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6字,读完约4分钟

许多市民都有这种经历。一些与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事情需要在街上处理,而另一些则需要在警察局处理。对于不熟悉业务的人来说,他们必须在街道社区事务接待服务中心和警察局之间来回奔波。为了让市民少跑腿,提高工作效率,长宁公安局北新泾派出所将其“综合窗口”和档案室移至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此外,北新泾派出所整合了岗位职能,最大限度地使警察“沉入”社区居委会,实现了新时期“不交矛盾、不出事、不缺服务”的“乔峰经验”。

他们把“大半个派出所”搬到了长宁居民的家门口

派出所的“综合窗口”进入街道

我一走进北新泾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记者就发现大厅的一边是公安业务受理窗口,另一边是街道事务受理窗口。两个服务窗口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过去,许多民生企业需要在警察局和街道的两端经营,但现在它们在一站就完成了!让我们来看看北新泾派出所这一创新举措是如何实施的。

他们把“大半个派出所”搬到了长宁居民的家门口

北新泾派出所所长王顺浩(音)得知一位老人为了处理社会治安事务,在派出所和街窗之间跑来跑去,深受感动。他想知道警察局的“综合窗口”能否与街道事务中心的服务窗口相结合,这样对普通人来说会更方便。

构想形成后,北新泾派出所实地考察街道,认定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具备接受公安“综合窗口”的条件。随后,派出所和街道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讨论,大家的想法一拍即合。


如今,居民要办理40多项与户籍、交通、出入境等相关的公安行政审批和服务业务。

同时,在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和北新泾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北新泾派出所经过实地调查,决定将其档案搬迁至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试图“移动”派出所的档案也是北新泾派出所与街道整合的一个难点。首先,北新泾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挤出近60平方米作为(公安配套)档案用地;其次,当档案搬出派出所时,相应的规范和要求随之而来。在咨询了市局和分局的相关职能部门后,档案终于顺利转移。

他们把“大半个派出所”搬到了长宁居民的家门口

市民陈先生在公安窗口为新生儿子办理户籍后,到社保窗口为妻子申请生育津贴,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两项业务,这让陈先生非常高兴,并称赞了政府部门高效便捷的服务。

对许多员工来说,休假非常不方便。有时休息一天不好,但你必须休息第二次;对于腿脚不灵便的老年人来说,有时处理一项业务并不容易,需要多个部门运行几次。现在,派出所打破障碍,将服务窗口引入街道,形成了一个高效快捷的“一门”处理模式。街道窗口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也表明这一便利措施确实得到了实施。

他们把“大半个派出所”搬到了长宁居民的家门口

[/s2/]警察“下沉”社区以与“当地气氛”相联系

今年以来,北新泾派出所在深化公安机关改革的背景下,努力打破原有的职责分工,组建了集社区、治安、巡逻为一体的一线综合执法队伍,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划分了15个“网格”,全面负责“网格”内的涉警事务,快速应对,高效处置,努力实现110个警情的就地接待和矛盾纠纷的就地调解。用当地居民的话来说,它的意思是“把派出所搬到普通人的门口”。

他们把“大半个派出所”搬到了长宁居民的家门口

今年上半年,北新泾地区居民区盗窃案件的警情同比下降57.1%;96.15%的住宅区没有入室盗窃案件。派出所的派出所设在辖区的“网格”内,在第一线进行综合执法。一接到警报,就立即去为人民解决问题,在“不交矛盾、不出事、不缺服务”的新时代,认真落实“乔峰经验”的核心精神。

他们把“大半个派出所”搬到了长宁居民的家门口

早在2016年,该分局就与区司法局建立了"三对"纠纷调解机制,包括警察局、街道司法局和律师事务所。近年来,基层民警遇到了涉及房地产、婚姻、劳务等纠纷,即主动邀请对方解释法律,为当事人提供专业咨询,这不仅提高了调解效率,而且避免了警力介入,从源头上解决了积怨的矛盾。

他们把“大半个派出所”搬到了长宁居民的家门口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北新泾派出所参与社区纠纷调解的综合执法民警工作量下降了21.1%,调解成功率提高了33.47%,因居民区矛盾纠纷引发的侵犯人身权利案件发生率下降了13.86%。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他们把“大半个派出所”搬到了长宁居民的家门口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0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