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53字,读完约6分钟

江南街坊惠所在的大楼原是江南造船厂老年工人活动室和江南新村卫生站。街道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后,对旧建筑进行了翻新和加固,诞生了三层楼高、面积1200平方米的住宅前客厅。

我第一次走进去,我发现环境很好。我忍不住走来走去,试图看到每一层楼。

钱志华71岁了。1977年3月,新婚的千千住在江南二村,和江南造船厂的许多工人成了邻居。在过去的40年里,江南新村已经从一个过去相当“台湾式”的工人新村变成了一个古老的“老年”社区。老财主最大的愿望是家庭能更宽敞。“如果有客人,我不怕没地方坐。”

老小区里有个"时尚会所" 徐汇打造新型"亲邻社会"

今年五月,钱志华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不仅老钱一家,整个社区的居民都有了一个新的“客厅”:位于大木桥路600弄55号的谢土街江南居委会。

生活比你年轻时更艰难

在一个气温接近40℃的大热天,钱志华在下午最热的时候出去了。

“他们刚才打电话来说,别人写的课程用词不新鲜,或者他们要我重写。”老千口的“他们”是居民区的社会工作者,“课程表”是居民一周不同时间的活动内容,他赶去的地方是刚刚开门的“公共客厅”的居委会。

跟着老钱进了这个“大客厅”,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强化的老年人活动室,但没想到三层楼的居委会,一楼的大堂就像一个时尚的休闲俱乐部。入口设计简单,颜色鲜艳。接待处的一边是老钱正在修改的“活动日志”。仔细看,诸如法律咨询、家政服务咨询、“创创空头脑风暴室”、中式、太极拳、“苗寨”等活动几乎充斥了整个空广场,满足了各年龄段居民的需求。

老小区里有个"时尚会所" 徐汇打造新型"亲邻社会"

“早上八点半开门。我们将去卫生站看医生。中午,医生会帮我们去医院吃药。下午我们就直接来小区取药。”钱志华介绍说,江南街坊会所在的大楼最早是江南造船厂老年工人的活动室和江南新村的卫生站。街道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后,对旧建筑进行了翻新和加固,诞生了三层楼高、面积1200平方米的住宅前客厅。一栋建筑集社区医疗、健康咨询和各种兴趣活动于一体,是吸引居民的主要因素。

老小区里有个"时尚会所" 徐汇打造新型"亲邻社会"

从钱志华的“课程表”看,他周一参加了社区法律咨询小组的学习,周二和周四定期到社区做志愿者服务。每逢星期三和星期五,老钱都会参加一些课程,如书画、篆刻、太极拳和八段锦,这些课程由居民自己协商,然后由社区学校提供服务。6月初,一位老同事来看望钱志华,老钱也带客人去了小区二楼的活动室。他们喝着茶,回忆着过去,读着书,报纸和杂志,这让老钱感到很舒服。

老小区里有个"时尚会所" 徐汇打造新型"亲邻社会"

“过去,当我来到老人活动室时,我打牌、下棋、聊天。现在社区里的活动太多了,生活比我年轻的时候更加‘艰难’(有趣)。”

找专业人士来做专业的事情

江南居委会一楼有社区卫生站、老年食堂、健身房、健康咨询站和聊天酒吧;在二楼,有一个大型活动室,露台和10个床位的养老院;在三楼,有夜间托儿所教室,开放的图书酒吧和一个宽敞明亮的花园阳台。

当记者采访时,几名来自社会福利组织“幼苗成长营”的年轻成员正在阳台上照料几罐薄荷和迷迭香。下午,他们打算给社区里的10多个孩子上一堂植物保护课。从6月23日第一堂课开始,仅仅两个月后,“幼苗生长营”就成了这个街区最受欢迎的项目。每个星期五下午,十多名来自江南新村的“小居民”来到三楼的图书吧,学习植物的认养,用咖啡渣制作肥料,并写观察日记。周末,他们和父母一起来到附近收集和浇灌声称的花草。

老小区里有个"时尚会所" 徐汇打造新型"亲邻社会"

负责人何景阳说,今年年初,他们意外地发现徐汇区政府正在谢土街等地试行“邻里交流”项目。因此,那些长期从事景观设计和创意设计的人自愿参与到建筑的改造设计中来。例如,每层楼的整个“手指运动墙”都来自于他们的创意,墙上数百个小方块可以自由移动,拼贴成像素化的动物、图形和文字,方便老人移动手指,让孩子的学习体验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

老小区里有个"时尚会所" 徐汇打造新型"亲邻社会"

由“小苗成长营”团队为小区设计的“diy wall”,居民可以自由组合彩色方块制作不同的图案

"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由专业人士来做。"谢土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红兵表示,2014年上海市发布《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1+6文件》后,各街道都在探索如何将社会组织的专业资源引入社区,提高社区服务质量。邻里交流是“政府制定标准,社会组织具体实施”的一次重要尝试。

老小区里有个"时尚会所" 徐汇打造新型"亲邻社会"

[/s2/]创建新的“邻里社会”[S2/]

目前,江南新村约有2500户11000余人,其中700户约3000人。张红兵认为,复杂的居住结构、较年轻的租户级别以及该区正在出现的两个新组织,让街道和居委会意识到“用旧方式与居民沟通肯定行不通。”

今年5月18日,江南邻里交易所“开业”的第一天,张红兵最担心的是居民们不会来,第二,他们来了之后觉得无聊。“我认为这只是政府在做。”

因此,街道邀请江南新村及周边社区的居民先来小区“参观”,发现任何不足之处,都直言不讳。一位在江南一个村庄从事设计的居民指出,聊天吧的座位面向大门,私密性不强。有人建议用桌椅代替里面的书柜。这一建议立即被邻里交流所采纳,根据另一位居民的创意,书柜被改成了英文单词“read”。

老小区里有个"时尚会所" 徐汇打造新型"亲邻社会"

“被采纳意见的居民非常自豪,其他居民在得知后也变得更有活力了。”张红兵表示,邻里交流创建的“亲邻里社会”比“熟人社会”更注重规范的边界和人际交往,更适合城市中心的成熟社区。

今年4月份,徐汇在渐康街首常广场召开了第一次居委会会议,一位因拆迁问题对街道和居委会不满的居民在会上“踱来踱去”,严肃地向在场的工作人员建议。“如果桌子上的假花换成真花,有口音的人的客厅里就全是真花。”84岁的周芜(音译)在寿场广场住了33年,说起这件事,他非常激动:“30年前,新盖的楼房让我们当地的农民变成了居民。”今天,这个社区将使居民成为公民。每个人都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

老小区里有个"时尚会所" 徐汇打造新型"亲邻社会"

今年年底前,徐汇13个街道和城镇将悬挂“邻里交流”的橙色暖标。钱志华和周虎虎都表示,他们很自豪能享受到第一批邻里交流的服务,也为他们所居住的上海感到骄傲。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老小区里有个"时尚会所" 徐汇打造新型"亲邻社会"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