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3字,读完约4分钟
上个月,上海市第十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标志着上海进入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新时代。但事实上,早在去年,上海就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体系的规章制度,要求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与全球优秀城市发展方向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体系。自垃圾分类实施以来,上海许多居住区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本社区的垃圾分类“举措”,涌现出一批可以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
最高管理层发起了“提桶运动”[S2/]
城市地区的住宅建筑越来越高。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实施垃圾分类的第一个障碍在于如何清除每层的垃圾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社区以残酷的方式发起了“斗撤运动”。
长宁区虹桥街荣华小区的“华丽家庭”是一个高档商品房小区。最初,每个楼梯井都有垃圾桶,居民可以在几步之内扔垃圾。清洁工每天上楼两次,一层一层地收集和运输垃圾。虽然电梯的运行受到影响,电梯里的异味令人不愉快,但居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方式。为了实施垃圾分类,将清除近300个垃圾箱。居民愿意吗?
在这方面,虹桥街、荣华居委会、古北物业公司多次与物业委员会见面,并将垃圾分类知识用中、英、日、韩文印制成传单。两周内,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行业委员会和热心的志愿者“组织团体”挨家挨户地交流和分发信息,而行业委员会将垃圾分类纳入最新版本的居民大会。
去年3月30日,所有居住楼层的垃圾桶都被移走,分类定点送货开始。第一天,100多户人家把垃圾扔在走廊上,清洁人员不得不一层一层地收集。然而,到了第二天,在走廊里扔垃圾的居民人数急剧下降到30多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只有几个分散的家庭。
长宁区华阳街金谷园小区也推出了一个楼层“零桶计划”来提桶。该负责人表示,在撤桶初期,只有一半的居民愿意配合,很多人还在每层楼的垃圾房里扔垃圾,所以居委会干部不得不一个个把垃圾拿到楼下。但是现在,80%-90%的居民愿意合作。
旧巷子里的“移动垃圾箱”进来了
在市中心,有许多小型公共空客房,甚至连基本的卫生设施都无法建立。这些社区应该如何促进垃圾分类?长宁区华阳街把“移动垃圾桶”开到老巷子里,这就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
自去年6月23日起,一辆垃圾分类收集车被引进了武夷路70巷,这是一个拥有20户人家的老别墅社区。记者在巷子里看到,由于空间狭小,第三方公司专门采用三轮电瓶车提供上门垃圾收集服务。汽车一进入小巷,居民们立即带着分开的垃圾出去,把干垃圾装袋扔进桶里,而湿垃圾则被打碎倒进桶里。
乐飞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李朝义表示,试点开始前,居委会安排了每户的日常生活和垃圾倾倒习惯,最终确定了两个收集时段:12:00-12:15和19:00-19:15。所有的家庭都在调查表上签了名,并同意在家领取。每天,每个家庭的释放记录都有一个分类账,而且一目了然的是自住住房、出租住房和空住房所有权是否分类以及如何分配。
据华阳街介绍,垃圾分类上门收集的模式在定西路及沿线其他商店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供没有卫生设施的社区借鉴。目前,“移动垃圾箱”已经搬进了武夷路40号、武夷路52弄、安溪路260弄、安溪路280弄等9个老社区。
她丈夫家里的“绿色家庭主妇”成了领导者
徐汇区梅陇三村是一个拥有1300多居民的住宅区。2011年,社区所在的凌云街探索推广了“凌云生态家园”项目,以社区学校和梅陇村为试点基地,通过社区生态建筑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日活动,营造低碳家居生活场景,构建由居住区、社区学校和家庭组成的生态场景。
居委会组织了一个以八位社区家庭主妇为主要成员的“绿色家庭主妇”工作小组,她们的亲和力和热情成为打开居民心扉的金钥匙。随后,“绿色家庭主妇”逐渐扩大到170名骨干志愿者,并演变成“绿色家庭主妇”理事会。“绿色家庭主妇”如何带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每月在社区开展“垃圾减量和回收”,引导居民回收低价值的可回收材料,如利乐包和外包装。该社区还对厨房垃圾进行现场消费。在餐厨垃圾回收桶中,餐厨垃圾将在大约10天内被消耗成液体肥料。这种液体肥料可重复用于阳台种花和“一米花园”,深受居民欢迎。在“生态学家”中,家庭主妇们还成立了“爱心编织社”,利用废弃的毛衣和布匹拆旧补新,联系了废旧衣物的专业处理单位,将爱心衣物消毒后捐赠给山区贫困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