益于住宅区改造的是居民。每个人都参与为自己的祖国提建议,真正成为主人。居住区的环境越来越好,居民们会感到生活幸福。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把每处空地用起来 长宁社区改造令民众受益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