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6字,读完约3分钟

以学科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区内7所三甲医院和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学科-项目医学协会,是徐汇区医学协会建设的新探索。6月21日,徐汇区与本地区7家顶级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使医学会能够直接与社区联系(朱亮摄)。市卫生计生委书记黄宏肯定了这一创新。徐汇区区委书记鲍、徐汇区市长、徐汇区常委、宣传部长吕晓辉见证了合同的签订。开球会由副区长严波主持。

徐汇区与三甲医院率先探索学科项目型医联体

更准确:针对社区中的主要慢性病

根据年初进行的大规模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恶性肿瘤、老年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辖区内普通人群的需求。学科项目医学协会建设的初衷之一是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重点慢性病的诊疗能力。

以肺癌为例,2017年,在徐汇区登记人口中,肺癌初始发病率男性居首位,女性居第三位,肺癌死亡占登记居民死亡总数的6.82%,是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死亡。研究表明,早期筛查可将肺癌死亡率降低约20.3%。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合作的“肺癌早期筛查、预防和治疗一体化”项目应运而生。

徐汇区与三甲医院率先探索学科项目型医联体

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的“老年精神病专科建设及老年认知障碍综合干预项目”、与眼耳鼻喉科医院合作的“社区耳鼻喉科专科能力培训及分级诊疗项目”、与肿瘤医院合作的“病理远程咨询中心项目”,都是针对社区服务能力最弱的学科,通过建立与甲等医院疾病管理的联动模式,满足患者的健康服务需求。

徐汇区与三甲医院率先探索学科项目型医联体

全面覆盖:惠及整个地区的居民

学科-项目医学协会的建设以专科和疾病为重点,旨在建立该地区三大医院和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直通车”。排名前三的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在医疗卫生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垫底。经过几年的建设,将建成同质的卫生服务体系。

徐汇区与三甲医院率先探索学科项目型医联体

与龙华医院合作的“上海中医学院传承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旨在提高中医药的社区服务能力。徐汇区在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徐汇子基地,并开设了13个具有学校特色的专科门诊。龙华医院将派出专家指导小组开展门诊教学、教学查房、业务讲座、科普等。同时,还将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技术操作标准,确保基层中医诊疗技术操作的统一和规范。

徐汇区与三甲医院率先探索学科项目型医联体

整合:全面的全周期健康管理

学科项目型医学会在促进资源下沉、提高基层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建立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全程健康管理机制,是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的新实践和探索。

与国际妇幼保健医院合作的“预防儿童肥胖社区-家庭-母亲-儿童综合干预项目”支持这一理念。根据孕妇、孕妇和0-5岁儿童三个关键群体,建立了肥胖危险因素筛查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符合儿童肥胖高危因素的人群实施早期干预和随访。干预效果不明显的中重度肥胖儿童转到国家母婴中心进行诊治,肥胖高危孕妇由国家母婴中心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登记,形成“社区筛查随访、三级医院诊疗干预”的全程管控服务体系。

徐汇区与三甲医院率先探索学科项目型医联体

与儿童医院合作的“社区儿童保健项目”将针对儿童常见和多发病,如中重度贫血、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智力测验初筛异常等。形成“社区早期筛查-高危干预-分级诊疗-特殊疾病管理”的综合防治卫生服务闭环。

徐汇区与三甲医院率先探索学科项目型医联体

鲍在讲话中指出,徐汇已从两年前的封闭式医疗协会建设深化为以学科为基础的医疗协会,这既符合中央和上海市医改的要求,也有利于发挥区域优质卫生资源的辐射效应。下一步,关键是落实医学会的组织结构和合作模式,使其成为上海的样板和徐汇的范式。我们应以医学会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健康徐汇”和“幸福徐汇”。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徐汇区与三甲医院率先探索学科项目型医联体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