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2字,读完约5分钟
藏书楼
在繁华的徐家汇商业区的一角,有一座白色的小楼。它不像大教堂那样雄伟,而是被非常规的现代建筑所包围,看起来不起眼,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屹立了一个多世纪,默默地凝视着徐家汇的沧桑,拥抱着500年来中西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这是徐家汇图书馆。
现有的徐家汇图书馆实际上由两个相连的建筑组成,一个是前耶稣会总医院的一部分,另一个是图书馆本身。要谈论图书馆的历史,我们必须谈论耶稣会...
◤东耶稣会总医院西学东渐
30年代的耶稣会综合医院
耶稣会总医院位于漕溪北路80号,现为上海图书馆徐家汇图书馆的一部分。近一个世纪以来,这里曾是徐家汇天主教传教活动的中心,也是耶稣会工作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耶稣会总医院的走廊
1842年7月12日,法国巴黎的耶稣会士,包括南、艾和,来到上海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渐渐地,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来到中国,推动西学东渐。另外,当时耶稣会士临时居住的青浦横塘段距离上海市中心太远,居住条件不理想,有必要搬迁。南京格鲁,当时上海当地耶稣会会长,经过几个地点的选择,决定在徐家汇建立一个耶稣会住所。
选择徐家汇地区的原因:
●西学东渐的基本优势
这里是上海最早的天主教徒徐光启的纪念地。徐光启的墓位于他生前建造的庄园内。当时,徐光启的子孙仍然保持着天主教信仰。在赵家浜的北部还有一个小教堂,用来表达敬意和祈祷。耶稣会士在这里的发展有一定的宗教基础。
●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
徐家汇位于赵家浜河和法华井河的交汇处,可以到达上海县和松江,交通十分便利。
马德神父负责耶稣会总医院的建设。1847年3月,他买下了教堂旁边的一块土地,开始建设。地基的购买和房间的建造费用是由一个叫刘的常熟朋友资助的。
耶稣会总医院的所在地
1847年7月,徐家汇耶稣会总医院的建设工程竣工,7月31日,耶稣会总医院从横塘迁至徐家汇。此后,耶稣会总医院一直设在徐家汇。
1860年,赵家浜东移,扩大了一个大的领域,耶稣会总医院开始在原来简单的基础上改造和建设。
耶稣会总医院的所在地
1867-1868年间,耶稣会综合研究所的新房子建立,这是一个典型的欧洲阳台式建筑。有四层砖木混合结构,顶楼有阁楼,朝北和朝南,每层有十一个小房间。东西两侧有宽阔的阳台,对称布置,拱形的硬木百叶窗门窗和简单的水平脚。
耶稣会总医院内部的角落现在是徐家汇图书馆的阅览室
1896-1899年间,耶稣会总医院大规模扩建。首先,东、西两侧增加了三个隔间的大房间,将建筑的正面从十一个隔间增加到十七个隔间。然后,一个新的楼层被添加到原来的四层建筑,成为一个五层建筑(包括阁楼)。
耶稣会综合学院在1931年进行了大修,并在入口处竖立了一座纪念碑来纪念它,基本建筑结构保持不变。
耶稣会总医院的窗户
耶稣会综合学院由三部分组成:总部、初级学院和艺术学院。总部主要是当时上海教区的最高领导人,一些牧师在那里工作。专科学校和文理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那一年大部分学生来自徐汇学院)。学生在通过精神研究和外语考试后被录取进专科学校。学期持续两年,课程主要包括中外文学和精神研究。大专毕业后,我被提升为文理学院,任期2-3年。文科学院的课程比专科学院的要深,包括语文、诗经、拉丁语、法语等等。
耶稣会综合研究所的支柱
从保存至今的旧照片来看,在建筑的正面中间有一个柱廊,屋顶有一个尖顶。整体风格宏伟壮观,显示了徐家汇地区作为当时耶稣会活动中心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在总医院东侧新建了一座两层楼的建筑,为耶稣会士和修道院学生收藏书籍(现为徐家汇图书馆)。
耶稣会总医院的楼梯
Society◤光启汉学研究所
光启社出版的半月刊《历史》
光启学会,法语直译为“汉学研究所”,1927年成立于耶稣会总会,通过讲座、报纸、出版物等形式开展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其活动涵盖社会所有部门。
法语汉学系列
光启社的主要出版物包括法国半月刊《光启社资料》、中、法年刊《中国传教会、修道院和天主教事业》等期刊。此外,中国丛书《徐家汇杂记》和法国丛书《汉学丛书》相继出版,都是汉学研究的重要文献。
现有耶稣会建筑的外观
由于历史原因,耶稣会总医院的大部分建筑在1990年代中期被拆除。今天,耶稣会综合研究所保存的旧建筑已经成为徐家汇图书馆的一部分。因为原来的建筑是从东到西对称设计的,我们仍然可以从剩下的建筑中思考当时建筑的整体结构和风格。
藏书楼
开放区:一楼门厅和展厅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6:30
地址:徐汇区漕溪北路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