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7字,读完约5分钟
众所周知,徐汇区医疗机构众多,在接受医疗的过程中,一些医患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在“委托调解”的矛盾下,它不仅可以减轻当事人的负担,减轻法院处理案件的压力,节约司法资源,还可以拓宽医委会受理案件的范围。作为先行者,徐汇区医委会探索出了一条深化司法行政与司法审判合作的全新途径,如如何解决“疑难”矛盾纠纷,如何利用调解启动专家咨询的“提速”,如何“通过远程视频司法确认调解协议”。
实力:扎实的专业调解团队实力
“周调解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不仅承担了诉讼纠纷的调解工作,还承担了重大疑难纠纷的调解工作,解决了积累的信访案件等。敢于接受和承担“困难”的纠纷是周和她的工作室成员的自我加压和勇于挑战。“困难难以克服”是指接受的矛盾和纠纷更加专业和复杂,需要几倍的精力和时间,并占用团队的调解力量来克服困难。6名具有30多年临床经验和6年调解经验的调解人面临着各种“棘手”的纠纷。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列为十大重点监管信访案件之一。经过与各方三年的协调,它终于结束了。在签署协议的那天,H真诚地说:“感谢医疗委员会,我终于来到了请愿的终点。”患者M的一名家属致信上海市司法局,感谢区医委周先生就其父亲的死亡“要求一份声明”,从而使纠纷得以顺利解决。“正是她热情周到的工作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让我觉得医委会是值得信赖的。如果没有医疗委员会,我不知道这条路要走多久,走多远。”。截至目前,医委会共受理纠纷472件,调解成功426件,调解成功率90%,累计信访案件6件,涉及诉讼的委托调解7件。
突破困难:突破争议焦点是关键
打破争议焦点是关键。首先,赢得医生和病人对医疗委员会的信任和认可。在此基础上,周调解工作室的疑难纠纷调解小组重点讨论案情,分析问题的焦点,在“专家库”甚至外部“准确”地选择权威专家和教授,并“加速”专家咨询会的启动,寻找问题的关键。所谓“精密”,医学委员会根据学科从15-20名专家中按1∶5的比例选出3-4名专家;所谓“加速”,即就疑难纠纷案件召开专家咨询会议,从确定专家之时开始,尽快在当天下午召开,必须在第二天慢下来的时候召开,以确保整个过程“快速、准确、平稳”地“破茧而出”,将“疑难”的事实浮出水面,给患者一个理解,给医院一个清白。2017年,医学委员会召开了76次专家咨询会议,邀请了165名专家和教授,向各医疗机构发出了63封建议信;一个病人去医院治疗便秘。服用结肠镜检查药物后,他出现严重呕吐、心脏骤停,并在获救后死亡。经过两天的麻烦,医疗调整委员会、公安和医院都未能调解,因此建议患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医委会收到《人民法院委托调解书》,调解员立即到法院参加纠纷调解。通过查案、耐心解释,以及与医患双方和律师深入细致的沟通,达成的纠纷需要进一步调解,调解地点由法院改为区医委。随后,医学委员会根据争议的焦点迅速召开了专家咨询会议。通过专家咨询,对冲突双方提出调解建议,并出具专家咨询意见,供法官参考。最后,该案在徐汇区医疗委员会巡回法院结案,调解期为21天。
网络:让信息跑得更多,让人们少跑腿
徐汇区医委会在“委托人调解医患纠纷”的实践中,也致力于优化服务群众,做到多办信息,少办杂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徐汇区,参与医患纠纷调解的患者中有30%是外来患者,“远程视频司法确认”可以使他们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免除后顾之忧。通过手机客户端登录上海法院网上平台,在调解网站和徐汇法院之间进行实时连接,使当事人和法官能够实现远程“零距离、面对面”沟通。在核实了医患双方的身份后,法官确认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视频链接询问和交流达成了协议,法官向双方宣读了调解协议并做出了司法确认。在金牌调解人周的调解下,患者老金与本市一家医院的医疗纠纷已告一段落。双方对调解结果感到满意,最终签订了调解协议。由于标的涉及金额较大,周建议双方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并在调解室通过远程视频与徐汇区法院联系。整个司法确认过程只花了15分钟。
自2011年6月医疗委员会设立"巡回法院"以来,已经举行了102次庭审,完成了1,445次司法确认。没有争议案件被退回医院,确保争议得到“解决”。
医患纠纷一直是社会矛盾的突出表现,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势必对医疗委员会处理复杂的医患纠纷问题提出新的要求。徐汇区医疗委员会应努力坚持中立、创新机制、突出特色等。,并提高其新技能,从而通过“增强实力”来解决“难题”,并满足享受高度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的新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