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4字,读完约3分钟

据《青年报》消息:从12月30日起,上海各城区的城市变化图中出现了70年来市民的老照片,这样社区里就可以看到贴近市民生活的档案。

位于仙霞路332号的原银行已成为集文件展示、阅读、课堂和活动于一体的公共空厅。这是上海市档案馆与长宁区仙霞街联合建造的第一个“城市记忆空室——档案文化社区体验馆”和“仙霞社区党群服务站”。从12月30日起,它将对公众免费开放。

在长宁这个公共空间 阅读上海城市变迁图

明亮的空房间,舒适的座位,一排排书架,墙上的旧照片和珍贵的旧文件。在这个“城市记忆空室-档案文化社区体验厅”里,社区居民可以观看展览、阅读书籍和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城市记忆·空室”开幕后的第一个展览是“70年,我们共同见证——用光影记录上海的城市变迁”。展览通过从全市各区档案中选取的70幅珍贵照片,展示了上海在新旧光影之间的发展,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时代变迁。体验馆还展出了上海档案馆收集的近30份不同类型的珍贵档案,包括江南机械制造局的土地收购文件、上海第一份英文报纸《华北新闻》、第一份电话号码清单等。,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档案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

在长宁这个公共空间 阅读上海城市变迁图

杨廷勇曾在仙霞街道办事处工作,他指着周家桥街的一张老照片,激动地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当时住的地方。我家住在一栋六七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我儿子1982年出生在这里。现在我的房子差不多有200平方米了,我儿子住在一栋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短短几十年间,生活发生了太多变化。”

在长宁这个公共空间 阅读上海城市变迁图

另一边,70岁的石建军也在两张照片前停了很久。记者看到,两张照片的背景是一家国际酒店,照片中的两个人也是从同一个角度看距离。只有一个是黑白的,一个是有色人种,一个是青少年,另一个是白发老人。照片中的人物是石建军和他的同学。

在长宁这个公共空间 阅读上海城市变迁图

“我们两个是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同学,他们也是1949年出生的共和国的同龄人。上图是1967年在国际饭店前拍摄的一组照片。下面是今年2019年的学生聚会。我们找到了同一个地方,还特意拍了同样的纪念照。”石建军告诉记者,他们这一代人就像共和国的命运一样跌宕起伏,这两张照片也反映了中国的发展。“过去,国际饭店只有一栋高层建筑,现在它旁边有许多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过去,所有的照片都是用胶片机拍摄的,只有12张照片是用胶片机拍摄的。现在数码相机可以随意拍照;过去,我们只能在国际饭店外面拍照,但我们不敢进去。现在我们都可以吃饭了,而且我们负担得起。这是普通人生活的变化。”看到他的照片可以展出,他也很高兴:“这肯定会让更多的人有同样的记忆。”

在长宁这个公共空间 阅读上海城市变迁图

记者了解到,今后,体验馆将定期举办档案文化沙龙、讲座论坛等各种文化活动。“我们从今年上半年就开始计划,并对街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利用活的档案资源,激活档案资料,档案文化服务将进一步深入到基层社区,缩小公民与档案的距离,让更多的公民走进自己家门口的档案世界。”上海市档案馆工作人员胡洁告诉记者,今后将为市民开设一系列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课程,像她这样年轻的档案馆工作人员也将成为体验馆的志愿者。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在长宁这个公共空间 阅读上海城市变迁图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