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5字,读完约3分钟
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综合指标。
统计显示,上海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75.46岁上升到2016年的83.18岁,这不仅是mainland China最高的,也是世界最高的——日本为83.7岁,瑞士为83.4岁。在上海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保持居民的高平均预期寿命已被列入该指数。
在国际上,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婴儿死亡率和产妇死亡率主要衡量婴儿和妇女的健康状况,而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综合指标,不受性别和年龄构成的影响。它不仅是衡量人口健康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
余慧婷说,虽然有些人认为“死亡率”更简单易懂,但全面评估一个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是不够的。
“上海是一个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的城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1.6%,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与一些死亡率较低、人口较少的城市相比,上海在医疗保健和经济发展方面无疑是全国领先的城市。”相反,“人均预期寿命”可以在不同的国家、群体、地区和年龄之间直接比较。
根据“死亡率”计算
理论上,要计算今年出生的一群人的预期寿命,我们必须每年对他们进行一次跟踪调查,记录每一个年龄组在今年、明年和下一年的死亡人数,直到这个年龄组的最后一个人死亡,然后计算他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即人均预期寿命。
“然而,这种统计方法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要计算这个结果,可能需要100年的时间来追踪,所以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当前的预期寿命。”余慧婷说,目前的预期寿命是用同一年各年龄段的人的死亡率水平来代替同一代人在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率水平,然后计算各年龄段的平均生存人数,从而计算出今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上述今年出生的人明年将满1岁,但我们将计算今年的预期寿命。因此,我们将使用今年1岁婴儿死亡率来计算这些人1岁时的死亡人数。第二年他们将活到2岁,我们将根据今年的2岁死亡率计算死亡人数,依此类推。”余慧婷强调,预期寿命是在当前死亡率的基础上计算的,因此它反映了当前的死亡水平。“未来的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因此人均预期寿命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健康预期寿命》可能会在明年发行
目前,上海60岁以上人口超过400万,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但他们的健康会下降。在某种程度上,有越来越多的不健康的人。”余慧婷告诉记者,反映当前死亡水平的预期寿命并不能完全反映生活质量。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中,中国排名世界第89位,健康寿命为66岁,比发达国家少10年。余慧婷认为,上海应该更加重视“健康长寿”的理念。
余慧婷说,所谓健康寿命是指扣除残疾和疾病后,一个人健康生活的平均年数。在计算中,根据世卫组织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对各种疾病和残疾进行了分类,并赋予了一定的权重,这些不健康的状况被转化为健康状况。“例如,如果一个人可以活到83岁,但在45岁时患有糖尿病,那么如果根据糖尿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折算,一年的预期寿命可能只有健康预期寿命的0.8年。”“计算健康预期寿命比预期寿命要麻烦得多,因为它需要所有当地患者和残疾人士的数据。”然而,幸运的是,上海已经注意到“健康预期寿命”的重要性,并开始测量户籍人口的健康预期寿命。结果预计将于明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