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15字,读完约5分钟
在天目西路街道城市运营综合管理中心的显示屏上,一颗蓝色的“心”被分成13个区域,其中27个红点分散开来,闪烁如呼吸。监视器用鼠标点击红点,红点所代表的社区的垃圾分类文件就出现了,包括这些社区最近第三方抽样检查的分数,以及尚未整改的具体问题。
该信息同时出现在小区物业经理的手机屏幕上。一旦随机检查发现问题,系统会不厌其烦地推送短信,并根据整改完成时间,将社区分为1小时整改、4小时整改、12小时整改和12小时内不整改等。,这将不断向垃圾分类的负责人发送压力。
这是上海第一个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平台。借助“大数据”,这类“废物分类诊断专家”有针对性地分析每个社区的废物分类问题,帮助废物分类取得更大成效。
从“盲人触摸图像”到“正确的药物”[S2/]
“垃圾分类出现了4个新问题。请立即转到小程序查看详细信息。”15时12分,房管农小区党委书记朱晓荣接到手机短信后,打开手机上的“蒂姆·穆电子浏览”软件,四个问题的时间、地点、具体特征和照片立即出现。
"主要问题是1号箱的垃圾桶溢出来了."朱小荣立即召集物业经理到事发现场,中午时分,十几个湿的和干的垃圾箱被拖出垃圾箱,等待皮卡车来清理空.当一些居民经过时,他们认为这些垃圾桶还可以扔掉,所以新的垃圾被倾倒在已经离桶口很近的旧垃圾上,溢出来了。
发现问题后,清洁人员清理溢出的垃圾桶,盖上盖子,推出两个空桶,引导居民将垃圾放入两个空桶。
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平台上线后,如果有问题,手机会收到短信;你一收到短信,就应该在整改期限内迅速整改。朱晓荣说,工作压力比以前大得多,但发现问题的准确性和处理问题的效率都更高。
记者注意到,房瓜龙小区有三个垃圾桶,每个垃圾桶都新贴上了“身份证二维码”。据报道,天目西路街上有38个垃圾桶,这些垃圾桶已经升级并标有“身份”字样。
"垃圾箱房间的数量非常实用."朱晓荣坦言,过去第三方抽查只会告诉社区负责人上次发现了什么问题,但没有具体线索,比如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在垃圾箱里发生的,还有一些整改后的“盲人摸象”。现在直接看这个数字,你就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社区负责人掌握的细节越多,他就越能总结特征,找到问题的症结,开出正确的药。
为了整顿垃圾桶泛滥的问题,物业经理朱小荣和社区居民代表没有当场解散,而是聚集在会议室讨论长期“药方”。把最近的问题放在一起看,他们发现最近的溢出发生在1号垃圾箱房间,都发生在12: 00到16: 00,这正是垃圾箱被拖到垃圾箱房间前面等待移走的时候。
讨论很快得出结论:“一堵墙和一个排水沟”。堵住,盖住满满的垃圾桶,并用尼龙网盖住,以防居民掉下。稀稀拉拉的,是与捡拾单元沟通,以便捡拾车能准时来,从而缩短垃圾桶在露天的等待时间。
大数据解决了瓶颈问题[/s2/]
最近,住在安丰社区的李阿姨发现,社区的固定垃圾运送时间从早上7: 00调整到了早上9: 00,从早上7: 30调整到了早上9: 30。
"这是分析数据的结论."安丰小区物业经理吴打开手机上的“天目电子浏览”,向记者展示了扔在垃圾桶外的“无主”垃圾照片。这些照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拍摄时间,即抽查人员发现问题的时间,基本上是从9: 00到15: 00。
经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吴发现了一些细节:从9: 00到10: 00,扔在箱子外面的“无主”垃圾其实质量很好——大部分用户都是保密的,但他们只是错过了早上的送货时间,不想再把它带回家。10: 00后扔的大部分垃圾都是未经分类的混合垃圾。
这些细节促成了早上固定送货时间的调整,延迟了半个小时,而箱前的“无主”垃圾急剧减少。
对于10: 00后乱扔的垃圾,安丰社区没有妥协。在保持18: 00到20: 00的配送时间不变的同时,延迟了志愿者在垃圾箱前的值勤时间,每天从9: 00调整到11: 00,从13: 30调整到15: 30。
吴坦言,考虑到志愿者的年龄和艰苦的执勤条件,他一直想调整执勤时间,担心"没人看"的问题会反弹。现在,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志愿者值班的时间被调整到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时间,发现问题和监督指导的效率更高。
天目西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坦言,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一些社区遇到了瓶颈,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无法上去,也找不到对策。关键是他们不能抓住症结所在。例如,混合垃圾何时何地出现?谁经常乱扔垃圾?
为了找到答案,一些社区投入了高昂的成本,安装了摄像头,并对垃圾桶进行了智能改造,但效果不错,但不能推广到“资金紧张”的社区。
"检查社区垃圾分类有效性的第三方实际上持有大量数据."平台运营商伟晶科技副总经理翁小清表示,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平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使采样数据成为总结社区症结的“诊断”依据,成本远低于垃圾箱智能化改造。
记者从天目西路街道了解到,试点成熟后,“天目e-Link”将延伸至沿街商业建筑和商店,使大数据能够促进单位垃圾分类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