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76字,读完约20分钟
谢勇,1956年3月出生。曾任共青团静安区委副书记、部长、青年部副部长,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青年部部长,市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11月至2004年12月,任中共静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1998年11月至2004年12月,任区委党校第一副校长;1999年12月至2004年12月,任中共静安区综合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他是原静安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亲身体验和见证了静安大厦党建工作的萌芽和蓬勃发展。
王,1956年3月出生。曾担任原静安寺街综合经济党委副书记、综合经济党总支书记,参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王是商业建筑党建工作的主要响应者,提出了从"找党员"到"服务党员"的转变。他是商业建筑党员服务点的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经历了静安寺街建筑党建的发展历程。
口头报告:王
采访:顾佳贤、郭晓静、杨玉华、燕南
整理:杨燕南
时间:2018年7月16日
此次口述采访了原中共静安区综合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静安庙街综合经济党总支原副书记王。谢勇同志从弄清家庭背景、全面经济党委的由来、深入企业人心、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等方面论述了静安区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王同志以“流浪”找家的生动案例,回顾了建党工作者在静安寺街道建筑中的忠诚心路历程。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处上海市中心、具有独特地理优势的静安区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大量高档商业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简称“两个新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高智商、高学历、高技能、高收入的“四高”人群聚集在大楼里,社会需求多样化。这种千变万化的变化,在强大的建设经济的推动下,也迅速体现在我们的党建工作中,不仅开创了“两个新”组织党建的新领域,也催生了“党建立党”,这是静安区基层党建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静安区“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不仅是按照中共上海市委“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的党建目标的有效实践,也是针对现代企业管理特点和企业党员工作实际情况的创造性探索。
务必找出“家庭背景”[S2/]
1992年,在静安市南京路综合开发构想提出后,静安区迅速进入了体制转型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面对区域经济向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委高度重视拓宽党建新领域,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以建筑为新的工作阵地和载体,寻找“两新”组织的“家庭背景”既重要又困难。1998年,区委组织部对新经济组织中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党员进行了部分调查统计,但调查的结果却是他们不愿做的,他们的家庭并不清楚。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股份合作企业的基础不明确。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数据库中,只有在我区注册的企业数量,而没有在其他地方注册并在我区经营的企业数量。第二,组织关系管理滞后。有些党员留在原来的工作单位,有些回到原来的居住地,有些在不同的地方工作。他们不知道把他们的组织关系转移到哪里,成为脱离组织管理的“袖珍党员”。三是党员统计调查单一。统计学家缺乏新经济组织的专业知识。一些调查人员只看到企业的经营情况,有时他们不能清楚地界定企业的性质,所以统计数据是错误的。
基于这种情况,1999年我们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统计调查,决心搞清楚“家庭背景”,并提出了“不同部门结合,不同部门侧重”的统计调查思路。在调查之前,我们举办了一个专门的培训班,讲解如何收集和分析统计调查信息;在调查中,对重点企业的统计给予定性指导;经过调查,认真核对新经济组织党员的资料,并对有疑问的企业进行复查。此外,我们还探索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每个居委会建立新的经济组织和党员数据档案,每季度与党员统计报告一起上报,确保统计数据及时更新,整合分析数据为区委决策服务。在汇总各街道提供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与工商分局、工商联、外经贸委、计委、科委、经贸委、招商办、合作办的数据进行对比,整理剔除不准确的数据,然后根据新的经济组织类型建立新的数据库。可以说,通过这次“地毯式”的统计调查,我们已经基本摸清了区域性“两新”组织的“家庭背景”,并撰写了调查分析报告,提交给了区委。
综合经济党委的由来
1999年,根据市委的要求和静安的实际发展,区委把“两新”组织列为工作重点。7月初,区委召开了关于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专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大口街党组织的领导。每个人都认可地区委员会提出的组织结构的分级管理的想法。区委认为,加强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不能单靠一个部门,也不能单靠党务部门,而是要靠各部门的努力,形成党的合力。按照“加强党的工作、教育和管理党员、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党的组织制度得到了及时合理的调整和完善。
1999年12月22日,在新千年即将到来之际,区委下发了90号文件,批准成立上海静安综合经济委员会(上海静安新经济组织党建协调指导小组),我成为静安历史上第一位综合经济党委书记。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然记得很清楚。当时区委决定成立一个党委来管理新经济组织,主要负责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新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产值利得税高,在区内没有上级行政主管。召开第一届党委给了我一个任务,其中一个题目就是命名党委,这在静安区基层党建史上可能是闻所未闻的“史料”。我记得在第一次党委会议上,区委领导向党委成员宣读了党委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后,大家就党委取什么名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明确了党委的工作方向、主要职能和服务目标后,委员们达成共识,从多个名称中选出了“上海市静安区综合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区综合经济党委”)。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名字最符合这个地区更高一级的新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并把它上报给了区委。就这样,区综合经济党委诞生了。
2000年第一季度,党委成立后不到100天,我们召开了两次党委会议,传达了市委的精神,分别报告了调查研究情况,讨论了规章制度的制定,2000年的工作要点,以及成立大会的准备工作。党委办公室也很快投入运行,刻有章节并列出,并发布简报。春节前后,党委成员还利用拜年的机会,走访和联系了相关的新经济组织。经过党委筛选,并与有关方面协商,他们确定了13个新的经济组织,可以由我们的党委全面管理。
由于新经济组织的经济形式、行业和规模不同,党建工作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必要随时分类指导。当时,区委根据新经济组织的布局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认为“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挂在墙上,必须转移重点。因此,建立了“两新”组织的三级党组织网络:在区级建立了区级综合经济党委;在街道一级,建立新经济党建领导小组和街道综合经济党总支;保持达口党组织对改革后的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关系。区综合经济党委在三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明确了领导责任制,建立了规章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了人民手中,促进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的形成;二是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新经济组织的党建水平。通过加强培训,可以提高党的领导人的素质,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一部分人愿意做,一部分人能够做,一部分人愿意做基层党建工作;第三,严格控制“两头”,规范“中间”,进一步做好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所谓“严控两头”,就是严格引进新党员,淘汰不合格党员;“规范中间”是指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的基本素质。
深入企业的内心
必须承认,在区综合经济党委成立后的一年里,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我们发现,区综合经济党委与新经济组织的关系非常脆弱,因为他们不是挂靠部队,而是属于各行各业,资产和人员联系松散,企业中出现了“年轻员工、老党员、白领员工和蓝领党员”的现象,这主要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联系不畅。因为新的经济组织有不同的想法,很难联系到他们,所以欢迎你,但不真诚。第二,建立党组织的指导思想更加切合实际。比如,党建组织是否能提供经济、税收等优惠政策是有关联的。第三,党组织建立后,要回答工人、青年妇女的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综合治理的重点。第四,由于运行的限制,新经济组织的脱离和退出时间较短,党的建设基础脆弱。目前的情况是“企业追随市场,党员追随市场,组织网络追随补充”。第五,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员流动迅速,面临生存的矛盾,由于组织生活不正常,缺乏关爱教育,多数党员存在许多思想问题。
上述问题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区综合经济党委的工作方法必须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趋势和“两新”组织党员的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把我们的党组织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方正钟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爱诗股份有限公司三个层级的党委组成,均为股份制企业,共有197名党员。第二类由城市房地产有限公司、深安对外贸易经济合作有限公司、博科电脑软件有限公司、新世纪日化有限公司四个党支部组成,共36名党员。在第三类中,还有六个问号机构,其中沪港审计咨询中心(集团)有六名党员,隶属于城市运营商人才公司;春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有2名党员,但都不在上海;莫志华有限公司有三名党员。虽然可以建立党支部,但不能多次联系负责人;私人电脑有限公司有两名党员,在静安注册,但在其他地区经营。它属于哪一边?阪神服装贸易有限公司有6名党员,都是家族企业,愿意建立党组织,但必须经过考核;还有两名国威房地产公司的党员,因为不满意与该地区的合作而想撤资。
针对以上三类企业党建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对策:一是抓住源头,建立网络。我们本着“谁登记,谁实施”的精神,建立党员长效管理制度,对流动党员实行同步登记,并了解情况,使新经济组织中的每个党员都能参与党的组织生活,接受所在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使党员进入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管理体系。第二,我们应该本着“小、业余、灵活、务实”的原则开展工作。根据新经济组织散、小、杂、流、变的特点,找到党的工作与企业管理的结合点,突出工作的分类指导,努力探索党员教育的新途径,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当我们联系时,我们遇到了企业,要求我们寻找办公场所,宣传企业,办理出国批准文件。带着感情,我们把这些“外事”当作做好党建工作的“内部事务”和工作突破口,热情为他们服务,为静安区招商引资和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要整合资源,依靠载体,齐心协力,加强党的共同努力。结合“七一”评选、党员民主评议等活动,引导党员在新经济组织中发挥作用,管理和教育党员。
另外,我们坚持党委联系制度。考虑到“两新”组织中的大多数党员都是高智商、高学历、低龄的“白(领)、骨(干)、雅(英)”党员,党组织的活动必须适应他们的特点和需要,为他们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考虑到区综合经济党委的部门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建立了党委成员联系制度,每个成员都要在家联系,落实几个新的经济组织的工作。在推荐评比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增强了“两新”组织党员职工的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2001年,在建党80周年之际,静安区综合经济党委的两位同志第一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8名同志被评为静安区先进生产工人;3号同志被评为全市三八红旗手。
现在想想很有趣。2000年,我们从安排工作中了解到,现为沪港国际咨询集团的沪港审计咨询中心(集团)由于隶属关系不同,以及我们在注册时将郭康熙总裁的名字写为“郭康欣”,一直无法联系到他。2001年,因为我的毕业论文,郭康熙和我被分到同一个小组,同一个导师。原来他是我98年级的研究生,已经三年了。因为单词不同,我们相遇了。后来,我们及时为他们成立了党组织。作为党组织书记,郭康熙工作非常严谨,对公司的党建工作有着很强的把握。清明节期间,他组织员工去龙华烈士陵园祭奠革命英雄。他曾经对我说:“审计师是经济警察,他必须自律,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公司高管没有入党要求,我不会考虑让这样的人接任。”果然,上海和香港的副校长都在学习党章的培训班上,我有一次去他的公司参加中层以上骨干的党课。郭康熙曾获全国第二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非公有制企业优秀共产党员、静安区第一批领军人才、静安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静安区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党建实现新跨越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截至2000年12月31日,静安市新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有3504个,职工22463人,党员1381人,党组织131个,基本实现了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的阶段性目标。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的基层组织”的提法首次出现在新党章中,这为我们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两个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带来了好消息,但没有现成的答案。不久,新华社发表了上海分社记者杨的一篇报道,“支部建在楼上,党建工作落实”。介绍了由静安寺街道党工委牵头在中国企业建设中创建第一个“党务点”,扎实推进“走进三扇门”,即走进商业大厦的大门、走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大门、走进党员职工的心灵之门。不管组织关系如何,让党员服从,在工作场所找到党组织,过正常的组织生活。这种“上楼分支”的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作出了重要指示。由于“两个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是以建设为单位延伸的,这种模式又称为“建党”。
区委对此高度重视,要求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突破瓶颈,实现党建机制建设、长效管理和制度建设的新跨越。2003年,区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印发静安区商业建筑党建标准(试行)》的通知,强调建筑是社区党建网格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党建为重点,整合社区各种资源,编织社区、建筑、社会三大工作网络。区内“两新”组织党建协调指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成员单位由原来的9个部门增加到24个;街道综合经济党总支升格为综合党委,全部由副科级人员担任书记,专门负责社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住宅区党支部(总支部)更名为社区党总支,牵头组织协调。
区委的这些制度设计似乎是及时雨,滋润了饥肠辘辘的“两个新”组织,为今后几年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利用社会分配,率先在城市招聘53名商业建筑工人;另一个例子是各部门联动,共同举办“健康、时尚、体育”的商业建筑运动会;另一个例子是举办“理想走进心灵世界”青年政治启蒙班,开发文明商业建筑和健康建筑,收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得到了“两新”组织党员的高度认可。中央和市委有关领导多次访问静安,源于静安的党建工作迅速延伸到全国。
我认识到,党建工作是全区“两个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同志立足改革开放大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创新举措,也是“两个新”组织“以服务促管理”党建工作的丰硕成果。通过每一项具体的服务,我们可以实现对“两个新组织”的党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组织关怀、事业关怀、精神关怀和生活关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党在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可以说,党建工作在“两个新”组织党建史上留下了辉煌而不可磨灭的宝贵财富。
那个流浪者找到了他的家
我记得2002年7月16日下午,一个年轻人匆匆忙忙来到我的办公室,焦急地问:“你是这里的负责人吗?我的介绍信和党组织关系已经在我口袋里两年了。我可以转到你吗?”我说:“我是这里的负责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慢慢说。”匆匆忙忙的年轻人郑川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两年前他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我首先在嘉定区的一家日资企业工作,但园区内没有党组织,所以我无法转移组织关系。后来,他去了他住的居委会,但由于户籍和地址不同,户籍和地址所在的居委会因“特殊情况”难以接受,于是他遇到了房屋拆迁...两年后,他成为了一名“袖珍党员”。今天,当他看到公司所在的紫安大厦一楼大厅挂着“党员服务点”的牌子时,他主动在这里找到了它。听了郑川的“诉苦”后,我非常理解和高兴,他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积极寻求组织的帮助,但他的情况真的很特殊。当时我告诉他:“因为你已经离开组织很久了,你已经很久没有参与组织生活了。不过,既然这不是你的主观意图,你应该先如实向组织写一份详细的说明,我们将在审查后作出决定。”第二天,郑川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情况说明。后来,我向上级党组织询问并汇报了具体情况。最后,综合经济党总支决定,郑川定期到自安大厦党员服务点参加活动,经过半年的调查,对党员进行登记。此后,郑川每月都到党员服务点参加组织活动,履行党员义务,以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的调查,并在年底向党组织提交了深刻的思想报告,再次要求组织恢复党员身份。经过调查,郑川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党员登记表》,交了党费,恢复了党员身份。当时,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被许多媒体报道。后来,其他党员纷纷前来求助,就像“流浪者终于找到了家”。
据统计,2002年,静安寺街地区共有商业建筑28栋,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472家。根据性质(所有制形式)、规模(注册资本从业人数)和人员结构(受教育程度与从业人员年龄之比),我们在一楼进行了一本书、一户一表的调查。以紫安大厦为例,我们发现其中只有两家是国有企业,37家是非公有制企业。其中,注册资本100万元的企业2家,注册资本30-50万元的企业16家,注册资本30万元以下的企业31家。在这些企业中,76%的员工年龄在40岁以下,85%受过大学或以上教育,0.5%是党员。在调查中发现,这些非公有制企业的部分党员对自己要求不高,有些党员甚至不愿在调查中透露自己的党员身份。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党员的组织关系不同,包括属地管理、下属管理和下属管理。还有与空有联系的“袖珍党员”,这使得党组织难以管理。人才荟萃的天宇科技开发公司、塞特斯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等高科技企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其中有很多大师、医生和专家,也有很多年轻人在这里聚会。但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进入,党员的作用难以发挥。在个别谈话中,有些党员党性不强。他们认为,即使他们在私营企业工作,依靠自己的知识吃饭,我们也不会看着企业主的脸。拿钱工作是很自然的,没有必要扮演先锋和模范的角色。
看到这种现象,作为一名一线党建工作者,我曾经有过困惑和苦恼,所以我开始从长远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我不能从“找党员”变成“为党员服务”?为此,我们向街道党工委作了汇报,并于2002年4月10日就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建问题展开了大讨论,题目是“解惑、寻找支点、塑造新形象”。企业里没有党组织,党员之间的关系不能联系起来,党员怎样才能发挥作用,年轻人怎样才能申请入党。会议达成的共识是: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党组织,千方百计组织党员,千方百计开展党员活动,千方百计扩大党员的影响。我记得当时一个私营企业的老板说的话,让我很感动,我仍然记得很清楚。他说在我成为这家企业的老板之前,我是一名老党员。无论我在哪里,做什么,都要保持党员的本色不变,保持跟党不变的信念不变,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共同树立党员的新形象。
2002年5月26日,我市首个商业建筑党员服务点在中国企业大厦挂牌。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心情,我很兴奋,因为这个品牌来之不易,也是全市商业大厦的第一个党员服务点。“党员服务点”的服务内容:为因某种原因未能落实组织关系的党员办理组织关系转移;代理党员缴纳专项党费;对党员进行党课教育,为党员提供组织生活、民主评议等相关学习资料,为党提供基础知识查询服务;接受入党积极分子的申请,培养、培养和发展他们;利用社区资源为党员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生活救助、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等提供服务。;为党员和志愿者参与社区精神文明活动和其他公益活动提供联系和协调服务。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街道28栋商业建筑中有19栋实现了党务工作的覆盖,包括建立独立党支部、建立联合党支部、建立党员服务点等。正是因为建立了党员服务点,党员才有可能积极寻求党组织,有效地解决了党员组织关系与商业建筑中新经济组织工作场所分离的矛盾,成为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有力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