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2字,读完约4分钟

他擅长丰富多彩的中国画、浑厚的书法和丰富多彩的油画。他也是中国艺术教育的奠基人和中国新艺术运动的先驱。这些身份的标签属于刘海粟,但他以“艺术叛徒”的姿态呼唤新文化。

日前,长宁区“心初讲堂”第七讲“绘画晚会班”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据悉,长宁区在2018年打造了党员学习教育“心灵启蒙讲堂”品牌。这次名为“在彩画中看到最初的心”的绘画晚会,让党员们感受到艺术家创作背后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永远保持着最初的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长宁“绘画党课”在刘海粟美术馆开讲

上海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院长、上海美术学院刘海粟研究中心主任、原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教授解释了刘海粟的“最初的心”。

刘海粟(1896-1994)出生于江苏常州。刘海粟先生是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在刘海粟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始终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与上海文化密不可分。上海是刘海粟的艺术之源。上海培育和造就了刘海粟,刘海粟也用他的才华和作品回报了这座城市。”朱刚说道。

1912年11月23日,刘海粟、吴、、等。成立于上海市乍浦路8号的上海平面艺术学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专业艺术学校。刘海粟以开放、创新、勇于挑战的理念,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和艺术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第一次男女同校;它率先使用裸体女性模型来描绘人体,倡导科学的学术教育观;发起大规模的旅游写生,开阔师生的视野,打破封闭的旧教育。

艺术学院虽然只存在了40年(1912-1952),但它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标志着一所具有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新学校的正式诞生,从而构建了一个具有先进艺术教育体系的实验平台,培养了专门的艺术人才,培养了未来的艺术大师。1918年11月,他还创办了《美术》杂志,这是中国第一份艺术出版物。

长宁“绘画党课”在刘海粟美术馆开讲

描述:刘海粟和贝纳尔特(右二)、张喜安(左一)、张云石(左二)和傅雷(右一)

刘海粟还两次去日本,两次去欧洲,将艺术实践领域从东方拓展到西方。在第二次欧洲之行中,刘海粟带着著名的中国现代艺术展览游览了欧洲,无论走到哪里,都积极地讲解和展示中国水墨画,增进了欧洲观众对中国艺术的了解。这两次欧洲之旅不仅为刘海粟树立了广阔的国际艺术视野,也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了世界舞台。

长宁“绘画党课”在刘海粟美术馆开讲

刘海粟被八百英雄感动,他们坚守四线仓库,在战争中创造了四线仓库。1939年,在最近的刘海粟展览中,“四库”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时的《申报》评论说:“所有的色彩都是悲剧的,其中的严肃和冷静更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

长宁“绘画党课”在刘海粟美术馆开讲

1937年淞沪之战开始时,刘海粟被八百英雄独守四线仓库的壮举所感动,创作了油画《四线仓库》,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抗日题材。

解放后,刘海粟恢复了精神,投身于创作,遍游全国,写生,用绘画表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各族人民的新面貌。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上海艺术学院、山东大学艺术系和苏州艺术学院合并为华东艺术学院。刘海粟被聘为第一任总裁。

长宁“绘画党课”在刘海粟美术馆开讲

在晚年,刘海粟在一生学习中国画的积累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泼墨泼墨风格,这是他一贯大胆狂放艺术风格的拓展,经过多年的锤炼也再次绽放。刘海粟曾在93岁时登上黄山,在盛夏完成了36幅中国画和油画。这种魅力不仅没有减弱,而且没有艺术衰落的迹象,他的作品甚至更加辉煌。

长宁“绘画党课”在刘海粟美术馆开讲

描述:晚年,刘海粟曾十次去黄山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刘海粟仍然表达了他“日以继夜,孜孜不倦,献身报国,弘扬中华文化,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纯情,并将他一生所收藏的所有稀世珍宝和创作的主要作品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在现场,党员们一边欣赏大师的作品,一边和刘海粟先生约会,实现了爱国爱民的“初衷”。党员代表积极提问,气氛热烈。通过这个独特的“绘画派对班”,每个人都获得了艺术的影响力和精神信仰的力量。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长宁“绘画党课”在刘海粟美术馆开讲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