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6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长宁区的说法,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孕育了无数令人惊叹的艺术形式和技艺高超的艺术家,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艺术和艺术家似乎都离我们有点远。然而,就在最近,许多国家级艺术家走进长宁区中小学的教室,给长宁区的孩子们上艺术课。俗话说:名教师是伟大的教师。这些老艺术家能给学生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艺术人人进校园”活动由长宁区文明办发起,结合学校延伸课程和研究课程的开展。目的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带入中小学课堂,激发学生传承优秀文化的热情,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习文化,陶冶情操。
在林雨晴开元小学的劳动技能操作室里,本期木材水印技术的主讲人正在给三至五年级的学生讲解。说到这个林老师,她的位置可不小。她是上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木刻水印技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多云轩木刻水印技术非遗传传承团队的带头人。从1972年开始学习艺术,在过去的50年里,我向很多家庭学习,逐渐成为多云轩木刻水印技术的第四代水印领导者。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宣纸还是绢画,古代还是现代,都能恰当地再现画家的笔墨意趣,这是相当令人费解的。
林老师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木水印的历史和制作过程。传统的木刻水印技术“仿木刻写普通纸”起源于古代雕版印刷,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经相当成熟。当时,“印版”(即彩色套印)和“拱花”(凸印)出现在明代,甚至领先世界。多韵轩自1900年成立以来,继承了传统的木刻水印工艺品,达到了真迹临摹字画的效果。
齐白石的荷花蜻蜓
100多年前,多云轩的品牌在上海海河南路开业。当时,义和团运动在江浙一带风起云涌,许多学者逃到上海。由于经常与亲戚朋友通信,对信头的需求增加了。一位名叫孙继福的文化商人建立了“多云轩范迪安村”。“多韵”一词出自《新唐书·李玮传》:李玮经常用五彩信笺写信,题字如五云。后人把“多韵”作为一个优雅的字母名称。几年之内,“朵云轩”的手印字体和字体声名鹊起,深受上海文人的喜爱。
经过多年的改进,多云轩的木水印逐渐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分素描、雕刻和水印三个阶段,十几个步骤。听完林老师没完没了的讲解,孩子们被迷住了,想自己动手做。看着孩子们的热情,林老师立即进入了互动环节。原来她已经准备了一整套水印工具,孩子们排着队,由林老师手拉手教制作,让他们很开心。
孩子们正在摩擦的是一幅牡丹画。我看到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往前走,有时在雕刻上涂颜色,有时在图案上盖章。很快,一部华丽的作品诞生了。看着学生们享受着,林老师也很高兴。她说,让学生接触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传统技艺的兴趣,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素质。
说到“艺术人人进校园”活动,这次邀请了很多像林雨晴这样的艺术家。他们大多是艺术学院的教授,各自艺术领域的杰出艺术家和特定艺术形式的继承者。今年上半年,他们将进入长宁十多所中小学,与同学们接触,把艺术的魅力带给孩子们!
活动列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