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0字,读完约2分钟
作为上海最早发生中西文化碰撞的地区,徐汇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建筑资源。在徐汇最新一期的“会议论坛”上,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提供不同的观察视角,与市民一起再次探索上海的人文魅力,与“吴彤深处”的老房子“邂逅”。
黄阿忠,著名画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他热衷于用画笔“讲述”上海百年建筑的故事。无论是恒富历史街区的老房子,还是外滩的世界建筑博览群书,都是高意境的一页。除了绘画,黄阿忠的写作也同样出色。通过艺术语言,他深刻诠释了历史建筑的人文内核,并从城市记忆和建筑美学的角度与市民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王新元,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永嘉新村“新村旧事”专题展览策展人。她曾经去浙江的一个工业城镇呆了15个月,研究中国农村移民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去年2月,她带着博士后项目来到徐汇永嘉新村,举办了两次“新村旧事”专题展览。
梧桐掩映下的永嘉新村建于1947年,曾是交通银行职工宿舍。半个世纪以来,新村的老居民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情感纽带。在与新农村的人们的日日夜夜中,她找回了在阳光下积累的古老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脉络。
乔·是城市与建筑史的专栏作家。2004年,时任《上海日报》记者的乔阅读了一份手写的上海历史建筑档案,并设立了一个英文专栏向读者介绍上海的建筑历史。从外滩到徐家汇,从南京路到武康路,乔郑月一直走着。多年的实地考察、独到的报道和大量现代英文报纸的搜索,使她成为上海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唯一的媒体人。
2009年,她搬到了武康路。经过10年的观察,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于去年出版,对武康路过去的生活和历史建筑进行了梳理。在论坛上,乔·捕捉到了书中几处只能看到而不能进入的建筑,并独家向大家展示了第一手资料。
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历史建筑保护专家。钱教授对上海建筑的历史变迁和保护规划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见解。同时,他具有历史学和建筑史的双重学术背景。他以专业的知识和有趣的阅读编撰了《百年回眸:上海外滩建筑与景观的历史变迁》、《读上海国际建筑》、《海上的宝藏:武康路》等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在新一轮的上海城市更新中,许多建筑遗产重新暴露在世人的眼前,这就要求新一代的城市居民以理解和体验的态度来面对这一宝贵的城市记忆。原汁原味,而不是被历史封存的东西,应该是目前最重要的东西。每一个上海人每天都在体验一种原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