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8字,读完约3分钟
1982年,上海红十字会率先在中国捐赠遗体。截至2018年底,该市共登记了51,912人(41,415具遗体和10,497个角膜),共登记了11,546人(10,841具遗体和705个角膜)。共有12,410人登记进行器官捐赠,实现622人。
早在2002年,住在长宁区江苏路街的侯阿姨和她的妻子就去红十字会登记遗体捐献事宜。那年正好是他们结婚50周年纪念日。
十七年前,我和妻子在一起生活了半个世纪,因为腹胀和疼痛来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结肠癌。一旦她在白天被诊断出来,晚上就被送到急诊室做手术,切除的肿瘤用一个脸盆装满。后来,医生告诉侯阿姨,她妻子的结肠癌已经到了晚期,所以她可以尽快为妻子的未来做准备。
侯阿姨和她的妻子都是老党员,已经在党内超过50年。他们携手走过风风雨雨。这一次,面对死亡,侯阿姨决定和妻子一起面对。看着妻子日渐消瘦,但头脑依然清醒的样子,侯阿姨说:“我们都是党员,都是唯物主义者。人们总是要走上死亡之路,每天都要过上好日子,并且在死亡时做出最后的贡献。目前,我们提倡绿色生态葬法,如树葬、花葬和海葬,但我认为遗体的捐赠更有意义和价值。此外,在我们这个时代,许多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捐赠了遗体,这可以视为最后的奉献。”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死了,应该葬在坟墓里。与生者谈论死亡总是有点忌讳。为了打消妻子的思想顾虑,鼓励他面对死亡,侯阿姨决定和妻子一起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话,让妻子想通了。2002年,恰好是他们结婚50周年。
在妻子住院期间,侯阿姨白天忙于工作,晚上陪妻子去医院。在侯阿姨的关心和陪伴下,她乐观的妻子的病情近年来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肿瘤也没有复发。这对老夫妇自从被诊断患有晚期结肠癌并接受手术后,已经在一起生活了17年。“在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后,我妻子的心态更加平和乐观,她活了17年,这在开始时是意想不到的。我的妻子说,这已经足够了。”
清明节前夕,十几名在江苏路街王贝居民区登记捐赠遗体的志愿者聚在一起,就如何破除旧的丧葬观念,做好亲属的思想工作,成为捐赠遗体的志愿者进行了交流。虽然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不一样,但他们都抱着“死的时候做最后的贡献”的精神,对死亡和身后发生的事情看得很淡。“我死后,即使器官不能使用,遗体也可以捐献用于解剖和研究,为医疗事业做出最后的贡献。”一个志愿者的话表达了每个人的心声。对于这些登记捐赠的志愿者来说,捐赠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生活,因为它让生命和爱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