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3字,读完约4分钟

拜访上海植物园主任冯树成

据徐汇区新闻报道:“项目建成后,上海植物园将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近一半的观赏面积。”上海植物园园长冯树成最近爆出了一个“大新闻”。他提到的项目是上海植物园北区的改扩建项目,上海人熟知的上海植物园主要是整个植物园的南区,约占总面积的60%。

上海植物园改建"北区" 转型国际花园

上海植物园北区会是什么样子?冯树成对公众普遍关心的这个问题非常谨慎:“上海植物园很久没有这么大的动作了。”北区的定位直接影响整个植物园的未来发展,所以我们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重建北区,使园艺不再是重中之重

冯树成透露,目前社会各界有很多意见和计划。最初的设想是使北区和南区各有特色,避免重复。

南区将继续坚持原有的专业定位,按照特殊的顺序采集和展示植物,让老一辈研究者的努力得以保存和传承;北区注重应用,注重收集、展示和培育能适应上海气候和环境的植物,并搭建一个平台将这些植物传播到上海数千家万户,让园艺不再是顶层的“艺术品”,而是一个能走进家庭的好朋友。

上海植物园改建"北区" 转型国际花园

此外,南北区的工厂布局也会有很大差异。南区按照植物的专业分类排列,一个专业分类显示在一起;北区可根据开花期进行布局,开花期相同或相似的植物一起展示,形成“四季花坛”。

传统的南区坚持特色,而全新的北区打出“亲民”牌。这一变化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上海植物园全面改造的开始。“未来,上海植物园的定位是‘贴近人民’。”冯树成对此毫不掩饰,称上海植物园将建成具有上海特色、全国领先、国际水平的大花园,与以科研为主的上海陈山植物园相比,处于劣势。

上海植物园改建"北区" 转型国际花园

反思花展,依赖“进口商品”是不可持续的

转型之路并不容易。走在上海唯一的植物园的“祭坛”上,上海植物园在开始的时候也有很多困惑,比如,“亲近人”是什么?

“很多人不知道,现在很热的郁金香展,是上海植物园首先引进并发扬光大的。”不可否认,郁金香以其亮丽的外观,极大地激发了上海市民赏花爱花的热情和许多公园的人气。不过,冯树成坦言,花展举办了几十年,郁金香似乎只发挥了作用。

上海植物园改建"北区" 转型国际花园

第十届上海(国际)花卉展的主题花卉百合也遭遇了类似的困惑。大多数百合都是“进口货”,它们的球茎从荷兰购买,然后在上海植物园种植,然后向外界展示。每个环节的累积成本都很高。

可以说,在上海各个公园大规模种植的郁金香和百合都不能反映当地的园艺水平,对当地花卉产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对国内相关产业产生影响。

“很多市民说这次西洋花展很热闹,但它可以像一阵风一样。在那之后,什么都没有了。”冯树成说,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尖端”植物的保护和展示,固然决定了一个植物园的水平,但同时,能否引领城市乃至全国园艺水平的发展,激发人们热爱和保护生态的热情,也是一个世界级植物园的气质。在这一点上,上海植物园只是使人们接近公园,却未能使园艺完全进入家庭。上海植物园要真正做到“贴近人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海植物园改建"北区" 转型国际花园

支持“当地花卉”并丰富市民的花园和阳台

自从今年的上海(国际)花展以来,发生了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花展的主题花是百合,但今年它被天竺葵取代了。与百合相比,天竺葵是一种更符合绿色、低碳、节约型社会理念的花卉。它花期长,易于维护,节省了频繁更换的消耗。更重要的是,天竺葵比百合花更容易侍奉,进入家庭花园和阳台的门槛非常低。在上海(国际)花展的引导和传播下,上海市民有了另一个美化家园和城市的选择。

上海植物园改建"北区" 转型国际花园

要引领园艺潮流,植物园本身离不开强大的园艺力量。“不可否认,在一些受欢迎的花卉的种植和推广方面,我们与国际领先的同行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冯树成表示,在郁金香和百合领域,短期内很难赶上和达到国外同行的水平。现在,上海植物园正瞄准一些乡土花卉,并致力于发扬光大,努力让上海市民的家在未来展示美丽的中国乡土花卉。

上海植物园改建"北区" 转型国际花园

陈熙涵(改编自上官新闻)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上海植物园改建"北区" 转型国际花园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7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