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34字,读完约6分钟

这是一份历史记录和珍贵的记忆。

70年来,徐汇大地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荒芜复兴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寻梦之路。

今天,借助徐汇的档案和历史记录,我们可以走进历史,阅读70年,感受徐汇地区的巨大变化,见证伟大祖国70年的辉煌成就。

人民新政权第二辑

上海于1949年5月27日解放。5月30日,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任命一名专员接管徐家汇区办公室。9月,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调整党组织和成立区委的决定,中共徐汇区委随即成立。1950年6月,徐汇区人民政府成立,第二个月军事接管委员会被撤销,从而完成了从接管旧政权到建立新政权的过渡。

探寻徐汇文脉|填浜改建“上海龙须沟”终成“林荫道”

法制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法律体系迅速建立。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自1952年12月起,该区正式登记结婚,人民的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195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颁布。从那一年的冬天到次年的春天,该区进行了第一次民主普选,选出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民有了选举权。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人,真正成为自己事务的主人。

探寻徐汇文脉|填浜改建“上海龙须沟”终成“林荫道”

行政区划变更

上海在1949年解放时,属于常熟区和徐家汇区。

1956年3月,常熟和徐汇区合并为徐汇区,面积13.42平方公里。

1957年9月划入日晖港,原属卢湾区,面积0.06平方公里。

从1964年5月至1982年4月,它被分配到闵行和吴泾地区。

1984年9月,它被分配到上海县龙华镇和漕河泾镇。

1986年2月,它被分配到上海县红梅路以东、浦惠堂以南1.33平方公里的地方。

1990年底,从天林街到上海县,部分地区建起了红梅路街。

1992年7月,它被分成龙华镇、虹桥镇的四个村和上海县梅陇镇的三个村。

现在,整个领土面积为54.93平方公里,几乎是开始时的四倍。这里有12条街道和一个城镇(华景)。区域的调整和变化为徐汇区的后续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建造你自己美丽的家

解放初期,徐汇区委、区政府努力恢复生产发展,克服困难,填城筑路,修缮危房,建设新的工人村,不断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徐汇人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热情参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向“臭水城”宣战。解放前,赵家浜被称为“上海龙须沟”,这里泥泞、死寂、臭气熏天,岸边有棚屋,居住环境恶劣。1954年9月开始翻修,1956年改建为赵家浜路。在建设期间,区委带领干部多次参加灌城劳动,全市有10万人参加义务劳动。“臭水城”最终会变成“商场”。

探寻徐汇文脉|填浜改建“上海龙须沟”终成“林荫道”

中国共产党徐汇区委员会发起干部填市(征集)

1956年,《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赵家浜路命名的报道

20世纪80年代的徐汇新村(集)

人们的生活和生活是有保障的。日晖新村建于1953年,是上海首批工人住宅楼之一,俗称“二万户”。1959年,华侨公寓在余庆路竣工,这是上海解放后第一个专门为华侨及其亲属建造的公寓。徐汇新村建于1977年草溪北路,是上海首批9栋高层住宅。

探寻徐汇文脉|填浜改建“上海龙须沟”终成“林荫道”

全民爱国运动

1952年12月13日,在第二次全国卫生大会上,徐家汇区徐镇路平民村(现隶属于乐山市徐家汇街道居委会)被授予“爱国卫生运动标兵”的旗帜。但解放前,北平村的卫生环境很差,天花、麻疹、伤寒肆虐。

1952年初,徐汇干部群众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修建下水道、厕所等。,并在短时间内解决了最紧迫的居住环境问题,普及了健康知识,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显著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北平民村获得第二届全国卫生大会旗帜(由徐家汇街道提供)

20世纪50年代初,徐镇路北平民村的居民开展了爱国卫生工作(藏书)

北平民村的居民一起清扫街道(收集)

1956年,以消灭“四害”(蚊、蝇、鼠、臭虫)为中心,强调卫生、消灭疾病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区广泛开展。1958年,爱国卫生运动形成势头并趋于正常,不仅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地区的卫生状况,而且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对促进文明卫生习惯的形成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探寻徐汇文脉|填浜改建“上海龙须沟”终成“林荫道”

1956年徐汇区消除“四害”简报(集锦)

辉煌的事业

20世纪50年代,徐汇人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1960年6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主办的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事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以下简称“全国文教协会”)在北京召开。徐汇区爱群幼儿园园长许、民办建乡小学校长吴佩芳、襄阳南路二小学特级教师平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出席会议。

探寻徐汇文脉|填浜改建“上海龙须沟”终成“林荫道”

这次会议鼓舞、激励和引导了民族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在徐汇区掀起了一股学习和讨论的热潮。各行各业都充满热情,渴望做出贡献,这极大地调动了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

1960年全国文化教育联盟合影(集锦)

普及教育和扫盲教育的兴起

1949年6月,人民政府接管了公立学校,并重组了私立学校。第二年,全区中小学贯彻“为工农兵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向工农兵敞开大门,建立了对贫困家庭学生减免免费助学金制度。1956年,全区所有的私立中学、小学和幼儿园都改为公立。

探寻徐汇文脉|填浜改建“上海龙须沟”终成“林荫道”

195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提出的“公私并举,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的实施,加快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进程。在一两年时间里,104所小学在不同的街道和小巷设立,7所私立中学和职工子弟中学由一些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设立,形成了以公立学校为主体、私立学校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基本普及了小学和初中。

探寻徐汇文脉|填浜改建“上海龙须沟”终成“林荫道”

吴佩芳等三位家庭主妇创办的私立于坚小学被称为“私立小学的红旗”(吴佩芳提供)

解放初期,徐汇区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60%。人民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障碍。在国家号召下,20世纪50年代初,全区大力开展扫盲教育,增设了业余小学和职工扫盲班(以下简称区工业学校),工业工会和工厂成立了业余小学和职工扫盲班(以下简称工厂学校),开展职工扫盲工作。1953年,家庭妇女联合会和居民委员会组织了扫盲班(小组),为公民开展扫盲工作。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青年职工和公民的扫盲任务基本完成。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探寻徐汇文脉|填浜改建“上海龙须沟”终成“林荫道”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