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6字,读完约5分钟
兴国路北起华山路,南至淮海中路,是长宁区与徐汇区的分界路之一。同样,它也是上海西区最富情感的区域之一。在闪烁的霓虹灯、拥挤的人群和熙熙攘攘的人群的背景下,它依然安静而超然,与外界保持着一种矜持而高贵的距离。
与历史建筑的南段不同,兴国路北端的所有楼层似乎都以同一个名字——“兴国宾馆”存在。
在兴国路72号的院子里,不知聚集了多少历史和传说;与此同时,对于大多数上海人来说,它仍然是一个有点神秘的地方。不仅因为毛泽东和江青在20世纪50年代住在1号楼;今天,8号楼也是上海领导人会见重要外宾的最高标准接待场所之一。
其中,兴国宾馆1号楼、2号楼和6号楼被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兴国宾馆6号楼
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爆发,这场始于华尔街的经济危机使得当时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上海无力自保。据记载,仅在1934年,上海就有425家国有资本企业倒闭,失业队伍日益壮大。然而,与此同时,经济危机的爆发也给了一些有远见的资本家一个低价买地的好机会&兴国宾馆一号楼,它就是这个特殊时代的产物。
当时,兴国一号楼是由一位英国商人太古城外国公司建造的,他的地位类似于今天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首席代表。1866年12月,清同治五年,英国威廉·斯威尔和巴特菲尔德在上海成立巴特菲尔德瑞士公司,中文名称为“太古城洋行”。太古国际与当时的英国政府关系密切,其实质是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在中国成立的贸易组织。
当时,太古的船舶总数和吨位在中国的外国航运公司中排名第一。当时,怡和是唯一一家能在中国与太古竞争的贸易和货运公司。即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太古城”仍拥有丰富的资金资源,这使得一直对上海房地产市场雄心勃勃的管理者们下定决心要在上海建造一座豪华的总部大楼,这也是今天兴国宾馆的第一号楼。
兴国一号楼建筑规则、均匀、对称,主屋朝南,入口朝北。在东侧,有一个与主楼相连的单层附属房间。房子前面有一个露台和一大片草坪。该建筑外观为英国的帕拉迪奥风格,浅绿色铜屋顶,四个斜坡,外墙涂有白灰,整个建筑具有古典风格,三个水平部分和三个垂直部分。入口上方的屋顶上有山花,中间有一个椭圆形的窗户。它周围的花精致而精致,属于典型的巴洛克式设计风格,对1号楼的整体立面起到了装饰作用。
兴国宾馆一号楼
当威廉·斯威尔建造这座建筑时,他打算把它建成一个吸引眼球的雷尚达路甚至上海的景观。那些进出太古总部的人“要么有钱要么很贵”,他们前面的大草坪是上海豪华派对的首选。然而,太古的巨头自己从来没有在这座豪华的房子里住过一天,一家之主一直是位于上海的太古伦敦总部的首席执行官g.e .米切尔。
在“一号楼”总部建成后不久,“二号楼”和“三号楼”就被建成了员工住宅,特别是为当时的高级员工及其家属,这显示了他们在中国扩张的雄心。老上海有句老话,“太古城圈”是指雷尚达路、海格路和朱尔店路(今兴国路、华山路和湖南路)围成的土地。太古国际在这里建造了许多“员工住宅”。
原海格路695号(现兴国宾馆2号楼)为太古宙外汇上海分公司董事、副董事的住所,长期住所为洛克董事;海格路727号(现在的华山路1215号)的居民是李·詹姆斯,他是太古国际工程部门的前主任。
兴国宾馆二号楼
不仅如此,包括德士古在内的其他英美大资本家和大企业也在太古城别墅周围建起了大楼,他们都想通过太古城洋行的名气为自己的品牌和房地产增值,最终形成今天的兴国宾馆风格。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太古城外汇交易所的英国雇员被作为难民从敌对国家遣返回国,外汇业被日本伪军作为敌国财产接管,原来的“太古城圈”成为日本军方的天堂。抗战胜利后,太古洋行逐渐减少了在大陆的投资,于是“一号楼”通过渠道出售。据说蒋介石在这里安排了许多重要的活动和会议。
1956年,“一号楼”被划归当时新成立的上海市委办公室接待处。“一号楼”最初简称为“上海市委第一招待所”,后更名为“兴国宾馆”。虽然名字只叫“宾馆”,但从服务到设施,始终保持着高标准和严格要求,因为当年“兴国宾馆”的接待主要是从北京到上海
在成为“第一号首长”的招待所之前,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的保健医生张回忆说:“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卫生干部学校坐落在兴国路72号一所豪华漂亮的花园洋房里。这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医院里环境安静,树木茂密,绿草如茵,有一个像足球场一样的大草坪和一个游泳池。我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
这个不可思议的“华东卫生干部学校”实际上位于“一号楼”。1952年,解放后成立的华东卫生干部学校从英国房地产代理商手中租下了1号楼,该代理商在1952年仍合法拥有1号楼的产权。房管局向英国代理商开出了一个远高于普通租金的特别地方税。最终,“华东卫生学校”不费一分钱就赢得了一号楼。1953年,华东卫生学校迁出,正式开启了“第一招待所”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