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90字,读完约5分钟
4月22日,徐汇区正式发布《徐汇区大力支持网络新经济,加快培育和扩大新经济发展势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到2022年底,支持和推进1000多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培育和聚集100多家重点网络新经济企业,使徐汇成为上海网络新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形成网络新经济发展的创新生态。
该计划的具体措施集中在六大领域的20个子措施,包括加快发展网上新经济和新业务形式,加强网上新经济创新支持,加大金融资金支持,实施数字化转型合作行动,营造法制化和便利化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两翼合一”业务服务优势。
开发在线新经济和新格式
在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方面,徐汇将鼓励区域内的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开放平台系统带动行业加强和补充产业链,继续引领行业创新,通过大平台吸引小微企业快速集聚,形成集群效应。
各区相关部门将支持“互联网+服务”模式的发展,引导医疗保健、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娱乐、音像、展览、体育赛事、家庭健身、新型移动出行、远程办公、养老家政等领域的在线服务,提升智能、个性、品质,形成新的消费模式,提升消费水平。
在全面推广新的零售模式方面,徐汇将深度整合网上服务、线下体验和现代物流,满足引导消费的需求,推进生鲜零售电子商务、无人零售、现场零售、非接触式配送等线上线下销售新模式的应用。
该计划还发布了徐汇“数字转型伙伴行动”的具体措施。依托智能制造联盟、林峰生命科学联盟等创新联盟,徐汇将构建以大型平台企业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平台,稳定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共享的资源共享模式。
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城市更新,徐汇将加快智能物流、新鲜冷链等基础系统建设,加大政府投入,推进新计算设施系统、5g网络、工业互联网、新城域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应用,为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说明:图片由正在建设中的徐家汇中心徐汇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提供
加强对新经济的在线创新支持
根据规划,徐汇将鼓励企业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技术改造和集成创新,探索和放大城市高新技术和小技术巨头的政策效应,以核心技术、用户流量和商业模式,准确、持续、滚动支持一批在线新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同时,我们将培养和引进数字领域高端人才,将数字转型企业和网上新经济高科技企业的人才纳入徐汇区高层次人才范围,为新经济领域提供人才支撑。
鼓励开展数字化技术改造,利用云服务深化大数据集成和应用,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开展智能化改造,优先认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对积极实施网络新经济数字化关键环节技术改造的项目给予相应支持。
推动智能建筑、智能公园、智能商业区、智能景区、智能社区等应用场景向网上新经济企业开放,鼓励企业参与城市运营管理,无人监管河流、智能安全、停车诱导、环境监测、大数据开发应用等。加强数据治理、共享流通和开放应用,促进网络新经济区域一体化。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将优先考虑开放应用示范场景。
徐汇区还将推动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用数字赋予智慧”。围绕产品研发、电子商务、金融投资、物流服务和远程维护等新制造模式的关键环节,加快两个产业的融合,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推进“金融+法治”基础设施建设
该计划还包括徐汇鼓励引进或建立天使投资、风险资本和股票投资基金的措施,以支持在线新经济中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创新投资。通过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推动社会资本在新经济中聚焦网上优质企业,有效整合政府和市场资源。
各区相关部门也将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准确的信用对接服务,优先考虑区内重点金融服务担保企业“白名单”中的网上新经济企业,鼓励银行创新开发“信托易贷”等个性化金融产品。进一步发挥漕河泾开发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平台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扩大知识产权质押和投贷款联动等金融创新的应用范围。
新经济领域的企业也将优先纳入徐汇区上市企业服务目录,形成梯度储备、分级集中的上市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通过积极对接和落实资本市场登记制度的要求,大力推动网上新经济企业在科技板块、创业板等公开市场上市融资。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徐汇将加强新经济领域知识产权快速合作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完善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妥善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引导专业律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相关法律服务,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同时,积极发挥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服务中心的作用,利用马德里国际注册系统支持新经济企业的网上商标申请,从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探索“沙箱”监管模式,探索新形式、新模式的包容性和审慎性管理措施,鼓励“先创新后规范”,允许试错和容忍失败,最大限度地扩大新经济形式的市场准入,落实轻微违法行为有罪不罚制度和非强制性监管手段,探索扩大有罪不罚名单。推进从“一个网络管理”到“一个网络管理”的升级,不断优化再造业务流程,规范信息流通运行模式,推进“零运行”、“零材料”处理,实施“一个网络管理”和“好的坏的检讨”制度,提高企业的获取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