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8字,读完约3分钟

据《劳动日报》报道:居家养老服务站可以刷医疗保险卡解决医疗结合问题;建立“分层认知护理体系”培养特殊护理人员;降低补贴门槛,这可以包括从早期建设到后期运营...长宁区政府将出台五项新政策,探索家庭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培训3000名老年护理人员。

长宁发布新政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

第一次认知护理培训开始

8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在一家养老机构当护士的小刘拿到了一张证明,证明她在专业护理领域取得了新的进步。将来,她在面对患有认知疾病(“痴呆症”)的老年人时,会更专业、更有针对性。这是长宁区开展的第一个认知护理培训项目。60多名护士参加了第一批培训,这也是全市认知护理领域的第一个培训班。

长宁发布新政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全市将有1000张认知疾病老人床位,这种专业护理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日托之外,还有相关的康复需求、注意力延迟等。因此,有必要掌握专业知识。

长宁作为中央财政支持和社区养老服务政策的试点地区,率先探索建设了“分层认知护理体系”,构建了“预筛查-社区预防-家庭支持-专业干预-护理机构入住”的闭环服务。

90%选择社区和家庭护理

长宁区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严重的城区。截至2017年底,登记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有205,100人,占登记人口的35.3%,这不仅基数大,而且有快速增长、老龄化和空筑巢的趋势。据估计,到2020年,整个地区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40%。

长宁区民政局局长张伟告诉记者,在对全区困难老人进行筛查后,发现90%的老人更多选择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他们去养老机构的意愿不高。

在新的五项政策中,民政部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为在家门口的老人提供帮助。记者了解到,到今年年底,全区五条街道将建成五个“三合一”医疗护理综合体,整合优化资源,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届时,社区保健站、护理站和家庭护理服务站将是“三位一体”,老年人可以直接在这里使用医疗保险卡来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同时,长宁还将支持小微嵌入式社区为老年人服务,实现“就近养老”。

长宁发布新政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

着力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同时,在养老机构床位有限的情况下,护理人才短缺问题亟待解决。长宁区将重点建设老年服务人才培训基地。目前,长宁已经建立了一个养老培训基地和四个养老护理培训机构。预计2018-2020年将培训3000名老年员工,逐步形成一支规模适中、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尊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长宁发布新政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

据报道,此次发布的最新政策涵盖五大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养老机构社区推广服务、加强养老设施建设和管理、建设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推进医疗护理一体化。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护理服务方面,长宁将向整合闲置社会资源的企事业单位一次性提供10万元建设补贴,用于建设60-200平方米的社区护理设施,为老年人提供食品援助、清洁援助、洗浴援助、医疗援助、旅游援助、代理和康复护理。在上海经营三个或三个以上社区护理机构的相关机构,经综合评估后,也可获得15万元的品牌和连锁奖励资金。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长宁发布新政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