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75字,读完约2分钟
住宅物业管理不到位,公共空房缺乏,硬件设施陈旧......
如何通过以社区微观更新为载体的社区治理来解决旧社区的普遍问题?“治理微观课堂”告诉你~
6月25日,由长宁区街道办主办的“旧房、旧巷、旧社区治理微型课堂”活动,为如何通过党建、居民自治、社会参与等方式更好地推进旧房、旧巷、旧社区治理提供了许多思路和启示。各区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道镇领导、70多名社区青年规划师、居委会书记、行业委员会主任和社会团体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创建大鱼社区的吴欣,从社区更新的背景与挑战、以微观更新为起点的社区建设、从社区到社区的自治三个方面,分享了社区规划师在推进新华路街区和夏虹街红县社区建设中的工作经验。
岐山村豫园路1032弄场场巷通过实施巷长制、打造老巷文化品牌、依托自治团队建设,分享了老巷自治共治的相关经验和做法。
上海四叶草堂青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的范浩洋分享了他在社区园林邻里的实践经验。艾创新公益发展中心何景阳提出,社区建设应从微观点开始,形成一条线,再形成一个面,从突破点开始与社区建立线性关系,从而改善社区环境,培育社区自治。
在随后的学生讨论和交流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情况与台上的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此次活动的特别观察员、上海广播新闻中心的主要主持人秦昌对此发表了评论。她说,社区治理要像刺绣一样精细,需要一批有使命感、有感情的社会建设者参与其中,专业社会组织要用自己的专长深入社区,调动居民的积极性。社会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各方通过协商达成共识,从而为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副区长许婧对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社区微更新不仅是一个工程项目,也是一个社区治理项目。通过社区微更新,社区参与不再是一老一少、一闲一弱,而是出现了更多的专业和多愁善感的年轻人!社区微观更新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信任度,增强居民的参与度,增强社区利益的共同感,增强社区之间的凝聚力和信任度。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进一步构建社区共建、治理、共享的格局,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老房子、旧胡同、旧社区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