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4字,读完约4分钟
八月底的上海,晚风有点凉意。然而,在横山路田萍路拐角处的一家书店里,人们在工作日的晚上拥挤不堪。这家名为恒山和记的书店将在2017年上海书展上举办一系列文化讲座。
书店所在的角落靠近“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区”,这是上海市中心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历史文化区。
“徐汇是上海第一个意识到风貌保护需要科学和全面规划的城市,也是历史道路整治最有效的地区。”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吴江表示,要科学保护代表上海“故乡”的恒富景区,统筹规划保留现代上海工业记忆的徐汇滨江发展。“两条腿走路”的文化传承之路,使上海新旧城市发展的传承溯源于徐汇,也使下一阶段对徐汇历史风貌的保护有了足够的后劲。
技术恢复转变为生态恢复
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中,最常见的任务是“修复”。2007年,徐汇区以武康路为样本,首次尝试对风貌保护道路进行保护性综合整治。改造后,武康路的整体风貌有所改善,但武康路改造的总规划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沙永杰仍有感慨:“居民的访谈仍然不足,进入建筑内部调查的机会很少,历史资料的收集可以更充分。"
因此,在2015年发布的《徐汇恒富历史风貌区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中,徐汇区明确了历史建筑改造、景观道路改造、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置换与保存、特色街区创建等措施和规划,并对建国西路、延庆路等15条景观道路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
2015年开始改造的岳阳路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沿着岳阳路的永嘉路走,你可以看到在上海其他地区很少见的“枪栅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枪栅栏”逐渐被铁栏杆和混凝土墙所取代。
田萍街的总规划师王林(音译)说:“许多老居民看到‘枪支围栏’重新出现在岳阳路时都非常感动。”
“人”是街区活力的源泉
注重挖掘历史建筑背后的建筑智慧和技术价值,是近五年来徐汇风貌保护工作最直观的变化。
技术和工艺可以帮助城市保留他们的背景和乡愁,而改善民生可以保留最生动的元素:人。
自2013年起,徐汇开始对恒富地区的住宅公房进行全面修缮,到2018年底,可基本完成保护性修缮和改善民生,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中,景区环境的综合改善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中之重。
经常去安福路戏剧艺术中心的剧迷吴小姐,对剧院对面的一条小“胡同”印象深刻。里面唯一的老房子看起来很精致,但底层被10多个棚屋包围。整个“小巷”突然让人感到嘈杂和局促。这座位于安福路255号的哥特式花园洋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在过去的10年里,该建筑的10多名业主先后建造了22栋总面积为50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
2016年4月,湖南街组织城管、派出所、交警、市场监察室、房管局、永福物业共同对安福路255号进行了拆迁执法,并对城市旧公园进行了综合整治和修复,包括修复建筑物的内外墙、重新铺设地板和管道、铺设步道、赋予街区现代城市生活功能。拆除违章建筑,改善民生,使旧房回归典雅,也使违章建筑的社区“被迫折回”狭窄的“小巷”,折回宜人的花园。
把握城市发展的底线
截至2016年底,恒富区共有231栋优秀历史建筑,其中近一半为居住建筑。“一定有人住在风格区,但有些活动意味着管理应该像刺绣一样细致和精确。”
因此,徐汇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于2016年完成了与居委会和城市管理办公室的联网,执法人员发现历史建筑正在翻新,因此他们可以随时拍摄建筑铭牌,并将其报告给区网格化中心和“徐汇城市管理”应用程序。一旦发现该建筑是"胖,高"或"瘦和不同",有关部门将立即停止装修。
过去,突然的整改逐渐被长期管理所取代。今年,徐汇区成立了恒福景区领导小组和管理委员会,从管理机制上协调和领导景区保护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目前,徐汇正在加紧制定“十三五”规划,重点是“风貌保护、文化激活、民生改善、机制保障”四个方面。“十三五”期间,徐汇将围绕武康路和高邮路建设宜居示范区;以汾阳路为核心,以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交响乐团为主体,打造具有音乐特色的文化区;整合上海京剧院、上海戏剧艺术中心、上海大剧院等设施和资源,打造海派艺术文化集聚区。
“风格区改造的目的是管理和维护,而不是简单的添加或删除。归根结底,必须把握城市发展的底线。”吴江表示,经过过去五年的保护和规划,人们完全可以期待景区的恢复将与徐汇滨江呼应,为上海的城市更新注入持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