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87字,读完约6分钟
成家桥街已成为长宁区实现全区域垃圾分类全覆盖的第一条街,实现住宅区定点垃圾分类全覆盖的第一条街和实现全覆盖“两网合作”一体化的第一条街。辖区内42个住宅小区均定期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覆盖率达到100%。42个住宅小区的居民支持率在95%以上,投递准确率基本达到98%,破包投递率达到95%,资源日平均利用率达到40%-60%。对此,成家桥街道在实施工作中取得了以下经验:
01.如何缩短居民和垃圾箱之间的“距离”?
传统的垃圾桶经常给人凌乱的印象。居民们经常扔垃圾,然后马上收回,有些人就像扔了一个“三分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缩短居民与垃圾箱之间的“距离”,实现生活垃圾的“四分类”,成家桥街道结合调查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了垃圾箱的“美嘉靖”改造方案和“美观”的外观;“添加”方便设施,如水桶、雨棚和休息室;确保包厢干净。
为了让居民“了解、做、看”垃圾分类,成家桥街道制定了以下措施:
1.通过“党员带动骨干,骨干带动大楼,大楼带动小区”,在点、线、面进行立体宣传。结合本地区外国人占一定比例的特点,专门制作发行了英文版的宣传通知,家庭宣传率和居民知晓率均达到100%。
2.与上海西邮政局合作,制作了上海第一套定点垃圾分类明信片。
3.组织政府官员和社区文艺团队安排垃圾分类情景喜剧,向社区每个家庭宣传垃圾分类。
4.设计湿的和干的垃圾箱,并把它们送到每个家庭。
5.在所有试点社区设立宣传栏,宣传每日垃圾减量和汽车运输干湿垃圾的时间。
02.我还应该在固定时间修复什么?
1.任命一个人
如何在实践中扎根于“两个决定”的工作要求?例如,如何在推广领域实施“两个网络之间的合作”?在垃圾分类试点初期,有必要“指定专人”指导居民养成良好的扔垃圾习惯。因此,街道实行一人一箱两网合作的原则,提倡本地化就业的原则。
2.分类
建立一个由住宅干部、党员、建筑领导和居民代表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帮助居民准确分类。
3.设置系统
街道在总结上杭新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社区的特点,先后制定了定期工作会议制度、培训制度、台帐登记制度、数据分析制度、减量化公示制度、坚持检查制度、监督考核制度和考核激励制度等八项工作制度,探索形成了党建指导下的生活垃圾“五定”工作模式。
03.垃圾分类需要复印件吗?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垃圾分类工作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以及“规定动作”与“任选动作”的结合。在复制和推广上航新村垃圾分类成功经验模式的同时,也要结合各地区的不同特点,不要搞“自上而下的普遍粗糙”。
在街道层面,先后制定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总体规划和全区推进工作规划,总体规划做得很好。
在居住区层面,要求各试点居住区根据当地情况,在垃圾投放时间、垃圾运输时间、垃圾箱设计、志愿者组织规模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例如,厢式建筑与住宅风格相一致,形成“一室一厅,一特”。在有条件的垃圾桶房附近设立“爱心休息站”,为道路清扫人员在工作间隙提供服务。
在机场附近的社区,依托街道航空空产业党建联盟,动员相关单位完善机房硬件设施,做好宣传布局,配合相关单位做好社区员工宣传工作。
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街道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
1.解决大型居住区的垃圾分类问题,分块,点带面,共建共建;
2.建立双支撑平台、自治平台和沟通平台,解决无产权社区的垃圾分类问题;
3.创新“三种箱”设置模式,搭建简易箱,搭建共享箱,探索智能箱,解决垃圾隔间硬件缺失问题;
4.依托涉外物业,成立志愿者团队,开展文化服务,积极推进涉外社区垃圾分类。
04.垃圾减量线代表什么?
新鲜度降低,疲劳度增加
在垃圾分类调查和推广中,街道对每个试点社区的垃圾分类进行每日统计、每周分析和每月总结。我们发现,在一些社区试点废物分类的第二或第三周,废物减少线将会出现。波动,有时下降。经过分析,这是因为居民的新鲜度降低了,疲劳度增加了。因此,在随后的试点中,更多地关注这一阶段,重新动员、重新发射和重新发射。
垃圾减量线与居住区的治理水平成正比
通过垃圾分类,它不仅测试了治理的有效性,还推动了治理技能的提高。街道党工委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加强党建指导、提高组织和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依托2017年底成立的航空空产业党建联盟平台,积极协调区域单位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带动其他社区治理项目的推广,提升社区共管的能量水平和内涵。在一些居民区,垃圾分类是起点,并成立了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以促进居委会,行业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的共同努力。垃圾减少线在某种意义上是社区治理线。垃圾分类似乎是围绕着垃圾转,对垃圾桶大惊小怪,但它实际上是围绕着人们的心转。其实质是党建引领的居民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的过程,而认同的关键是党建引领的居民自治过程。
05.社区做一些垃圾分类点就足够了吗?
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社区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居民从来没有理解过,甚至自告奋勇;一些社区“垃圾角落”已经成为居民的“聊天角落”;一些没有试点项目的社区居民看到试点社区发生了明显变化,主动要求开展试点项目。
如今,城市垃圾分类推广的氛围越来越浓,人们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城市地区的相关街道和城镇正在积极探索,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良好做法。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探索和补充。街道必须使用“三心一针”的工作要求,使工作更加扎实。
垃圾分类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被完成、制造和继续。工作需要很长时间,需要信心和耐心。只要我们坚持调查研究的“传家宝”,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以效果为导向,我们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