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30字,读完约6分钟
“据说梅陇三村以前被称为‘垃圾三村’。真的是这样吗?”2019年2月27日,interface记者走访了上海首批低碳示范社区之一的梅陇村,向环卫工人询问了宋倩发的情况。
“大约15年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社区里有蔬菜和摊位。到处都是垃圾。我们的六名工作人员每天早上4点钟出来扫地,一直拖到上午10点左右。”宋代以前,法律在梅陇三村做了十多年的环卫工作,对社区的环境卫生了如指掌。
梅陇三村属于徐汇区凌云街。自2011年以来,垃圾分类已经开展。现在,这个社区的湿垃圾已经在当地处理过了——湿垃圾在社区里变成了水或肥料,可以再次循环利用。这是一个典型的老社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有2369户居民,包括500多名租房者和1893名60岁以上的老人。当你走进社区,你可以看到社区干净整洁,有五颜六色的花草,每隔几十步就有一个休息凳。可以说,“垃圾三村”已经成为“花园三村”。
据梅陇三村党支部书记陈介绍,2011年,梅陇三村从减少干垃圾入手,回收居民家中无法实现的干垃圾,如利乐包、塑料袋、背心袋等。“居民拿塑料瓶、报纸和其他可以卖钱的物品来卖钱。如果他们卖不出钱,我们就回收他们。”
为此,居委会推动成立了由社区10名家庭主妇组成的志愿者团队“绿色家庭主妇”,动员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并将分类后的利乐包、塑料袋等废弃物加工成围裙、帽子等日用品。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回收日”,居民可以用他们的会员卡交换一些小礼物。
2012年,梅陇第三村引进了废旧衣物回收箱,这使得居民的干垃圾分类更加详细。今年,绿色家庭主妇环保指导中心正式注册成立,然后“家庭一平方米花园”启动,利用废弃的蔬菜品种。2013年,“绿色家庭主妇委员会”在梅陇第三村成立,“绿色家庭主妇”开始作为居民代表参与社区自治。
“湿垃圾的回收分为两个阶段,即饭前和饭后。对于饭前的果皮、蔬菜等湿垃圾,我们成立了酶车间志愿者小组;对于饭后的湿垃圾,我们在2014年成立了厨余宝志愿者团队,引进了em菌处理设备。”陈欣怡说道。
酶车间是空的一个公共房间,志愿者在饭前用湿垃圾制造酶。它位于居委会的一楼,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瓶子里装满了酶。发酵车间旁边是一个小菜园,几十个白色的盒子里装满了当季的绿色蔬菜。在这里,居民可以看到像果皮这样的湿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果皮变成酶,用来施肥和种植蔬菜。
饭后,厨房垃圾的特点是富含油和盐,不适合制造酶。梅陇第三村尝试引进em菌处理设备,选择50-100户,发放湿垃圾箱和em菌,让他们在家将湿垃圾处理成肥料。Em菌是有效微生物的简称,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醋酸菌、双歧杆菌和放线菌等七大类80种微生物组成,能非常有效地分解有机物。
"我们发现居民对把湿垃圾变成肥料很感兴趣。"陈回忆说,2014年,居委会和“绿色家庭主妇”继续与环保社会组织和企业保持联系,启动了全产品回收试点。湿垃圾和干垃圾可以分类回收。“一开始,我们使用粉碎机,在社区粉碎后,我们把它送到农场进行堆肥和种植绿色蔬菜。现在,两天机器已经被引进,一个能把湿垃圾变成水,另一个能变成有机肥料,这样就降低了农场的运输成本。目前,湿式垃圾车不需要将湿式垃圾运送到我们的社区。”
垃圾处理链被打开,这使得前端居民的分类能力更加充分。居民自发成立“厨房玉宝”志愿者小组,指导居民分类。
居民汤成龙于2011年开始参与干货回收,2016年退休后,他发起成立了“厨房玉宝”志愿者团队。团队中有18名志愿者,守卫着社区中的6个垃圾房。最初,他们每天轮流值班,每天两班倒,一班从早上7: 00到8: 30,一班从下午17: 00到19: 00。“刚开始有点麻烦,居民们也搞不清分类。我们都受过特殊训练。”
他发现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干净,宣传仍然是最重要的方式。“我们向居民展示的最简单方法是吃湿垃圾,使用所有干垃圾,并出售可回收垃圾,如电子产品、灯具和药品。我很久以后才知道。”
一开始并不容易。在这段时间里,志愿者守卫着垃圾房,一些居民把垃圾扔在走廊的入口处,一个袋子在东边,一个袋子在西边。环卫工人和志愿者看到它时就捡起来了。“培养习惯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最重要的是宣传必须跟上。”汤成龙告诉记者。
75岁的“厨房玉宝”志愿者吴全官(音译)在他的一居室里有两个垃圾桶,两个都在厨房里。“把湿垃圾放在一个盖子上,把干垃圾放在另一个盖子上。我每天看的报纸都被打包回收。”如果你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或者没有打破袋子的分类,他有一个最“致命”的忠告:“我可以在70多岁的时候做到。”
2月27日是星期三,65岁的杨宝珍刚从儿子家拿了一大包矿泉水瓶,准备第二天回收。“不要扔掉你的塑料袋,把瓶子留下,我明天会把它们回收利用。”她提前问候了她的儿子。隔壁住着一位80多岁的老人。她每天下午都把老人的垃圾袋带到垃圾房。
她对自己居住的社区有一种自豪感:“当我们的亲戚来时,他们都说我们的社区很好。我们的绿化很好,气氛也很好。甚至住在商品房里的亲戚都说我们这里的建设很好。”
古老的“垃圾村”早已被改造成“花园村”。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在谈到经验时,梅陇村催生“蜕变”的党支部副书记(原书记)尚燕华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居民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成为自觉的行为。每个人都应该一起工作。垃圾分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我们的国家,以反映全民的综合素质。”
陈指出,垃圾分类的第一步是宣传动员,但在全民动员之后,他们可能会遇到瓶颈。“如果没有相应的加工车间,人们的兴趣可能会消退,而光物质激励是不够的。在每个人的分类习惯形成之后,就有必要形成一个垃圾处理的循环链和技术迭代。因此,我们经常带居民参观垃圾处理站,看厨余垃圾处理,居民自己得到肥料和绿色食品。”
她建议,除了宣传外,社会应发展和引进更多实用的环保课程,以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并“使环保成为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