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52字,读完约17分钟
根据长宁区的说法,在外环以西不到1公里的空广场上矗立着两栋五六层的建筑。暮色中,广场上静悄悄的,唯一特别的是一排绿色行军帐篷,入口处挂着一块牌子,橙色背景上用蓝色写着“采样区”。
这是长宁区最重要的集中隔离点。自春节启动以来,它已经运行了70多天。第一个集中隔离点Y酒店和第二个隔离点Q酒店位于此处。
早春傍晚,记者会见了隔离点第一任“点领导”陆伟峰和最新一任“点领导”张欢子。他们的“任期”是从春节假期到三月初,从三月中旬到四月。从控制本地病例到预防和控制输入性风险,两个“点负责人”在过去两个月中经历了完全不同的疫情。在“欢迎和送”一批批隔离人员的日子里,两位来自上海基层的80后年轻卫生干部也在这场“抗击疫情”的特殊任务中找到了新的价值观和人生感悟。
位于“第二宫”的“点苍卢晓”一夜可容纳85名乘客
“桌子上少了什么?”“茄子!”走进Q酒店一楼大厅,记者耳边传来陆伟峰的大嗓门。当天晚上,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几名医务人员即将完成Q酒店隔离点的任务,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虽然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陆伟峰是“外援”,但他负责Q酒店集中隔离点的管理和服务,所以他很乐意为这些“临时战友”按下快门,留下一张临别照片。
陆伟峰参与集中隔离点的时间表有些“粗糙”。长宁区第一个集中隔离点位于Y宾馆,最初由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主要为从虹桥机场t1从湖北返回上海的人员、长宁区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居民和密切接触人员服务。随着隔离人员的增加,长宁区决定开设第二个集中隔离点,分流人员。
就这样,1月29日元旦,陆伟峰和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另外两位同事带着简单的包来到了距离Y酒店仅一墙之隔的Q酒店。“我们早上到达,中午11点开放,下午从虹桥机场接待了21名湖北旅客。这是我们接待的第一批人。”尽管两个多月过去了,陆伟峰仍然记得每个重要阶段的人员数量。和其他检疫点一样,陆伟峰和他的同事根据上海市统一的防疫和控制指导原则,将检疫点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记者看到陆伟峰的酒店大堂是一个干净的区域;每层楼都有一个半污染区,工人们穿着防护服和隔离衣;居民拿食物和放垃圾的房间和走道都是污染区。
每个隔离点的工作流程都不同。“每个人都是第一次承担隔离点的工作,主要依靠摸索。在安全和合规的基础上,你怎么能轻易来呢?”在考察了酒店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后,陆伟峰和他的同事们果断地制定了Q酒店隔离点的人员接收流程。工作人员专门负责虹桥机场的停靠工作,一般提前20分钟知道下一班车的到达时间和具体班次;乘客下车,聚集在酒店广场。一人负责行李消毒,另一人带领乘客通过污染通道进入数据区登记;行李消毒后,直接送到乘客所在楼层,乘客从酒店外的室外消防楼梯上楼,拿好行李进入房间。隔离期结束后14天再次外出。“隔离点的环境不同,医务人员的数量和酒店工作人员的数量也不同。我的工作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安排时间,尽可能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陆伟峰说。
描述:凌晨12点,一群乘客到达隔离点。
在2月的头十天,孤立点的数量下降到一个单一的位置,和“小土地点领导人”和他的党的三个人也“退休”,回到他们原来的工作。"那时,每个人都认为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然而,仅仅是回到工作岗位后的第二天。2月18日,陆伟峰获悉,位于Y宾馆隔离点的新泾镇工作人员已奋战近一个月,该区决定派一名熟悉隔离点的“小土地三人组”接管。
“我当时没想太多,以为隔离点可以像以前一样,在两个星期后关闭。”2月19日,陆伟峰一行正式接管了Y酒店。当时,隔离点有近70名隔离人员。陆伟峰对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名医务人员充满信心。“每个人都认为五班制绝对够了。我从没想过……”
出人意料的是,自2月下旬以来,出现了海外疫情爆发的趋势,成为预防和控制疫情的一个突发新挑战。自3月6日起,上海对从海外重点地区返回上海的人员实行封闭式管理。由陆伟峰负责的检疫站开始接收过境人员,包括不符合国内检疫要求的海外返沪人员,以及在上海中转超过12小时或第二天将乘坐高铁前往中国其他城市的旅客。
"人数突然增加了。"在公交政策出台的当天,陆伟峰和他的同事迎来了一波高峰入住潮,让他们措手不及。当晚,四辆巴士同时抵达隔离点,平均每辆巴士约有20名乘客。按照原来每天接待20-30人的工作节奏,缺乏时尚处理大客流经验的常驻人员将要求4辆车的85名乘客一起下车。尽管这个广场足够空宽,可以让乘客保持安全距离,但人群仍然很快占据了广场的每个角落。
当天,Y酒店188间空房中有184间处于“被占用”状态,只剩下4间空房供常驻人员分配材料。结果,隔着一堵墙的Q饭店又开张了,几天后,新的“点经理”张被迎来了。
图片说明:3月17日晚,隔离点人员入住。
工作流程持续优化,从20人1小时到35人20分钟
张是长宁区卫生委员会医疗管理部的。1月23日,长宁区卫生和卫生委员会迅速成立了防疫和控制工作组。作为七大成员之一的张,开始了连续八天的战斗。“我每天晚上11: 30回家,最迟在凌晨2点或3点回家,早上8: 30准时到达。”此后,这是一个为期一个月的“防疫”工作周期。直到3月10日,这位口齿伶俐的80后干部才被送到Q酒店交给第二天就要离开的陆伟峰。3月12日,张正式接管了Q宾馆隔离点的一切事宜。
随着交接节奏的加快,上海正根据海外疫情不断调整重点国家的范围和人员转运政策。这意味着张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客运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每天在隔离点做什么?两个“点长度”分别描述两段。
陆伟峰仍然记得85名乘客一起到达隔离点的那晚。身穿防护服和隔离衣,面对广场上突然“空下坠”的人群,陆伟峰和他的同事们第一次感到紧张。“过去,每天只需要20个人。当乘客到达隔离站时,他们直接下车,登记,拿起行李,然后进入房间,房间干净整洁。”然而,与85名乘客同时,只有5名工作人员的隔离点几乎成了一片混乱。
“五个人都在值班,酒店工作人员也穿上了防护服帮着送行李,大家一大早就安顿好了。”在只有几摄氏度的温度下,每个人都穿着防护服出汗。陆伟峰说,正是这一“突然袭击”使他意识到必须根据疫情情况立即调整检疫点的工作流程。
第二天,陆伟峰重新分配了每个人的位置:一个人负责上车,首先简单地对乘客进行分类。谁想在第二天换乘或乘坐高速列车,谁需要被隔离14天,都可以清楚地理解;一个人负责收集信息和引导乘客。还需要将不使用智能手机、没有国内手机号码、无法登录微信小程序的乘客分开在线填写登记表,并分别填写纸质表格,以确保每个人的信息都是详细和正确的;另外两个负责楼层安全和问题解决,为不吃饭的乘客提供方便面和矿泉水,并回答各种问题。
描述:凌晨2点,工作人员出发去迎接到达的乘客(上图);早上7点,工作人员出发带乘客到浦东机场转机(见下图)。
“当我第一次入住时,每个人问得最多的是如何解决吃饭的问题以及如何找到行李。有些人关心他们的换票和机场班车。”陆伟峰告诉记者,从吃、喝耶戈酒到睡觉,再到提供一卷卫生纸,乘客的问题都很细致,需要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回答。虽然这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是对商业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
幸运的是,隔离点每天都与虹桥机场、长宁区卫生和健康委员会以及全区10个街道和城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机场将派出多少人,他们将来自哪个国家,他们将乘坐哪个航班,以及他们将在什么时候到达。提前通知隔离点;隔离点应该派多少人到机场转机,以及有多少航班号,也会尽快送到机场。“大家来了又走,分工很明确。回答乘客时,他们会有答案。”
描述:凌晨3点,新乘客到达隔离站。
3月下旬,张和他的同事们接到了一辆载有35名乘客的公交车。看到车上载满乘客,张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车队的其他八位朋友“不要慌”。然后,他派了一名护士下楼去接他。同时,报告负责人更新了乘客信息,两名医生负责接收乘客进行核酸检测。张本人,作为一名驾车者,任何时候都要去每一层楼解决疑难杂症。“有些人想做方便面,有些人找不到行李,有些人把自己锁在门外,所有这些问题都由我来解决。其他人负责严格遵守他们的岗位。”
在手机上贴上保护膜后,张从酒店的二楼开始,一步步走上楼去,解决微信群中员工反映的问题。每次他解决了一个楼层,他就发送英文单词“clean”,意思是“问题完全解决了”,这是相当好莱坞大片。在解决了与最后一层人员的密切接触问题后,所有乘客都被安顿到房间里。这时,张又看了看自己的手机,只过了20分钟就有35名乘客下了车。
“当我们接手的第一天,一辆车上的22名乘客花了一个小时才安顿下来。现在35个人只需要20分钟,这还不到10天。”每天每顿饭都要开一次总结会,找出工作中的亮点和失误,使以张、为首的九人小组迅速壮大起来。在这样一种“抢包围圈”的日常状态下,效率不断提高。
防护服总是要等15分钟才能脱掉俄罗斯兄弟的衣服,并坚持在他离开时送伏特加
每天,60个家庭和180多个家庭的“居民”被送去一日三餐,他们的体温在早上和晚上测量两次。有时,还需要快递、接待新抵达的旅客和孤立的旅客离开。因此,隔离点的“点领导”有一项重要任务:科学高效地“调度”每套防护服。
“比如,今天下午有三个人要去机场转机。我会尽力不让他们离开太久。如果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一次,他们就可以安全地将三个人送走。”陆伟峰说,虽然后期的防疫物资不再像春节时那么紧张,但我们还是尽力抢救设备,尤其是防护服,不能再重复使用了。因此,要做的工作尽可能是一起做的,这已经成为每个居民一直思考的问题。
张曾经遇到过“尴尬的事情”,当时隔离人员出去放垃圾时不小心把自己锁在了门外。但是,为了帮助乘客开门,工作人员必须穿防护服。一旦你打开门,穿上和脱下一套防护服显然是太“奢侈”了。事实上,工作人员已经写下了充满任务的笔记,并为乘客保存了不紧急的项目,如快递、修理电视遥控器、检查网络等。,然后在任何人需要穿防护服“上班”时将它们交给另一方完成。
描述: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了8个小时,累得坐在地上。
"脱下每一件防护服之前要三思。"陆伟峰说,毕竟工作是“干净的”,再等15分钟脱掉防护服已经成为团队的默契。无论是团队中的90后青年,还是暂时加入“抗疫”战斗的酒店员工,在工作繁忙的时候,都会在对讲机和微信群中问更多的问题。“还有别的吗?”只有在15分钟后没有反应时,每个人才会不情愿地脱下防护服,赶紧休息。
在Y酒店的高峰期,有210个孤立的人同时居住。除了送饭、量体温和收集垃圾,每个人都很难调整“叫外卖”的事情。据张介绍,检疫人员可以点外卖用的定性包装,如矿泉水和薯片,但主食和餐食不用塑料包装,如奶茶和麻辣烫,不能进入客房。这些规定是出于对隔离人员健康和安全的考虑而制定的。“一些乘客说,如果他们吃得不好,数数自己,我们会有点傻乎乎的,但我们也明白,我们只能对彼此说‘再忍耐几天’。“出去以后,我们喜欢喝茶,随时都可以喝。”
描述:陆伟峰为乘客处理生活垃圾,并将其交付给快递公司。因为他的皮肤很黑,工作人员给他的防护服起了一个绰号和“加油”这个词。
在海外重点地区逐渐从4个国家扩展到8个国家和16个国家后,张和他的同事们也亲身体验了什么是“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一些意大利人是素食主义者,外国游客不吃猪、牛和羊。我们都尽力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协调和解决这些问题。”
当隔离期即将结束时,一位热情的俄罗斯兄弟主动邀请陆伟峰去他在上海的家。问完之后,我意识到“小弟弟”有两瓶已经收集了很多年的伏特加,坚持要把它们送给他的新中国同伴“吕霄”。“我经常在微信上和他聊天。虽然是简单的英语交流,但大家都很开心。”在他离开隔离站的那天,这位俄罗斯兄弟第一次见到了陆伟峰和其他照顾自己14天的工人。一句中文“谢谢”让每个人都感到温暖。
相对乏味的是语言交流。张、、清点后发现,他们接待的海外游客来自约1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意大利、韩国、日本、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西班牙、荷兰、俄罗斯和英国。除了简单的英语交流,长宁区还提供了共青团委的外语志愿者和iFlytek的专业翻译。此外,陆伟峰还在检疫人员中找到了临时助手,并要求中国学生在微信群中担任翻译,负责与外国游客的交流。
描述:乘客在离开商店前与陆伟峰合影。
“我们在3月初接待的第一批韩国游客依靠国际学生帮助交流。我非常感谢这些年轻人。”说起这群“90后”和“90后”学生,80后学生、张不禁对新一代年轻人竖起了大拇指。他们周围的90后医务人员很羡慕这两个“大兄弟”。
“每次我遇到凌晨4、5点离开机场的任务,都是90后带头。”张说,虽然“90后”说他们想让“老人”休息一会儿,但老工人们知道,这是年轻人主动要求的使命,他们肩负着沉重的负担。张是最年轻的护士,出生于1997年。曾经,隔离点一次接收20多人,但只有一名医生负责采样。年轻的护士立即穿上防护装备,并自愿要求协助进行有一定风险的取样。
“在我们来之前,我们都互相说了好话。如果我们来了,我们不能只做自己的内部事务。在特殊时期,我们必须互相帮助,互相补充。”张说,看到这些既有个性又有深刻正义感的“90后”和“95后”同事,就像看到了阳光的詹妮弗。
描述:隔离采样区。
阿姨打扫也很辛苦。乘客留下便签让工作人员“流泪”[S2/]
隔离点的工作也是对医务人员体力的一次巨大考验。“从海外回来的行李一般都比较重,箱子也比较大。我们有一个男选手,他一直在努力帮助一对韩国母亲和孩子一次举起盒子。当他们走到三楼时,他们感到很累。他们只能开玩笑说他们练习得不够。”陆伟峰说,在穿防护服期间,你不能吃饭或上厕所,用餐时间也不准时。员工的体力极高,团队成员经常互相嘲笑。“回去赶紧锻炼。”
盛,EMARK服务产业有限公司上海第一分公司总监,3月中旬也参加了Q酒店隔离点的服务工作。回想起3月17日酒店“客满”的那个晚上,老白捏了捏手指。那天,他带着将近200个手提箱上下楼梯。“晚上,乘客来了,大约100个箱子被带到楼上。平均每个乘客至少有两个行李箱;从早上5点开始,70或80个箱子将被带到楼下,在虹桥高速火车站的最早的列车将在6点离开。”
描述:工人们穿着防护服,给乘客送快递。
医务人员、酒店前台和保安都很忙,隔离点也有清洁工阿姨。张说,在隔离站最繁忙的日子里,每天大约有80人离开,75人留下。在他们搬进来之前,他们必须确保每个客房都是干净和消毒的。在疫情期间,酒店里只有三个清洁工阿姨。每天早上从10: 00开始,在消毒器完成对离境旅客房间的消毒后,阿姨们穿上防护服,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清洗。要“走”完一整套标准的清洁程序至少需要半个小时。
“清洁阿姨每天的最高清洁负荷是15个房间。这仍然是一种不穿防护服的状态,在流行之前也没有这么高的体力消耗。”如今,面对每人每天25间客房的清洁量,清洁人员无法承受。幸运的是,最近,酒店工作人员陆续从外地回到上海,终于换上了新一批的保洁人员。
员工感到“无语”的情况并不少见。“因为它在酒店里是孤立的,长时间呆在酒店里的一些习惯也会暴露出来。”陆伟峰告诉记者,最常见的是敦促快递和外卖。“我们不想仔细计算防护服,所以我们会和乘客沟通。例如,我们将每隔1或2小时把它送到楼上。快递将被消毒并送到房间。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一点,但也有一些人一直在打电话催促。”
照片说明:一位老年旅行者离开时留在房间里的一张纸条。
“虽然这是一个集中的隔离点,但我们仍然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每个人的生活更加方便。”陆伟峰说。根据他的观察,来到隔离站的乘客一般有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焦虑和困惑”,表现形式是经常问工作人员“如果生病了该怎么办”;第二种是“冷静”,其特征是几乎从不问任何问题。陆伟峰说,大多数旅行者在几天后逐渐适应了“孤立的生活”,并开始在微信群上发送表情包和有趣的视频片段,这让工作人员感到如释重负。
当被问及这么多天来在隔离站“接客送客”的感受时,张这个以前很健谈的人,只是慢慢地强调了一个词“累”他真的没有对记者“吐口水”。从3月中旬到3月下旬,从每天中午12点开始,两个机场的人陆续到达隔离点,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或3点,最后一批乘客在前一天晚上到达。然而,在凌晨4点,需要赶早班飞机的转机乘客会陆续离开,工作人员会穿上防护服护送大家到机场或高铁站。“每天睁开眼睛,认真完成工作,完成自己的工作,休息一下,快点睡觉,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去想别的事情。”
在张的手机相册中,有很多与工作人员和离港旅客合影的照片,还有几张字迹不一的纸条,其中有些署名为“一个与世隔绝的人”,还有一张中文纸条上署名为“一位老太太”。“陌生的兄弟姐妹们,赞美你们无声的奉献!有你真好!”张说,每当包阿姨在房间里递乘客留下的纸条,或者在微信群里看到用各种语言留下的感谢的声音和话语,工作人员都会一次又一次地感动。"我们所做的仍然被许多人认可。"
在这个特殊的季节,有些人穿越千山回到家,有些人相处了14天却从来没有看到真正的脸。但是真诚的奉献和充满理解的感激总能冲破一切障碍,给彼此留下最真诚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