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1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长宁区的数据,今年上半年,80%的上海居民骑行距离在3公里以内,平均骑行距离为1.8公里。在中国参与统计的城市中,上海的骑行距离最短。这是上海城市流动性指数在2017年上半年给出的最新数据。
借助行业首个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魔方提供的基础数据,2017年上半年的磨星指数诠释了上海共享自行车的诸多变化。该指数由上海工业转型与发展研究所和mobike联合发布。根据该指标采用的里程、用户数、平均拥有量、碳减排、平均每次出行里程和车辆健康等12项指标,杨浦区、宝山区、徐汇区、浦东新区、长宁区和普陀区分别位列该指标前6名。
共用自行车的使用不仅与雨和霾有关,还与社会生活的起伏密切相关。从莫杭指数中,还发现了以下“最佳”:
男性和女性用户是最好的
长宁区女性共用自行车使用者的比例高达48%,这可能与长宁区集中了更多女性集中就业的事实有关,如携程网等互联网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金山区的男性自行车共享用户拥有74%的绝对优势,这可能与以石化为中心的重工业模式有关。
骑行最多和最少的一天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2月16日,元旦,是上半年共用自行车数量最少的一天。许多在上海工作的其他省市的居民回家和家人一起享受新年的到来。这一天,自行车也有了新年假期;6月8日,今年高考的第二天,是过去六个月单日骑马量最高的一天。为了避免打扰候选人,许多地区禁止鸣笛,许多市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
最早和最晚上下班的区域
根据该指数,松江上班第一,闵行下班最后。早峰出现最早的地区是松江区,23%的用户在7: 00到7: 30之间出行。据不完全统计,松江区聚集了大量在这个城市努力工作的年轻人。每天早上,他们去中央商务区开始一天的艰苦工作。因此,松江区成为最早的行政区,交通高峰在上午高峰时段。晚峰面积略有不同。闵行区是最新出现晚高峰的地区,20%的用户选择从17: 00到17: 30出行。闵行区作为中环和外环之间的主要区域,集中了大量的上海本地居民。从数据来看,闵行可能是上海最晚下班的城市。姚成武说,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共享自行车的发展,“黑色摩托车”聚集在地铁站附近的现象已经大大改善。数据显示,地铁站周围70%的“黑色摩托车”已经消失。
夜间骑车最活跃的区域
上海被称为“不夜城”。根据索引平台,仍然有许多活跃的骑手在晚上共享自行车。其中,大学路、徐家汇、田子坊是夜间自行车集中的商业区。在这些地方,炎热的夜生活一直持续到午夜2点以后,然后逐渐冷却下来。在复旦大学旁边的大学路上,晚上结束自学的学生们或者在夜莺相遇,或者一起唱K,吹着晚风,彼此诉说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人来人往的徐家汇商业区,在赶走了最后一批顾客后,逐渐回归宁静;作为仅次于新天地的最受欢迎的聚会场所,田子坊聚集了上海最年轻的年轻人,无论他们是恋人还是密友,晚上骑着自行车穿过街区,欣赏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