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23字,读完约8分钟
图片说明:走廊一期围护主体钢结构安装完毕,桥面绿化完成60%。
图片说明:走廊二层平台的地板已经铺好。
图片说明:走廊结构正在建设中。
徐家汇走廊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内竣工,最早将于明年上半年向公众开放。走廊的第二阶段计划最早在明年开始建设。
项目今天进展如何?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到目前为止,楼道一期围护中除电梯设备外的主要钢结构、桥面结构、排水系统和机电系统均已安装完毕。竣工后,二层桥面一半以上的人行道已完工,60%的桥面绿化种植已同步完成,包裹走廊“体”的不锈钢吊顶板安装量也接近70%...这条走廊正在逐渐被揭开。在它的背后,有一系列关于城市空室内设计的新技术和新理念。
走廊不仅仅是一座“人行桥”[S2/]
设计理念是“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兼具自然元素和实用功能。
中联走廊空一期徐家汇东至天涯桥路,北至赵家浜路,西至漕溪北路,南至罗梅和汇联商厦。走廊第一阶段的实际长度约为400米,桥梁的投影面积近5000平方米。该项目与商业区的主要商业建筑相连,如t20大楼(原西亚酒店)、新城市、新城大厦、太平洋数码广场二期、汇联商业大厦等。,在框架空的平台上,所以它与沿线的商人连接着多个出入口。在走廊主体结构建成的同时,景观照明、给排水、楼梯、自动扶梯等配套设施同时实施。总共有400多名建筑工人参与了走廊建设的第一阶段。
8月初,记者来到施工现场,楼道的二楼平台能够拾级而上。地面铺砖红色的平台,透明的视觉效果和俯瞰整个徐家汇商务区的区位优势,让人心旷神怡。整个走廊的风格已经形成,简单的设计风格与自然体验相结合。如桥面栏杆采用“316l”不锈钢网,称为钛钢,具有光泽度好、耐腐蚀性强的特点。这种材料用于廊柱、扣件和用作栅栏的网,既满足了保护性能,又达到了美观效果。
画廊设计师雅克·费尔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的设计师。这位法国“严格”建筑师的作品表现出三个特点:突出功能性,没有多余的装饰,剥离最原始的材料元素。按照他的设计理念,徐家汇走廊不仅是一座人行天桥,更是一个兼具自然元素和实用功能的人性化空房间,“成为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品。”
秉承这一设计理念,目前,人们已经可以从已建成的徐家汇走廊上看到许多传统市政立交桥从未尝试过的元素。例如,栏杆桥面上种植了各种高质量的灌木和小树,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从日本移植过来的日本羽枫,它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这羽枫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秋天树叶变红,仿佛在欢迎路人。就连桥面的绿化也引进了一些植物品种,如金柳、玫瑰红蒲苇、佛甲草等。不锈钢栅栏上点缀着葡萄藤,比如藤萝,一年可以开两到三季。有趣的是,它们以一种略微狂野的姿态生长,而不是普通立交桥常见的常规姿态。从道路往下看走廊,你可以看到一簇簇的花束和草从桥面伸出来。这完全符合雅克的最初设计意图,它让人们徜徉在有树和草的美丽的空房间里,忘记了周围的交通。
走廊一期主体为钢结构
隐藏技术不锈钢材料容易反光,因此选用五种不同反射率的材料拼接立面。
记者采访时,台风“利希玛”就在眼前。徐汇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综合科科长石民说,在走廊施工现场防止台海和防洪的第一个措施是防止空高空坠物。因此,廊道二层平台种植的矮树根土厚度一般在1米以上,这种厚土既保证了树不会倒,又保持了桥梁的重量和中心平衡。
走廊的地板也很特别。二楼平台供人们行走的地板上表面铺有日本进口的树脂防腐木“越秀木”。其防腐耐用寿命长达10年,其防腐性能远远高于普通立交桥使用的常规防腐木材。不容易被雨淋、变形或倾斜。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板的颜色会逐渐从砖红色变成浅灰色,这是设计师的巧妙构思之一,使得走廊的景观每年都在变化。木地板的一个优点是人们走路时脚底感觉更柔软,这对减少地震感有一定的作用。据报道,徐家汇走廊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然而,当海外设计师抵达中国时,他们也需要做一些“本土化”的调整。夏天14点左右,二楼平台完全暴露在阳光下会让人无法停留。石民说,设计师考虑到徐家汇商业区高层建筑密集,11: 00前和15: 00后走廊位置没有阳光直射,所以原设计没有遮阳设施。但是,考虑到中国人对防晒的需求以及上海雨季和台风天的特点,在二层平台将建设五个信息亭,每个信息亭直径约13米,集防风避雨、信息发布、大数据采集和显示、技术防御监控、语音播报、商场标识、盲人指点标识等功能于一体。
设计偏好和实用功能的平衡在徐家汇走廊随处可见。走廊一期工程主体为钢结构,走廊桥下部装饰屋面选用15000块不同表面处理的316l不锈钢板,分五类。为什么我们要用五种不同材质和颜色的钢板为走廊“裁剪衣服”?石民表示,由于不锈钢材料容易反光,设计师在与交警部门对接后,决定在立面上拼接五种不同反光比例的材料。例如,道路一侧采用了完全不反光的白色不锈钢拼接板,道路内侧采用了具有一定镜面反射效果的立面,以增强桥体的通透性。
经常找不到堆放的地方
地下各种管线很难填满施工,每次打桩都像“地鼠”,因此有必要寻找各种棘手的“空缺口”。
在与徐家汇走廊一期相邻的建筑中,位于希亚酒店原址的t20建筑结构最为特殊。该建筑的1至2层为半室外公共房间,3至7层为停车场,8至9层为花园环绕的办公室,10至15层为封闭式办公室。这种“大脑开放”的设计结构也来自雅克。
记者现场观察到,t20大楼二层与走廊二层之间平行距离约为6米,两栋外形相似的建筑之间只有两处连接。根据石民的说法,在走廊和t20大楼之间建造连接是最困难的。一是走廊的主体远离建筑,二是t20建筑本身是悬臂结构,所以走廊在建筑上找不到一个借点来“建”自己。
这只是徐家汇走廊众多技术难题之一。
走廊一期起点位于汇联商厦三楼,但走廊二楼桥面高度为7米,略低于商场入口。如何解决高程不均匀的问题?
在赵家浜路、天涯桥路的转弯处,设计师为走廊设计了一个缓坡,让行人可以慢慢爬上山去商场。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大都会。购物中心二楼星巴克的室外阳台和走廊有出入口,但它们比走廊二楼的平台低半米多。最后,设计方案是建造一个从走廊通往星巴克平台的楼梯。
地下结构遇到的问题甚至更困难。记者采访时,正在建设中的太平洋数码广场二期楼道二层平台已经搭建完毕,正在等待后者地下空室底板的浇筑。太平洋数码二期地下结构拆除改造分为三层,与走廊地下基础相互影响。取太平洋数码一层,走廊另一层,确保两侧地下结构稳定,无位移。
"通常是拿着铲子下去找一个可以堆东西的地方。"石民说,虽然楼道的柱子一般都“匀称”,但每根柱子的地下桩基体积都是几立方米,需要足够的地下空空间来容纳桩基。但是,徐家汇的地下已经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管道,每一次打桩都像一个“地鼠”,所以有必要找一个多角度的“空缺口”来打好桩基。
提升走廊的第二级将更加困难[/s2/]
“跨越”漕溪北路的挑战可能是徐家汇走廊最大的困难和挑战。
如果你从空俯瞰走廊的第一阶段,t20大楼附近的弧度是最明显的,就像一个人弯腰拥抱一棵大树。石民说,t20大楼的地下结构并不像它的外表那么薄,而走廊和大楼之间的地下空室几乎是t20大楼的基本结构。走廊的大部分桥柱距离t20大楼5-10米。这使得走廊的承重柱向远离建筑物的一侧倾斜,走廊的主体结构也向外弯曲,就像赛车在拐弯时由于离心力而必须向外“甩”一样。
“这条走廊的重心实际上是‘偏向’的。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每个桥柱的受力方向和受力程度也不同。有的被桥体压住,有的被桥体拉起,相当复杂。”
另一个困难是甲板提升。虽然桥面由工厂制造,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但是商业区的交通流量从白天到晚上并没有减少,所以只能在晚上吊装。
将于明年开工的走廊二期工程也将面临更加艰巨的“吊装挑战”——如果50米长的桥面被吊装一次,如何将如此“高大”的桥身运输到市中心是一大难题;如果采用两次吊装的方式进行拼接,则应在漕溪北路中心铺设一根临时桩来承受荷载,该主干道的地下正好是轨道交通1号线和地铁隧道的车站通道。此外,主干道上方桥梁的吊装也将对徐家汇的交通产生影响,这需要交警部门与徐汇建设管理委员会进行协调。
“这一段可能是整个徐家汇走廊最大的困难,也是建设走廊的挑战。必须使不可能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