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5字,读完约4分钟
来自静安区的消息称,在“智慧城市”的总体建设框架下,静安积极采取创新措施,精心搭建了“智慧消防”平台。结合全区开展的“大调查、大走访”工作,经过6个月的努力,消防物联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7月30日,全区443个重点单位安装了消防物联网传感设备,安装率达94%。
据了解,公安消防部门和社会单位的消防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应用登录后台,实现对值班人员、消防设施故障等的一键式监控。,还可以实时查看本单位的日常消防工作,并可以实时接收本单位的火灾报警、设备故障、人员下班等信息。接下来,静安还探索了将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纳入消防物联网监控范畴的试点项目。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和非传统的消防安全因素交织在一起,管理对象、火灾实时控制和指挥调度智能支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警力有限、责任无限的现实条件下,公安局、消费者安全委员会等政府部门要想克服“困难”,解决“痛点”,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利用大数据,找出潜在的防火规律,提前预测风险,优化警力配置,准确调度指挥。
消防物联网是智能消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物联网、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大数据为基础,融合了“互联网加”的思想和方法,积极探索城市火灾预警和消防管理的智能监管模式,也是解决制约消防防控问题的迫切需要。
2018年1月,静安区消防委发布了《关于在静安区全面实施消防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通知》,明确了2018年消防物联网建设规划,建设了领先的智能消防系统,鼓励和支持社会单位坚持众筹共享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技术防范水平,确保消防安全。
同时,加快整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资源。在区公安消防调查指导下,石门二鹿街建立了防控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将消防物联网系统接入其网格中心,对辖区内企业和单位的基础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对辖区内可能发生的消防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预警,构建智能社会消防安全防控体系。
此外,静安还将消防物联网的推广纳入了区消费者安全委员会的定期监管范围,并每季度召开会员单位联席会议,重点关注在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专业市场、综合楼、养老机构、宾馆、医院、学校等重点单位的推广应用。
在推进过程中,坚持市场主导、单位自主、社会参与、政府引导的原则,以落实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基础,以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为根本,加快建设多赢互动的智能消防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引导单位应用智能消防技术,提高消防设施安全水平,建立健全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和火灾事故。
消防物联网建设可以实现信息管理、消防培训、执法检查、功能监控和大数据分析五大功能。它与辖区内单位端的火灾报警、重大危险源监控、疏散管理和灭火管理系统相连接,能够实时监控本单位的消防设备和重大危险源,构建“人防+技防”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消防防控水平。
静安公安消防队将400多个消防重点单位纳入消防物联网系统后,通过现场调查,加强了对火灾“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判断,能够及时进行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发布预警信息。同时,积极与公安局、大数据战略中心等部门协调,实现管理平台兼容和信息共享,为全面分析火灾情况、准确判断火灾报警情况、准确实施火灾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据介绍,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可以生成安全出口、关键部位、消防设施等标签。明确建筑日检和月检的部位、项目和频次,记录建筑消防安全全过程的自我管理,通过配置前端传感设备,全面分析和评估单位建筑的消防安全状况,强制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未来,静安区14个街道(镇)和477个重点单位将全面配备消防物联网传感设备,建成数据“自动采集、全共享”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神经元终端”。在此基础上,以“大数据+”为创新手段,对现有网格中心平台进行升级,建设具有城市数据综合运算能力、大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和预测预警能力的城市智能综合运营管理中心(也称“城市智能大脑”)。通过与公安、消防、各街道和城镇的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原有相关部门的工作管理平台和相关数据的对接,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的数据融合应用,有效配置区域公共资源进行协同整合,使其得到分析、判断、指导、协调和处置,从而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