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9字,读完约4分钟
武康路40弄4号是英国乡村别墅式住宅。该别墅的建筑量不是很大,在武康路的建筑标准也不是最高的,也就是仿三层砖木结构的普通西式住宅。
当天,徐汇区文化局召开了武康路“全国历史文化街”申办示范会议。我们去探索名人的故居。当我们得知这栋楼是1950年前严福清(1882-1970)的住所时,大家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乍一看,吴康路上严福清的故居并不是一个亮点。然而,根据老主人对上海人的生活益处,这座普通住宅的价值和意义超过了他的邻居黄兴、唐邵毅、陈郭芙和陈立夫。
严福清故居
严福清是我市一位令人难忘的恩人,“严三家”(惠清、福清、德清)都为中国的新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颜惠卿(1877-1950)是外交家和慈善家,曾任北洋政府总理。严德清(1878-1940)是中国铁路工业的开拓者和著名工程师。严福清一生从事医疗事业。他离开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和上海医学院前往上海。
我突然想到,严福清可以和随奥罗拉大学和复旦大学离开上海的马相比。马是一个百岁老人,而严福清是一个治病救人的人。这种具有教会背景的新家庭对上海和中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没有他们,上海现在可能是一个不同的地方。
据《颜惠卿自传》记载,颜惠卿祖籍厦门,其祖父清远在开埠前只身逃往上海,与崇明沈石结婚,已是上海十六铺人。闫永靖和闫如松就读于英国圣公会文惠廉主教办的学校。永靖一家住在虹口,如松一家住在江湾,他们都是牧师。
如松早逝后,永靖成为其家族的支柱,颜氏兄弟的功绩也由他精心培育。严永靖(1838-1898)于1854年出国留学,1862年回到上海为英国驻上海办事处做翻译。后来,在1878年,他协助英国圣公会筹备圣约翰学院(1906年更名为圣约翰大学)作为负责人;他在1881年接替了校长。他把儿子和侄子送到美国留学,他们都回到了中国服役,从而成为了著名的海上燕家。
严福清出生在江湾镇,在他六岁失去父亲后,由叔叔严永靖抚养长大。1899年,颜福清进入颜永靖圣约翰学院学医;毕业后,他进入叔叔吴宏宇创办的同仁医院当医生。1906年,他被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录取,转到二年级,1909年以优等生身份毕业。他是第一个在美国接受专业医学培训的亚洲医生。
1910年,他直接进入湖南耶鲁大学创办的湘雅医学院,担任院长;1927年,由于他的杰出才能和杰出成就,他被聘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北京协和医院院长。然而,严福清最想做的是在上海建立一所一流的中国医院和医学院,与天主教广慈医院和新教仁济医院竞争。
严福清在上海市中心有一处固定住所。当他从长沙、北京和吴淞回来时,他住在自己的家里。根据文物普查资料,严福清于1943年至1950年住在武康路40弄4号。也就是说,在这段时期之外,颜福清还有其他的房子可以住。然而,根据《颜惠卿日记》的记载,颜福清的住所至少在1937年至1950年间没有改变。换句话说,严福清在福开森路住的时间要长得多。
战争期间,北洋政府总理颜惠卿几乎每天都像其他人一样走在乔佛里大街(现在的淮海路)。1944年10月22日,《颜惠卿日记》记载,颜惠卿和他的妹妹在国际礼拜堂做了晚祷后,与颜福清一起步行回到福开森路公馆。"去教堂,和福清还有我妹妹一起去福开森路."当时严德清病重,他的兄弟姐妹在教堂为他祈祷健康,然后回家讨论治疗方案。
7月19日,颜惠卿还专程参观了中山医院附近的福清新居。对于中山医院,严福清离开了舒适的福开森路,住在林峰桥的乡下,只是为了他对工作的奉献。他卖的房子是在福开森路住了几十年的英国乡村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