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457字,读完约14分钟

在2019年上海解放70周年之际,恒富风格博物馆发起了大规模的“寻找恒富记忆”征集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分享恒富风格区过去的独家记忆和经历,感受上海解放70年来的变化,追寻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脉络。

本期《恒富记忆》由医学大师、著名公共卫生学家苏德龙先生的女儿苏分享;苏德龙先生的孙女阙志梅。

恒富风景区的安亭路是一条安静悠闲的小路,建于1930年左右。与景区内其他以法国梧桐为行道树的道路不同,安亭路两侧种植有乌桕、樟树等行道树。乌桕树在街上摇曳,四季鲜花永不凋谢,使安亭路这条精致的小路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色调。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安亭公寓(安亭路43号)是安亭路的地标。这栋具有英国乔治时期特色的建筑,原名金斯林公寓,由著名建筑师李金培于1935年设计建造。那是当时罕见的电梯公寓。许多名人都曾在这里住过,中国的一代医学大师苏德龙教授在这里住过30年。这间公寓见证了他在工作中的辉煌成就和生活的温馨。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采访记录:徐欢

恒(以下简称恒):你好,苏小姐和阙小姐。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你能简要介绍一下苏德龙先生及其一生的主要成就和巨大贡献吗?

阙志梅(以下简称阙):苏德龙先生(1906-1985),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医学思想家,中国流行病学奠基人之一,新中国第一批一级教授,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上海第一医学院原副院长。苏德龙是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提名为“莱昂·伯纳德基金奖”的中国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阐明我国钉螺分布规律和血吸虫生态的学者。他在发现血吸虫病、肝癌等在我国广泛传播且危害严重的重大传染病的病因、预防和控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苏德龙的学派和理论体系在中国流行病学领域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他倡导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融合,重视统计学和现场实验的应用,并以多学科方法建立了完整的流行病学和实践理论体系。他一生培养了3000多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进修生,为我国培养了几代流行病学领军人物。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苏德龙先生早年经历过贫困,但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后,他立即志愿去农村做卫生工作。是什么驱使他放弃了城市的繁华生活,而愿意做一名相对艰苦的乡村医生?

苏(以下简称苏):苏德龙,1906年出生于南京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一名没有固定工作的工匠。由于家庭贫困,小学通过奖学金免费完成。之后,他去了江苏省六合县的一中,那是由贵格会基督教协会开办的。每学期他的成绩总是第一。高中毕业后,他和他的弟弟妹妹们一个接一个地辍学,帮父母挑水、做饭、在家里摆摊。但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他也没有忘记学习,仍然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1927年,他被南京中央大学录取。经过三年的学习,他去了上海,通过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完成了八年的医学学习。1935年,他毕业于独立于中央大学的国立上海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留下来当助教,也是中山医院的住院医师。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当时,国立上海医学院作为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医学院,不仅培养临床医生,而且有责任派医生到农村去改善农村的卫生条件。医学院毕业生在当时是绝对的精英,但苏德龙并没有选择成为一名高薪的医生或临床医生。相反,严福清院长毅然派他到上海郊区,协助陶行知、黄炎培、牛永健等先生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在他看来,临床医生只能治疗几种疾病,拯救有限的病人;然而,选择公共卫生作为职业可以帮助所有生物,拯救数亿人。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苏德龙1935年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后从事农村卫生工作。这种在农村从事农村卫生工作的经历也对他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期间,他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其他科学研究工作,为卫生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德龙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学习。你能告诉我们他当时出国留学的经历吗?

阙:当时,许多学者的梦想是有机会出国留学,学习世界上最新、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1944年初夏,重庆歌乐山国立上海医学院副教授苏德龙在报纸上看到“第八届英国通用货币考试”的广告。由于战争,考试已暂停多年。虽然他知道竞争非常激烈,但他决心试一试。1944年10月,卫生部通知他,美国洛厄尔基金会资助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攻读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在美国学习期间,他的导师是著名的马克西教授和里德博士。马克西教授认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疾病的频率和分布,而里德博士是著名的里德-弗罗斯特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创始人,他们都对苏德龙未来流行病学学术观点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描述:1944年去美国前夕。

描述:苏德龙的照片挂在牛津大学病理学院的名人墙上。

苏德龙原本计划在美国学习一年后回国,但在学期中收到了美国大使馆的电报,通知他已于1944年被录取参加英国留学的G-money考试,并要求他在秋季开学前去牛津大学深造。这一举动遭到了劳氏基金会主席保罗·傅的强烈反对,他认为英国在二战后已经是一片废墟,不适合进行科学研究。苏德龙和它有过几次激烈的争论,鲍尔弗威胁要扣留去英国的旅费,试图迫使苏德龙屈服。硕士毕业后,苏德龙立即用自己攒下的生活费买了一张机票,在海上漂泊了一个月,终于按时到达了牛津。去了英国后,苏德龙希望在牛津大学学习细菌抗生素,他是一位因发现青霉素的疗效并将其提纯用于临床而获得诺贝尔奖的院士。在博士研究期间,苏德龙首次发现并分离出一种具有很强抗菌作用的抗生素——微球菌素。1947年,苏德龙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当选为皇家统计学会和微生物学会会员,这在当时的中国学者中是非常罕见的。1947年9月17日至20日,金宝山教授和苏德龙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医学协会第一次会议。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站在世界医学协会的舞台上。1948年夏天,苏德龙出席了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日内瓦会议,会议宣布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成立。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描述:1947年,苏德龙获得医学哲学博士和名誉医学博士。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全面展开的时候,苏德龙先生走到敌后,决心帮助人民。你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苏德龙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历吗?

阙: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后,成千上万的难民涌入上海,卫生条件极差,疫情频发,极易引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因此,消除虱子和预防流行病是当务之急。当时,上海市联合防疫委员会巡回清洗小组组长苏德龙发明了折叠式干热灭虱器,极大地提高了对流民灭虱的效率,并撰写了一篇题为《为流民而杀的问题》的论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的中英文版上。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描述:1938年,他担任医疗防疫队的医务主任和第一旅的队长

在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他被卫生部召集到敌后,一路旅行到武汉、衡阳、长沙、重庆、贵阳、桂林等地。他负责流行病预防和调查急性传染病,如天花、霍乱、伤寒、痢疾以及前线和主要交通沿线难民中的虱子。他还担任贵阳卫生人员培训学院的教育主任,负责战时卫生人员的培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培养了一批战时预防医学人才,创造了预防医学教育的典范。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在广西宾阳,苏德龙注意到血吸虫病的危害,开始了血吸虫病和钉螺生态的调查,并撰写了关于天花流行病学和化学防治蚊虫和疟疾的科学论文,发表在《中国医学杂志》和《印度医学通报》上。然而,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外部入侵和入侵,有时流行病在内部流行,政府腐败滋生,人民遭受破坏。鉴于这一现实,虽然苏德龙尽了最大努力帮助人民,但他常常感到无能为力。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恒:苏德龙先生是著名的血吸虫病防治专家。作为一名优秀的微生物学家,苏教授为什么会将自己的专业兴趣转向血吸虫病的预防?他是如何历尽艰辛,最终成功消灭血吸虫病的?

阙:上海解放之初,上海郊区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血吸虫感染。当时,10万解放军正在松江和青浦水域进行水上训练,这场神秘的流行病造成了3万多人非战斗减员。苏德龙发现罪魁祸首是日本血吸虫,他以自己独特的专业敏锐度,致信兵团司令宋,恳切地建议采取紧急措施,并提出防治方法。不久,“上海郊区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成立,苏德龙任副秘书长。他和同事们积极组织和动员上海、南京、杭州的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为驻军防治血吸虫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所有患病的士兵都得到了救治,很快他们就奔赴前线抗击美国侵略,援助朝鲜,赢得了著名的长津湖战役。正是这一重大疫情,使当时中国有1亿多人受到威胁,促使苏德龙主动改变科研方向,坚定不移地投身于“消灭血吸虫病”的事业。他走遍了中国南方13个省市血吸虫病重灾区,深入现场寻找消灭血吸虫病的方法。经过长期研究,我们不仅撰写了100多篇相关的科学论文,而且筛选和发明了许多杀灭钉螺和预防血吸虫病的药物。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1963年,苏德龙运用统计学原理发表了理论论文《钉螺负二项分布》。他建立的数学模型阐明了钉螺的分布和遗传特征,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解释钉螺生态分布规律的学者。他首创了“区域血吸虫病防治”理论,对我国血吸虫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描述:1956年,苏德龙在新华社记者的陪同下在青浦做了蜗牛实验。

他发明了预防血吸虫感染的“抗尾蚴笔”和“抗尾蚴衣”,并获全国医学科学会议奖。他坚持预防与预防相结合、治疗与杀灭钉螺的综合措施,并与美国劳氏基金会健康科学部主任、国际血吸虫病权威沃伦·加朗茨博士在安徽省贵池建立了一个基地。根据随访对比研究,苏德龙倡导的综合防控措施使人群感染率和钉螺密度急剧下降,连续两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面对事实,外国学术权威被说服,实验提前结束。1982年,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协会,苏德龙宣读了《中国血吸虫病生态学》一文,受到高度赞扬。今年,他成为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提名为“莱昂·伯纳德基金奖”的中国人。1985年11月,上海宣布消灭血吸虫病。为表彰苏德龙的贡献,上海市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追授其“血吸虫病防治前沿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魅力:苏德龙先生多次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你能详细告诉我们这次宝贵的经历吗?

苏: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我父亲苏德龙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给予了关心和支持,并把上海县颛桥乡和青浦县的几个地区定为他的血吸虫病防治试验点。

1957年7月7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上海中苏友谊大厦会见了来自科技界、文艺界、教育界和企业界的30多人,同他们围坐在桌前谈了约两个小时。当时,苏德龙正坐在毛主席旁边的圆桌对面。毛主席在《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征求了苏教授对消灭血吸虫病时间的意见。苏教授以科学家的坦诚精神告诫我们,光靠七年的时间是不够的,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尝试。苏德龙时任国家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副主席,国家重点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主任,一级教授。经过这次谈话,毛主席接受了他的意见,在《国家农业发展纲要》中,把血吸虫病的消灭期从7年调整为12年,血吸虫病在全国主要传染病中居首位。在毛主席接见的那个月,苏德龙被聘为国务院科学计划委员会医学组成员。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描述:这篇文章发表在1978年12月20日的第二版《解放日报》上

魅力:苏德龙先生什么时候住在安亭路的这套公寓里,他在这套公寓里有什么回忆?

苏:从1956年到1985年,苏德龙在安亭路43号的金士林公寓住了30年。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知识分子的春天。那时,专家和教授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他们拥挤嘈杂。考虑到他们需要一个稳定安静的环境来做好工作,党和国家安排了一大批上海知识界、文学界和科学界的名人搬进徐汇区的老房子。苏德龙是当时非常罕见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一级教授,并在这里。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市委副书记魏来到我们家。当时中央成立的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由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柯庆时任组长,上海市委副书记魏,卫生部副部长许任副组长,称为九人小组。由于苏德龙是血吸虫病专家,魏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多次看望父亲,询问有关疾病预防控制的研究情况。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曾在安徽贵池开店的国际血吸虫病专家华伦博士和其他来自罗基金会的专家也多次访问中国。尽管沃伦博士输掉了挑战,他和苏德龙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他们两人在来往于中国和美国时都拜访了对方的家人。当时,我家还举办了两次宴会,并邀请衡山宾馆的厨师做家宴。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魅力: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苏德龙先生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和最值得今天的年轻人学习的地方是什么?[/s2/]

Que:在他50年的教学生涯中,爷爷已经指导和培训了3000名学生,包括硕士、博士和高级学生。他认为预防医学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水中游泳是他培养学生的基本理念,即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实践。他亲自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到疾病流行地区进行现场调查,把疾病预防、科学研究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精神,值得今天浮躁而盲目的年轻人学习。为了实现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必须冷静下来,脚踏实地地努力。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描述:苏德龙先生晚年仍勤奋工作。

1985年4月3日,苏德龙在金思林公寓门口等候,准备外出进行科学研究时,突然遭遇意外事故而死亡,留下了一个清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血吸虫病被消灭是他毕生的心愿。如今,大多数年轻一代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血吸虫病,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就已经在人民中间出名了。这是苏德龙教授留给祖国人民的一笔巨大财富。群山停止了,风景也停止了。人已经死了,虽然他们是不朽的,但他们的功绩却远不止于此,而且将永远存在!

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描述:1985年上海消灭了血吸虫病,苏德龙被铭记。

苏朱军女士和阙志梅女士分享了苏德龙先生的故事。这些口述史料为我们研究恒福景区和上海公共卫生界的历史打开了一扇窗户。我想对他们表示感谢!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德隆望尊 人杰骐骥:栖居安亭路的一代医学泰斗苏德隆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