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9字,读完约5分钟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但如今,邻里关系往往只是“各扫门前雪,让别人独自一人蒙上一层霜”,和谐的邻里关系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在湖南街的春华小区,76岁的热心党员李素凤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小区的温暖,留下了更多的心、一只耳朵和两只眼睛。她是12个独居老人的家庭。
描述:李素凤(左一)。
李素凤热心帮助老人的故事在淳化居民区一直是个好故事。2003年,她退休后,得知淳化居委会成立了一个“助老工作站”,于是她主动加入了这个助老小组,成为了一名老志愿者。从那以后,她成了12个独居或独居老人的家庭成员。十多年来,她一直要求:“多一只眼睛,多一只耳朵,多一颗心。”
多生一只眼睛,在老人身边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描述:李素凤和老人在一起。
当老人有需要和困难时,李素凤总是第一次来到老人身边,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其中,李素凤和邻居王老之间的故事尤为感人。
王老和他的妻子于2002年搬到湖南社区居住,平时很少和孩子联系。几年前,王的妻子去世后,他独自一人留在家里。在工作日,没有人可以聊天,也没有人为她做家务。王老患有眼疾,行动不便,很少出门。他强烈的孤独感经常困扰着他。
在了解了王老的实际情况后,细心的李素凤一有空就来王老家,和她聊天解闷。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李素凤会带着王小心翼翼地下楼,带她在小区里散步。久居他乡的王老激动地拉着李素凤的手说:“能遇到像你这样的好邻居,是我的福气!”
[/s2/]一只耳朵有多长,做一个一丝不苟的“关爱者”[S2/]
有一次,由于气温变化,抵抗力差的王老身体不适。李素凤见此情景,立即放下家事,把王送到医院。根据医生的诊断,王因胃肠功能障碍而身体不适,需要清淡饮食。李素凤在他的耳边听到了这些话,并把它们记在心里。
那天她回到家,冲进厨房,在王面前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米粥。从那以后,考虑到王老运动的不便,李素凤总是在王老出去买菜的时候,精心挑选一些适合老人胃口的菜给她送去。得知老人喜欢炖菜后,不油腻的排骨汤成了李素凤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晚饭后,李素凤总会带些给王老尝尝。当她看到老人需要一些生活用品时,她会及时弥补。
此外,由于眼睛不好,行动不便,王上厕所时经常溅脏东西。老人坚持在家打扫厕所,但李素凤怕她滑倒,所以她卷起袖子,抓起老人手里的抹布,什么也没说就给老人打扫了厕所,然后主动承担了为老人打扫厕所的“责任”。
李素凤真诚无私的奉献感动了王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把对方视为家庭成员。王老经常拉着李素凤的手,给她讲他年轻时的故事。李素凤也一直把王老记在心里。
一天下午,李素凤在家里听到一声巨响。她立即赶到王老家,发现王老因为热水瓶破裂而倒在地上,身上布满了散落的玻璃碎片。于是李素凤清理了老人身上的所有杂物,然后通知了王的家人。
又一年的除夕,李素凤听到走廊里有奇怪的声音。她赶到王的家,发现老人已经倒在地上,动弹不得。所以她给老人换了衣服,并联系了他们的孩子。经医院检查,发现王肋骨骨折。看到李素凤在医院里忙得不可开交,王老连连说:“多亏了李阿姨,她才是真正的活菩萨,救了我的命。”
虽然老人的孩子都雇了兼职工人来照顾王的日常生活,但王晚上睡觉后经常会从床上摔下来,安装护栏也不管用。因此,深夜,李素凤经常来到老人的家,帮助老人多次从床底下跌倒回到床上。
多保留一颗心,做一个热心肠的人
描述:湖南街道领导迎接李素凤。
被王老称为“活菩萨”的李素凤,在自己的生活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2009年,李素凤的丈夫患有脑血栓。虽然他被从危险中救出,但他失去了照顾自己的能力。看着丈夫因为生病强壮的身体越来越瘦,丈夫因为生病脾气变得很暴躁,李素凤也很担心。然而,她从未因此放弃帮助老人,仍然关心12位独居老人。
2016年,李素凤被诊断患有肺癌。手术后她仍需要定期复查,但她总是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尤其是住在她隔壁的王老。只要她的身体条件允许,她就会来王老家。我周围的很多人都问李素凤:“你能吃吗,你身体不好的时候还会想别人吗?”但她说:“我很高兴看到老人的笑脸!”
在李素凤的影响下,她的儿子和儿媳接过了“帮助老人”的接力棒。为了让李素凤晚上好好休息,他的儿子和儿媳们养成了时不时去王的家乡看看的习惯。今年,103岁的王病重,而李素凤却匆匆忙忙,不顾身体不适,经常照顾王老。七月初的一个深夜,王病危的时候,李素凤守在老人的床边,为老人擦洗身体,穿上寿衣,陪老人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直到老人的孩子到达,她才回家休息。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比亲戚好!"十多年来,李素凤像一个亲人一样,关心需要帮助的老人,奉献爱心,发挥余热。她的心就像一缕明亮的阳光,温暖着人们的心,照亮着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