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4字,读完约3分钟

1986年11月29日,上海华亭酒店正式开业。这座上升的S形建筑就像英语中春天开始时的第一个字母,这意味着华亭在早春,象征着改革开放时代上海旅游业的到来。

改革开放之初,落后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上海的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当时国家财力十分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投入上海城市建设重建所需的大量资金。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1986年8月,国务院通过94号文件,批准了《关于扩大上海利用外资规模的请示报告》,允许上海通过单独规划和自筹资金的方式直接从国外筹集资金,将创汇和非创汇、盈利和非盈利、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的项目捆绑在一起,进行综合开发、经营和偿还。通过这种方式筹集的外资简称为“94专项”。徐汇“94工程”的具体实施是华亭酒店的建设。

徐汇70个瞬间 华亭宾馆建成开业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只有4000多间客房。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大量海内外人士涌入上海,“一室难求”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尽快解决这一矛盾,市政府决定在漕溪北路和中山路交叉口修建华亭酒店,占地1.96公顷。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华亭酒店的建设计划被列入“九四专项”,从国际金融市场筹集了近8300万美元,为酒店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983年8月28日,华亭酒店正式破土动工。经过近39个月的日夜奋战和精心建设,拥有1020间客房的华亭酒店于1986年11月正式开业。

徐汇70个瞬间 华亭宾馆建成开业

作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高档酒店之一,华亭酒店开业的头十年就接待了300多万海内外宾客,创收20多亿元,纳税1亿多元,还本付息7000万美元和1200万元。不仅是为了上海的旅游业,也是为了“九四工程”。“94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上海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外资,而且促进了上海扩大利用外资,率先建设投融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上海的振兴和繁荣。

徐汇70个瞬间 华亭宾馆建成开业

衡山宾馆的变更

衡山宾馆,原名皮卡迪公寓,位于衡山路534号,是一座有70多年历史的法国建筑。这套公寓最初是由法国商人国际储蓄协会的子公司中国建业房地产公司于1934年投资建造的。公寓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456平方米。飞机呈八字形,中间有16层楼高,机翼从13层楼逐渐缩小成梯形。建筑主体由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有一个楼梯和两个住户,有不同的房间类型,如两个、三个和四个房间。十四楼和十五楼是跳楼,每个家庭有六个房间。该建筑是一座公寓楼,有客厅、卧室、餐厅、厨房等。水、电、煤、卫生、冷暖设施齐全,住宿条件精致方便。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的居民主要是具有一定政治地位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外国人。

徐汇70个瞬间 华亭宾馆建成开业

新中国成立后,皮卡迪公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后改为专门接待外国专家的招待所。新中国成立后,衡山宾馆成为第一批涉外宾馆。1960年,衡山宾馆更名为“衡山宾馆”,成为上海市政府的对外窗口,主要用于接待来上海访问的重要外宾。改革开放后,衡山宾馆经历了多次改造和升级。恒山宾馆毗邻徐家汇商业中心,交通发达,购物方便,已成为上海西南部乃至上海市中心最重要的高档宾馆之一。

徐汇70个瞬间 华亭宾馆建成开业

图片说明:衡山宾馆看起来像今天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徐汇70个瞬间 华亭宾馆建成开业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