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26字,读完约12分钟

今年,上海率先在全地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长宁成为首批六个试点地区之一。

作为一名“飞行员”,常宁有信心。早在2017年10月,长宁区就在部分居住区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可再生资源回收的“两网协调整合”,以及垃圾的定期定点分类投放。其中,虹桥街爱建小区中华别墅社区只用了3个月时间,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从5%提高到95%。程家桥街丈夫的住宅社区上杭新村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居民垃圾投放准确率达到98%,垃圾资源利用率超过50%。垃圾房志愿者空从不休息,变得“游手好闲”。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如今,在长宁,许多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叔叔阿姨、年轻的白领以及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外国面孔”已经从“垃圾制造者”变成了“资源守护者”。垃圾分类已经成为长宁“无一例外全年龄覆盖”的新时尚。

新时尚是什么样的风景?它是如何形成的?

“一个垃圾袋换成两个”

成家桥街上杭新村居住区是长宁区首批生活垃圾定期定点分类居住区之一。

晚上9点,上杭新村居民秦阿姨把餐桌上剩下的鱼骨捡起来,倒进炉子旁边的湿垃圾桶里。旁边还有两个空豆腐盒。秦阿姨把它们扔进冰箱旁边的垃圾桶里,抬头看了看钟:“嘿,太晚了,明初就要倒了。”

早上八点钟,秦阿姨带着两袋垃圾下楼了。这已经是一个热闹的场面了。“阿姨,你今天早上为什么来?”小区垃圾分类管理员郭乔媛(音译)向他打招呼,并熟练地从一大包餐巾纸中取出两个塑料瓶和一个牛奶盒,扔进一个标有“可回收”字样的蓝色水桶里。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9点左右,东航空小刘从同一个小区睡眼惺忪地走到垃圾房。他把一袋湿剩菜倒进标有“湿垃圾”的棕色桶里,把剩下的塑料袋扔进郭面前标有“干垃圾”的黑色桶里。

中午12点,在东银中心A座,白领小秋拿着一袋剩菜外卖,站在餐具室里“读”着:“剩菜倒进湿垃圾桶,塑料盒扔进干垃圾桶,纸袋是可回收垃圾……”

虹桥街的古北国际花园在地下车库增加了垃圾投放点。

晚上17点,在古北国际花园等电梯的时候,一位外国居民王宣荣遇到了她的菲律宾邻居。当他们看到手里拿着一袋干的和一袋湿的垃圾时,两个外国“家伙”面面相觑,笑着说:“你也下楼去倒垃圾吗?”

晚上19: 00,在五一路70弄,我听到窗外垃圾车的音乐。赵阿姨是一位居民,她很快下楼开门,把晚上做饭剩下的一袋青菜皮递给了收垃圾的吴福满。

一个小时后,来自罗马尼亚的“上海媳妇”阿德里安娜·福古拉蒂(Adrienne Fogulinti)走到龙柏花园别墅区门口,把一袋婴儿尿布扔进了干垃圾桶。“这次扔对了吗?”社区的警卫笑着问费古林。一周前,当社区刚刚实施垃圾分类时,Vogulin错误地将湿婴儿尿布扔进湿垃圾桶,这让她记忆犹新。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另一天晚上9点,在虹桥路2538弄,垃圾分拣员张方顺(音译)刚刚锁好垃圾房的门,准备下班。一个年轻的房客拿着两个大塑料袋来到了垃圾房。“主人,明天早上我没空。我今晚能扔吗?一切都解决了。”老张看了看袋子,里面装满了吃剩的塑料饭盒。没有食物残渣,所以他打开标有“干垃圾”字样的仓库门。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谢谢你,主人!”“不客气。”看着年轻人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老张脸上露出了笑容。

从麻烦到“我愿意”[S2/]

陈雅贞阿姨是虹桥街吕鑫社区的居民志愿者,也是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

陈雅贞没有想到,她在70多岁的时候学到了一个新知识:垃圾分类。

“你为什么要垃圾分类?这和安拉的子民有什么关系?”2015年夏天,在虹桥街的组织下,社区的陈阿姨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参观了老港垃圾填埋场,他们也是居民区垃圾分类的指导员。陈阿姨对现场没有气味和机械抓取垃圾的场景大为惊讶。她从老港带回来的垃圾分类知识让所有居民大吃一惊:原来被分类的湿垃圾可以制成有机肥料来种植蔬菜;燃烧干垃圾后,你可以做地砖来铺路;塑料袋真的需要500年才能被地球“消化”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陈雅贞生动地说,“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也浮现在居民的脑海中。“事实证明,我们对垃圾的分类不仅是为了‘刷点’,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青山绿水。”

长宁区是上海市中心城区首批试点的“绿色账户”信用点。

自2014年以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了住宅区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积分系统。长宁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地区,在洪初社区发放了第一张绿色记分卡。“只要把干湿垃圾分成几类,一次扔10分,一个月就可以换一瓶酱油,两个月就可以换一袋20磅的大米。居民对分类的热情将被调动起来。洪初小区干部兰涛告诉记者。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上航新村“两网合作”整合后,秦阿姨家的芝麻油和酱油被“换成了垃圾”。居民每天7:00-10:00和17:00-20:00可以扔垃圾和刷点,而郭将可回收垃圾从居民扔的干垃圾中分类,长宁新金化公司负责回收再生资源。

小刘是杭航空公司空分公司的一名乘客,在上杭新村租住。他还记得,2017年上半年,当他第一次搬进上海航空公司新村时,社区里的垃圾房不仅“爆炸”,而且在夏天总是散发着酸味。垃圾分类实施后,新改建的垃圾房的“面值”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让小刘觉得吃完后把剩菜、外卖盒和纸巾分类扔掉“有些麻烦”。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每个居民平等对待破袋湿垃圾。

正是社区里的阿姨和叔叔让小刘这样的年轻人改变了看法。在上航新村小区党总支书记朱的办公室书架上,有几本厚厚的垃圾分类账,上面盖着居民志愿者从投错垃圾箱的外卖箱中取出的订购单。几个月来,每天,根据收据上的地址,居委会干部走到门口,说服居民配合垃圾分类,其中许多小刘在空.三班倒工作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阿姨和叔叔们正在努力做垃圾分类工作。我们年轻人没有借口不参与,否则就真的‘过时’了。”小刘和她的室友也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强迫”自己养成分类的习惯:点外卖时“量量你的胃”。"没有剩菜就没有湿垃圾,分类方便又不浪费食物."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目前,志愿者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在账户上做记录了。“每个人都合作。现在垃圾分类不需要居民委员会努力工作。我没想到这是过去的一年。”对朱说道。

今年年初,朱向记者展示了装满外卖订单的垃圾分类账。如今,这些“小书”已经很久没有使用了——每个人都可以有意识地对它们进行分类。

“学习”垃圾桶

今年9月,住在古北国际花园的菲律宾人王宣蓉迎来了她在上海生活9年后最大的生活变化:下楼扔垃圾。

在古北国际花园,所有755户人家的门口都有落地垃圾桶。一次扔垃圾不超过半分钟,也不需要分类。今年9月初,社区全面实施定期定点分类垃圾投放。王宣荣在家里增加了一个新的垃圾桶来区分湿垃圾和干垃圾。然而,当他扔垃圾时,他不得不乘电梯到地下停车场,花在上面的时间从1分钟飙升到10多分钟。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早在2017年10月,古北市民委员会就讨论了如何在古北国际社区实施垃圾分类,其中“垃圾箱是应该增加还是更换”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由于古北国际花园没有空额外楼层的空新垃圾房,行业委员会、物业和居委会的“三驾马车”最终同意在地下车库增加五个新的投放点,同时一次性清除350层的所有垃圾桶。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商品房垃圾分类方式之一:跨楼层设置分类桶

商品房垃圾的第二种分类模式:在住宅区地下空室内设置投放点

在古北国际社区,许多社区的垃圾分类传单有四种语言:中文、英文、日文和韩文。外国居民将主动向居委会求助翻译和校对,为垃圾分类的推广做出贡献。

“在拔桶的第一天,物业经理的电话被炸毁,一些居民阻止拔桶人员离开,几天后他们开始习惯了。”虹桥街荣华小区党支部书记洪升透露,在“一夜倒桶”的背后,古北国际社区的居民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147次大大小小的讨论和咨询,总结出了中高档商品房小区的几种垃圾分类模式:地面从桶里倒出来,地面集中在小区时设置投放点,或者分类投放点建在地下室;在地板上加桶,把干的和湿的垃圾分门别类;把桶放在走廊的地板上,并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我已经讨论了我能想到的一切,基本上我不能跳出这些垃圾桶放置模式。最后,不同的社区选择了最合适的分类方法。”

相比之下,在老胡同实施垃圾分类就像“蜗牛壳里做道场”,受空的限制,没有地下车库可建可放。在丈夫的房子和商品房小区里“盖房子加桶”的方法是完全行不通的。

华阳街乐飞小区的书记李朝义(音译)记得,去年12月,当他第一次去五一路70弄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巷子口堆满了五颜六色的垃圾袋,各种废纸箱散落在巷子里。巷子里的“原住民”王告诉记者,十几年前,小区门口的固定垃圾房和移动垃圾桶陆续被收回,居民们不得不开始将生活垃圾扔到路边,靠环卫工人清扫马路的时候来清理和清除。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今年6月,定西路沿线的商店开始定期收集生活垃圾,这给了华阳街“拆局”的灵感——只要提前分类,旧胡同的垃圾很快就会定期清理,直接跳过“垃圾桶在哪里”的困境。因此,如今中午12点和晚上19点,王和他的邻居们会准备好干湿分离好的垃圾,然后等着皮卡车挨家挨户地敲门收集和运输。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雨天的中午,清洁工吴福满去五一路70弄的居民区收集生活垃圾。他的垃圾车自动将空的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开。

街上没有垃圾,已经建成“美丽街区”的武夷路风景迷人。肮脏?它不存在。

盆景、苗圃和森林[/s2/]

“垃圾分类看起来像是在倒垃圾,但实际上是在倒人们的心。”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表示,通过党建推动垃圾分类不仅改善了社区环境,还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拉近了基层干部与普通群众的距离。在区域党建的指导下,长宁的一些社区和单位也开始了“合作经营”,推动了垃圾分类的新风尚。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虹桥街爱建小区和上海血液中心多年来一直有共建党建的传统。爱建小区总支部书记徐秀吉回忆说,2017年8月一个40℃的大热天,中国的别墅社区开始将垃圾进行定期定点分类。居民们是否愿意合作,是否有足够的志愿者让她紧张了很多年。幸运的是,包括12名党员在内,由40名居民志愿者和白领居民组成的值班小组在工作日和周末轮流值班,这使得徐秀没有单独作战。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在上海血液中心,每个办公室都配有干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湿垃圾,如茶渣和果皮,将被放入餐具室。

高宇是徐秀的“亲密战友”。高笑,上海血液中心党员、员工,中国别墅社区常驻志愿者。起初,居民不习惯分类,于是高宇等志愿者赤手空拳把错误扔出的速食盒和饮料瓶从水果和剩菜中“抢救”出来,让未分类的居民脸红,让大家看到了年轻党员的“先锋模范”力量。当上小学的儿子跟随在垃圾站门口站岗时,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自觉分拣垃圾的行列。“当你看到孩子们指出垃圾分类错误时,大人会很尴尬。”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成家桥街道于2017年11月成立了空航空工业党建联盟。几天之内,空东方航空公司、空南方航空公司等成员单位收到了街头发

博世中国办公园区综合垃圾仓库

办公区的餐具室专门配备了干垃圾箱,用于垃圾分类

在遍布航空公司/企业的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商业建筑的建筑面积达数万平方米,办公室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这是常态。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工作量相当于管理一个大型社区。此时,制度化管理尤为重要。

长宁最西部的空经济园区是上海第一个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单位。在园区内企业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设施管理部的配餐间,记者看到,圆形垃圾投放口经过分类改造后分为两部分,左侧为干垃圾,右侧为湿垃圾。不仅整个办公园区70多个茶水间的垃圾桶发生了变化,白领扔垃圾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从翻办公椅变成了站起来,走几步,想一想再扔。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这个拥有3栋建筑和2500名员工的公园之所以能迅速将垃圾分类,是因为有一套严格的垃圾收集和运输系统:地面清洁工检查每个部门的干湿分类桶,公园清洁工轮班将可回收的垃圾分类放入干垃圾箱。每桶垃圾称重后的重量应记入台账,等待环卫部门的湿式垃圾车和干式垃圾车分别清理和运输。

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在党的建设的领导和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长宁县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从一个“盆景”试点转变为一个可以复制推广的“苗圃”,进而延伸到一个“森林”。

今年年底前,长宁区垃圾分类达标的居住区将占全区总居住区的50%以上;到2019年底,垃圾分类达标的居住区将占全区居住区总数的90%以上,整个长宁区将基本完成两个居住区垃圾分类网络的协同整合并定时投放。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看上海长宁区如何引领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