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653字,读完约14分钟

它从翻译、印刷、收藏、写作和社会交往五个方面充分展示了现代出版业第一人张元济的第一手资料。

自2005年起,上海图书馆每年都集中举办优秀文献展,成为上海市民的年终文化盛宴。今年是张元济先生诞辰150周年,也是中国古籍保护规划实施10周年。上图为一年一度的展览,聚焦于这位为中国文化事业和国民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知名出版商、图书收藏家、版本目录科学家、图书馆事业和社会活动家。10月30日,“聚香书林——上海图书馆馆藏张元济文献展”揭牌,从图书翻译、图书印刷、图书收藏、图书写作和社会交往五个方面聚焦张元济第一手文献。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张元济(1867-1959)出生于浙江海盐。清光绪年间(1892年)人臣,翰林学士庶吉士。他曾是清廷刑部贵州司司长和总理国际事务衙门张静。在北京任职期间,他创办了依桐学校,教授新的课程,组织健康俱乐部,关注时政,支持改革。戊戌变法失败后,在李鸿章的推荐下,成立于盛宣怀的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翻译学院担任了三年的总校和代理。此后,应商务印书馆创办人夏瑞芳的邀请,他投身于出版事业。他曾是首席编辑(后改名为编辑主任)、经理、主管和商务印书馆主席,主持出版了大量的教科书、参考书、古籍、期刊和译著,介绍了许多外国学术和文学名著、科学书籍等。,并创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机构。他以帮助教育为己任,顾全一切,积极传播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出版的人。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张元济和上海图书馆有着深厚的渊源。在联合新闻图书馆的运作过程中,他与叶景奎、顾在困难的条件下,以多种方式收集文献,使联合新闻图书馆成为一个专门的国学图书馆。为了支持馆藏文献建设,张元济向何忠图书馆提供了大量个人藏书。这些珍贵的馆藏经何忠图书馆收藏于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1958年后成为上海图书馆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今天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的收藏特色。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上海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张元济文献,不仅有联合图书馆和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的旧藏,也有新中国成立后张元济先生及其后人的捐赠,还有专门收藏的书信、现代名人档案、文化名人手稿等文献。据1946年联合出版社出版的《海盐县张园书目录》记载,赠书935本,赠书3793本,其中张先祖的著述和海盐县的遗产尤为独特,版本繁多。到目前为止,上海图书馆还收藏了许多先生的手稿,如1912年至1926年的《日记》修订本和1938年至1941年的《元明杂剧通讯》。经过多年的编目工作,在盛宣怀的档案中发现了张元济给盛宣怀的40封信和4份手稿。其中,《南洋院译院总报告》明确指出,张元济在南洋院译院中的地位是“总校代理”,澄清了人们常说的“校长”和“校长”的错误,对研究张元济的生平具有重要价值。如上图所示,在我们图书馆的名人书信专集里,有许多来自张元济的原创信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封存多年的藏品于今年3月开放,数千封张元济来信再次曝光,为进一步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此外,张元济先生还陆续捐赠了参加社会政务活动的文件,如参加首届全国政协会议的档案等。本次展览有107份精选文件,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公开展示。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展览期间,经过精心安排,将推出上图中收藏的一系列文献,包括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上海图书馆藏文献与研究》、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先生90寿辰图册》、10卷《汉芬楼恩录》、6卷《袁、明杂剧事件补正书》、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与园林有关的龙卷》。大型古籍丛书《园林古书集注》和《文立·Xi》即将出版。此外,上海图书馆、上海文史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将联合举办张元济与中国古籍保护学术研讨会。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展品背后的故事

(宋)许撰《三朝北方联盟汇编》,250卷,清抄本

《三朝北盟》是宋代著名的历史著作,采用编年体。“三朝”是指宋徽宗的赵霁、宋钦宗的赵桓和宋高宗的赵构三个朝代。这本书收集了有关宋、金和三朝战争的各种史料。它根据日期、月份和年份来标记条目,并对它们进行排列,因此它被称为“北方联盟的汇编”。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该书经清江生、吴城、朱文早、彭等名家审定,并有青城、朱文早、彭、等名家题跋,还记载了傅增湘的附言。在众多名家题跋中,肯定有彭、等。彭(1731-1803),工部尚书,大学助教,卒于太子太保,并记下文钦。季云任《四库全书》主编时,彭·是十大副主席之一。他们与蒋士铨并称“江油二子”。从彭的附言可以看出,该书原是吴在杭州平话斋的旧藏,后为彭所获,即作为《四库全书》的底本。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四库全书》由包括纪昀在内的360多位高级官员和学者编纂,有3800多人抄录。这部丛书花了13年时间才完成,分为四个部分:经典、历史、儿子和收藏,因此得名《四库》。有3500多本书,包括79000卷和36000卷,约8亿字。《四Ku全书》在当时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但编者秉承遗嘱随意篡改了许多经典,对原著造成了损害。通过对《三朝北盟》与《三朝北盟》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四库》的篡改。对此,在后记中说:“惜原书被司库的官员改了,凡涉及到批评晋人的话都留下了。”前人说“四库”书不可信,这是可以证明的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山水画笔记》(清代)张克己续张元济

园圃是张氏家族在海盐的聚集地,也是张氏家族的私家园林。它曾经是海盐的一个旅游景点。

明朝万历年间,张元济十祖张起灵在海盐南门外的寓所内,设立了“大白居”作为书房。第九代始祖张尉迟,扩建“大白居”,更名为“园林相关”,并开始藏书。从此,历经康、雍、甘、贾四代,修得不虚,景色优美。那时,从四方到海盐的名人都必须参观这个花园。与此同时,藏书越来越丰富,它还雕刻书籍,使它成为一个著名的图书馆。张元济的父亲张僧繇曾对张元济说:“我的园林书籍极其丰富,已经积累了几百年,没有丢失过。当年贾、道之时,江浙名士,如吴兔床、鲍、陈建庄、黄维等,仍尝我家之味,向学校借书。”(张《海盐园刻图》的后记),三年六月上海商务印书馆行印本。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园林被毁,书籍丢失。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在园林方面,张元济八祖张浩曾请画家郭旺(卜云)绘制《园林图》,并收集了世贤的碑文,流传到三字账黄芳(客居园),在民国时期依然存在,但后来消失了。想尽办法,从许手里把的二儿子(东谷)买了下来。请核对云(日化)复印的缩本。得到这张照片后,张元济喜出望外。张荣端、梁、、阮元、林则徐等的碑文原件。(它们都不是我的原创书籍)。还邀请了郑、、陈森寿、、蔡元培、叶景奎、顾等。亲自写警句,使警句的数量达到60个。在太平天国战争之前,来自四面八方的名人经常在参观园林时写诗。嘉庆十一年(1806),张元济五世叔祖张合正(古尔方)收印名人诗。张元济得到这幅画后,将题字《园林图志》翻译成了《园林图志续编》,并于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然而,遗憾的是"工人的巨大力量是单薄的",不可能在一个城市的花园相关的景点现场恢复。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在张元济的心目中,与园林相关的东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张元济的祖先在园林中收集和雕刻书籍的成就,对张元济收集书籍、出版书籍和建立图书馆的重要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元济名篇(1899)

南洋翻译学院筹建之初,没有官方负责人,时任南洋翻译学院外语教师的李伟格也负责翻译学院的翻译事务。随着翻译院校的发展,迫切需要既熟悉西方语言又精通印刷和翻译的人来主持这项工作。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张元济在北京开办了普通艺术学校,向京官和官家子弟传授西学,在北京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李鸿章、王文韶等政要非常赏识他。变法失败后,他受到“革职永不用”的惩罚,离开北京南下。1899年,李鸿章的幕僚以张元济的名义写了一封信,传达了李鸿章希望盛宣怀为张元济谋职的愿望。同年3月,盛宣怀通过南洋理工学院院长何思训聘请张元济为翻译学院的总校兼代理人。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南洋公学翻译学院综合报告册(1899)

1899年3月,张元济受聘在南洋公学翻译学院工作。张元济的到来为翻译学院的工作开辟了新的局面。除了聘请中外翻译,他还通过外包和更灵活的方式购买手稿,为翻译学院带来了充足的手稿来源。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翻译的严复名著《傅园》(又名《国富论》)在南洋公学翻译学院出版后,在院外翻译出版界立即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张元济在报告书中写道:“今年,翻译被购买,但原来的丰富价格高,翻译也仔细检查。这样的话可能不容易得到。”他将翻译学院从当年3月到年底的事务汇编成一份年度报告,详细说明了翻译学院的翻译、校对、印刷、发送、销售、储存和经费。在短短的九个月里,张元济“印了十种书,除了《日东军政大纲》以外,其他的都检查过了。”可以看出张元济工作的强度。随着盛宣怀档案的完成和宣传,人们对张元济在南洋公学翻译学院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该报告还指出,张元济在南洋公学翻译学院的地位是“总校代理”,澄清了人们常说的“院长”、“大师”的错误,对研究张元济的生平具有重要价值。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王给的信(1929年8月19日)

王,我们今天使用的四角数字的发明者,当时是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这封信是王向主席汇报当时商务印书馆的八大问题:一、教材业务问题及措施。第二,整理旧书问题,计划编写100种学生“国学丛书”。“预计两年后,它将完全成功,这本书应该仍然有永久的市场。”第三,对旧书进行裁切、装裱和影印的方法分为四大系列等精细印刷和“外纸裁切、装裱、缩印”等粗糙印刷。四个英语函电问题。百科全书修订中的人力问题。6.《辞源》的增补与发行。7.与掌握旧学校有关的人事问题。8.附件是“四要素”的说明和样本。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商界高层并没有忘记“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以支持教育为己任”的初衷,把教科书业务列为第一位,并“计划为学生编写100种中国研究丛书”。同时,它还讨论了与教育有关的友谊,如由商务处开办的英语函授学校。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张元济给姜维桥的信(1926年9月12日)

蒋伟桥,商务印书馆前职员,张元济写这封信时,蒋伟桥是东南大学校长。张元济非常重视他所编辑的《四库全书》,所以他非常关注中华书局出版的《四库全书》。这封信是关于中华书局的《四个节选》和商务印书馆的《四个系列》之间的异同。他认为中国出版的《四书集注》在清代有“十三经集注”之称,《经义门》与《经义考》、《经义疏文》、《春秋范路》并列。在编年史的末尾,只有一种“吴声集”,金元时期只有三种:袁义山、袁庆科、余道元和杨铁崖乐府。明代只有宋文宪、高清秋、方正和归真传。从这个角度来看,合理的价格是多少?这是可以想象的。虽然“四大系列”不敢说妥协,但绝对不是那么大胆。张元济认真地讲了中国“四个准备”的缺点,“四大系列”虽然不敢妥协,但也不能那么大胆。这两个家庭之间的异同是不言而喻的。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张元济日记(1916年7月27日,星期四)

在商务印书馆任职期间,张元济写工作日记来处理图书馆事务。现存的图书馆日记涵盖了从1912年到1926年的时期,共有35本书,每本60页。日记是一种自制的商业形式。除了标注月、日、周和收发信外,相关内容可以分别填写在“关于编辑活动”、“总部事务”、“用人”、“关于印刷活动”和“娱乐”栏目中,让人一目了然。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由于他的工作关系,张元济在商务大厅里接触了许多文化名人,这些都在他的日记中有简要记录。例如,1916年7月27日,星期四,在“今天用人”一栏中,“伯衡写了一封信,鲁全健推荐了沈德鸿,然后又试了一次,月薪24元,没有膳宿。试验结束后,同意对方的意见,然后再试一次。”这里提到的沈德鸿是后来的文学大师茅盾。这个记录反映了茅盾进入商务印书馆的具体细节。这与茅盾的回忆录完全一致。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汉芬楼过虞书路》是张元济写的十卷本,用纸捻和羊毛

汉芬大厦是商务印书馆收藏古籍善本的地方。1932年,日军发动“1月28日”入侵上海,闸北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近50万册图书瞬间被毁。幸而事先将汉芬楼中的宋元珍本5000册保存在上海租界金城银行的金库里,得以保存。《汉末楼国虞书录》是张元济为这些宋元时期的珍本图书在遭受炮火袭击后所编纂的古籍书目。标题是“余烬,所以我感到痛苦。”顾篆书的题目是《书录》。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这本书的手稿有十份。它根据经典和历史的子集分为四个部分,一两卷经典,三四卷历史,五六卷,七至十卷收藏。其中宋版93幅,元版89幅,明版156幅,钞版192幅,手稿17份,共计547幅。描述了每本书的书名、卷号、版本和旧资料。手稿被张元济在分类油印本上修改,最后被送去印刷。该手稿在修改过程中保留了张元济的许多原始特征,如由历史系宋绍兴所刻的《韩曙》。张元济最初用墨水记下了所有的禁忌词,然后删除了它们。对于这些禁忌语和其他版本信息,已经有51年历史的商业版印刷版本已经不复存在,但在登记入住前的原貌仍然可以在手稿中看到。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张居生先生90岁生日专辑(1956年10月)

1956年阴历9月28日(10月31日)是张元济(居生)90岁生日。在他生日的前一天中午,上海市委统战部在张复设宴庆祝他的生日。商务印书馆知道寿翁一向反对庆生,所以仿效蔡元培、胡适、王等编辑《纪念张居生先生七十寿辰论文集》的做法,邀请寿翁的老朋友、老朋友、文化界和社会名流写贺词、写诗、画图。先后收集了112首诗、画和书法作品,精心装裱成两大册,作为生日礼物赠送给张居生先生。纪念册上下两册分别由陈叔同、黄炎培签名,信封上由叶恭绰签名。大部分作品尚未出版,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在“纪念册”的开头,有商务印书馆同事的生日祝词,“祝巨生先生90周年”。随后,高等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副部长周、、文化部部长、副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教育部副部长叶圣陶、国务院副总理黄炎培、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同、等。所有人都以私人名义发了贺信。

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1959年逝世后,哲学家张叔年认为,鉴于国内形势的变化,珍贵文物不宜长期存放在家中,并与顾进行了讨论。顾鼓励张书年将画册捐赠给上海图书馆,使画册避免了上述图书馆的灾难。如今,原版书籍连同包装纸盒不仅完好无损,而且颜色相同,不会过时。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张元济珍贵文献在上海图书馆年度馆藏精品展呈现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