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68字,读完约13分钟
2007年9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视察华阳工作时,肯定了“凝聚力工程”是“最早、时间最长的社区党建模式”。
地图上的华阳街很亮:上半部像“手掌”,下半部像“脚”,居民们称之为“手足之情”,象征着“人心向背”。
二十五年前,这里的干部称之为“凝聚力工程”,这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品牌。1994年4月17日,《解放日报》头版发表了长篇时事通讯《春风与温暖的华阳》和评论员文章《理解人民、关心人民、凝聚人民》。从那以后,基层党建品牌“凝聚力工程”从华阳开始,延伸到长宁,影响了整个城市。
25年来,“凝聚力工程”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深化和拓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与时俱进。见证了超大城市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的工作实践,成为上海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证人说
“在居民中,我们肯定能做到”[S2/]
华阳街道党工委原副书记陈亚华仍然记得那个早晨。那天,街道办事处的电话被炸毁了。七位市政职能部门的主管跑到华阳,带着当天的《解放日报》来了:“这些困难居民的故事是真的吗?”“你为什么要反映这一点?”但是当他们来到社区时,他们的脸从多云变成了晴朗。无论你走到哪里,每个人都称赞居委会干部,居民和干部之间的信任和默契让人感动。
离开华阳的拆迁户也回来了,他们拉着居委会干部的手,一路上哭个不停。“你知道,从我们这里搬走的居民过一会儿就会回来。他们称之为“回到父母身边”。华阳的干部也会去搬迁现场看望他们。这时,居民们挂着标语,系上红带,兴奋地敲鼓,“我的家人来了。”
那是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导致了上海数百万工人的大规模转移、数百万居民的大规模迁移和数百万人的大规模流动。社会的变迁使一些人面临许多生活上的困难,而华阳街是当时城市的一个缩影。
陈亚华描述了当时华阳的景象:煤球炉浓烟滚滚,苏州河臭气熏天,当格路坑坑洼洼,棚户区密集。棚户区的居民没有独立的煤炭卫生设施,所以他们需要建造煤炉,每天搬运厕所和倒痰盂,从外面的公共水龙头取水,然后运进去。
华阳街道党委决定上门倾听群众心声。他们将贫困人群分为10类,如极度贫困老人、拆迁居民、下岗工人、知青返乡家庭和癌症患者,并挨家挨户走访。
所谓“串起一百扇门,知道一百种感觉,解决一百个困难,温暖一百颗心”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党员干部到了居民家中,要看看桌上的小盘,看看床上的被子厚不厚,摸摸老人身上穿的是棉衣还是毛衣。这就是所谓的“三观”,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党员干部必须在“三天”内赶到现场,即大雨、高温和寒冷天气。
棚户区人口密集的华阳,遇到雨天就成了“泥潭”。”下水道的洞被堵住了,崔炳南用手从井盖里拿出垃圾。居民家漏水,杭如英在大雨中爬到屋顶上盖瓷砖。有句民间谚语说,女人不能到家里去搬瓷砖,但是我们的党员和干部根本不理她们。他们总是冲到前面,这些场景的居民看着他们的眼睛,静静地按下相机。"回忆那一年,陈亚华非常激动. "凝聚力工程始于解决一家一户的困难。有许多生动感人的案例。"
于阿姨因晚期肝癌而奄奄一息,她希望最后一次住院。但是哪个医院会治疗它呢?住院基金从哪里来?于阿姨无奈,华阳干部冒着38℃的高温五次联系于阿姨所在单位,在医院含泪恳求医生,最终感动了医生,让于阿姨住进了医院。两个星期后,老人安全去世,华阳街的干部戴着黑纱为老人而死。
周亚坡的两次搬迁经历了波折。我第一次被分配到一所新房子里,只使用煤。但她就是不走,跑到居委会哭了。“华阳的干部对我太好了,而我的精神病儿子不在。你帮我到处找。如果我搬回家,我的大黄鱼车就没地方踩了,我儿子也不会被人扶着……”考虑到周亚波的困难,街道想尽一切办法帮她把家安在曹家渡的底层。这个地方显然没有新房子可搬。好,没有煤可以单独使用,但她愿意;第二次搬迁时,奶奶的身体不太好,她又找到了居委会。“我的儿子将托付给你!”这也是一个垂死的信托。后来,老妇人离开后,邻里干部一如既往地照顾她的儿子。
"那时候,华阳的干部都是这样的,帮助一个人必须永远帮助."陈亚华说,当时住宅区有1200户,有6名干部承包,每人承包200户。这200户人家的每一点都应该弄清楚。特别是,有必要了解家庭的根源并坚持吃肉。“别说别的了,我配对的居民,除夕基本上都是由我包着的。”
六年前,一名华阳干部因手术住院。一个居民敲了她的门。“我听说你开了刀,但我不知道你在哪个医院。后来,当我得知自己患有肺病时,我去了胸科医院,来回走了几次。我摸了摸医生,给了我你家的地址。”这位姓秦的居民是当年华阳的居民。她把自己的毛绒手套和毛绒围巾塞给了华阳干部...
为什么秦总在想这个华阳干部?1994年,三个女人跑到居委会门口,其中一个是秦女士。原来,她和丈夫都被解雇了,老母亲重病在床,一家人几乎开不了锅。华阳的干部给她介绍了一份工作,先是做人口普查,然后做推广人员。秦家也渐渐摆脱了困境。后来,当她被重新安置时,居委会帮助她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房子。秦女士越来越好,她说:“华阳街的善举我做不完。华阳干部是我的贵族。”
这些热气腾腾、深情款款的华阳故事无法完成。一对老夫妇同意支付200多万元的储蓄作为百年后的特别聚会费用;在临终之际,一位老先生提出希望,他将有一个有组织的生活。当时,《解放日报》副总编金福安在发布初稿时表示:“华阳的报告写得很好。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这么好的手稿了。我流着泪读了它。”手稿发表后,一些读者打电话给编辑部:“如果基层党组织都像华阳街道党工委那样做,那该有多好!”
“凝聚力工程”的实质是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该市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刘国生回忆说,当年市委组织部也派人到华阳街进行了一个月的调查。看到有人来市里调查,居民们赶紧讲述他们的故事。“那时候,我们在居民中有这样的影响,‘一个电话,一百个回答’肯定可以做到。”陈亚华说道。
同年4月29日,市委组织部和《解放日报》联合举办了华阳经验凝聚工程座谈会,市委书记、区委书记和基层党务工作者都兴奋地谈论着自己的经验。6月6日,市委组织部召开“凝聚力工程”试点工作华阳街现场会。当时,市委书记罗世乾在会上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华阳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二是如何借鉴华阳的经验。
“凝聚力工程”在上海党员中间和基层党建领域播下了一粒种子,“华阳经验”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过去25年的扩张
基层党种下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2013年,当“凝聚工程”博物馆在长宁中山公园开幕时,许多市民站在油画“与宛宛手面共庆重阳”前,久久凝视。油画前有一个生锈的大铁锅,还有配套的“钢锅”、勺子和漏勺、一碗菠菜鸡蛋面、一碗大碗面条和一碗肉丸。
这三碗面条反映了华阳居民的生活变化,也渗透了华阳干部和居民之间深厚的友谊。据说这个大铁锅是居民从家里专门搬出来的。近年来,华阳干部为老人庆祝重阳节的热烈场面已被居民深深感受到。
时光飞逝。“凝聚力工程”已经走过了25年,从华阳到长宁,再到上海,已经成长为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华阳的居民见证了这棵树从种子到生根发芽,再到开花结果的转变。
25年的转型和发展,25年的成长和探索:从1993年到1996年,是“送温暖工程”走访穷人和提出问题;从1997年到1999年,这是一个面向群众的“实践项目”;从2000年到2003年,这是一个团结社会的“流行项目”;从2004年到2008年,这是促进和谐的“基础工程”;自2009年以来,它一直是社区治理的“探索项目”...
无论在哪个阶段,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目的都不变。这是凝聚工程的灵魂。
朱从1991年开始担任社区干部,近年来深受“凝聚力工程”的影响和熏陶。她将华阳的经验应用到她的洪初社区:帮助贫困居民解决他们的迫切需求,尽一切可能协调邻里关系,改变社区绿化和美化的方式...受益的居民心存感激,自发地在居民区筹集资金。一块刻有小字的“感恩石”立了起来:“感谢小区里的党组织和居委会为人民办实事。”
这块“感恩石”以同样的比例被复制到“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它准确地镌刻了“凝聚力工程”走过的25年之路——党员干部聚集人力,凝聚人心,为人民服务的一件小事。
在过去的25年里,华阳社区的生活环境、人群结构和人文生态都发生了变化。随着家庭分离和流动人口比例的上升,服务对象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新时期开展‘凝聚力工程’,不能丢掉‘千户通百情、百难解难、百心暖’的传家宝,还要表现出与时俱进的适应性,在关爱对象、工作内容、制度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新的发展。现在,这是一种新的精神,即“询问数百种需求,解决数百种担忧,汇聚数百种努力,实现数百个梦想。”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颖这样解释她的理解。这位70后秘书每天都走在凝聚工程的“诞生地”,一边感受传承和滋养,一边思考新的突破。
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从未中断过。过去有“三访”和“三日”,现在有居委会干部的私人访问和“两个代表一个委员”的接待。然而,新的人口结构也在考验他们的智慧和耐心。在走访居民时,一些干部遇到了“门难进”,被关在门外的居委会干部没有抱怨。他们帮助居民一口气解决了几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而打开了居民的心扉,赢得了信任。
近年来,居委会干部的“武器”也有所升级。最初,来访的居民应该保存在一个小笔记本里。后来,人们发明了电子访问日志,通过电脑记录居民的具体信息。一些社区干部还建立网站,开通微博。如今,一些居委会干部直接设置社区微信号和居委会官方号码,实时更新最新动态。居民们痛心地说,居委会干部可以一天24小时“关起来”,但他们声称这是为居民服务的“全天候”。
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多年来,在推进凝聚力工程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各种民主审议和交流平台,动员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在外企工作的周嘉慧辞去了高薪工作,带领几名海归成立了社会组织,策划并设计了“华阳好声音”节目,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文化气息。宁爱青年公益团队深入许多老社区,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小区物业的联合自治。通过组织居民自治,许多“一厢情愿”变成了“共同意愿”,而家庭阵线项目也从自上而下变成了自下而上的“协商”。
过去,这个棚户区是一片萧条,现在它成了创新企业的“福地”。美团点评等领先互联网公司聚集,“凝聚力工程”的辐射范围也从住宅区扩展到园区建筑,重点是商业建筑、各类园区、商圈市场、互联网产业等新领域。
新兴领域的党建品牌正在孵化。2016年,拥有6000多名员工和800多名党员的美国代表团在上海总部发表了评论,将党支部升格为党委,成立了5个党支部,并成立了一个党员志愿者工作室,提供便利和福利服务、网上购物安全咨询、扶贫创业服务、网络技能服务和志愿公益服务等5个公益项目。党员志愿者人数达到150人。
德碧怡园和华阳街文化中心有一座“连欣桥”,美团影评就在这里。美团评议组成员开展活动时,会搬到隔壁的党建服务中心。位于“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在华阳党建的祝福下,这些企业的党建工作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滋养能量。
不仅在出生地,而且在更大的范围内。在过去的25年里,“凝聚工程”已经从社区街道扩展到建筑,从系统内部扩展到系统外部,从凝聚群众扩展到凝聚企业。截至目前,长宁区已建成10个社区党建服务中心、185个住宅党建服务站和34个建(园)筑党建服务点。
在过去的25年里,最初的意图没有改变,日夜不停。这一创建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基层党建品牌正显示出新的活力。
记者笔记
“鱼与水”爱情是深沉的,最初的心不会改变[/s2/]
华阳25年前创建的“凝聚力工程”继续发挥着它的影响力。一些画家把华阳的故事浓缩成一幅画。这幅画名为“鱼与水之家”,描绘了华阳居民与干部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对“鱼与水”的热爱背后,是凝聚工程的“灵魂”——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在过去的25年里,“凝聚力工程”不断发展壮大,滋润着人们的心灵。20多年前,高层建筑在低矮的棚户区拔地而起,人口结构变得复杂多样。然而,这一最早、最长的基层党建品牌并没有停留在最初的模式,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扩展壮大,为这里的居民编织了一个“民生网”,架起了一座“心连心的桥梁”。在这里落户的企业也得到了滋养,他们一直在筹备建立党组织,点燃红色文化,造福周边地区。这一基层党建品牌也在不断放射积极的能量,以华阳为原点,向长宁乃至整个上海扩展。
在过去的25年里,华阳的干部一个接一个地被替换。不管你有多忙,华阳干部都应该去居民区参观和聊天。他们都记得华阳干部在开始时简单而有力的话:判断一个社区干部是否做得好,去居民区看看是否所有的居民都能叫他的名字。
继续,深入居民的内心——这是“凝聚力工程”不变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