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5字,读完约5分钟
静安区表示,推进分级诊疗是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然而,基层服务能力不足、居民信任度低等问题制约了有序医疗模式的形成。为了突破这一困境,静安区卫生计生委以“大走访、大调查”为契机,紧紧抓住“补短处、强基层”的关键,打破医疗机构的体制性障碍,在静安建立了由区域性医疗中心市北医院牵头、区内6家医疗机构参与的北方医疗服务社区(以下简称“北方医疗社区”)。
一年来,北方医学社区根据区域居民的实际需求,将市北医院作为“中心枢纽”,整合“专家联盟”和“医学协会”的优势,通过专家走访社区,开辟转诊和检查、咨询的绿色通道,建立影像检查平台等方式。准确地将区域医疗中心无法覆盖的疑难杂症转移到三级医院,将常见病留在基层,将康复期患者转移到邻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专科医院,真正“疏通”了上下联动的医疗渠道,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改变了过去拥挤和同质化竞争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提高服务能力,以便社区医院能够“接管”
从成立之初,医学界就把重点放在让社区医院“看小病”和“诊大病”上,大力加强基层服务能力。
静安北部人口稠密。市北医院根据居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神经内科、心内科、康复科、外科、眼科等11个科室的专家定期到社区进行访问,并按照社区收费标准统一收费,有效解决了社区卫生在专科诊疗方面的不足。据统计,每月平均有14名专家深入社区,每个人接待近400名病人。
为了提高检验报告的准确性,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患者的往返行程,北方医疗社区成立了影像中心、内镜中心、临床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专门工作组。对于社区医生无法诊断的疾病和治疗方案,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将二级和三级医院的专家联系起来,更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更及时和可靠的医疗服务。
“依靠人工智能来筛选‘糖网’,这是我们北方医学界探索利用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给居民带来新的医疗体验。”市北医院院长陈俊峰自豪地表示,市北医院早在2017年10月就与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的龙头企业airdoc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市北医院建立了上海首家人工智能眼科应用示范基地,并率先在彭浦新村、临汾、彭浦镇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眼底疾病人工智能筛查。目前,人工智能筛查技术已经为近4000名社区居民提供了糖网络和眼底慢性病筛查服务。
加强内涵建设,让患者真正“停留”
据统计,北部医疗社区负责近40万人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作为医疗社区的核心医院,市北医院在床位、设备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康复医学科大力支持,专业康复团队定期对社区医生进行康复治疗培训和指导,提高社区康复服务能力。
方阿波,83岁,住在彭浦新村。她因脑出血而半年半身不遂。最近的康复机构在路上花了一个多小时。当她和妻子得知他们家门口的市北医院分院开设了康复部时,非常高兴,他们立即搬进来了。经过一个月的康复,这位老人可以活动双手,走几步路。快乐的时候,老人暗暗担心出院后的康复。谁知道,市北医院与彭浦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密切合作,方阿坡一出院,社区医生就为她制定了为期3个月的社区康复治疗计划。"这让我们都吃了一颗定心丸。"方阿波的妻子如释重负地说。如今,在医学界范围内,过去出院后不知所措的病人被转移到市北进行康复治疗,并因轻微疾病而康复到社区的想法已经成为现实。
打破信息壁垒,使上下级之间的联系“更快”
为了保证转诊和检查的顺利进行,减少上下检查过程中患者反复收费挂号的麻烦,在区卫生计生委科技信息中心的指导下,医学界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建设小组,专门负责医学界信息平台的建设。
该平台集成了家庭医生居民健康平台的信息库、患者转诊和转院信息以及体检申请的推送。同时,它集成了覆盖医学界所有机构的检查、成像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相互传输系统,创新性地实现了同一病人在不同医疗机构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据统计,与2017年相比,2018年医疗机构每月平均转诊人数增加了190%。该地区的居民越来越意识到医疗社区上下转诊政策和绿色通道给诊断和治疗带来的便利。优质的医疗资源不仅实现了区域共享,还提升了患者一站式诊疗服务的体验。
如今,北方医疗社区通过整合静安区医疗机构的发展优势,不仅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项目,而且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扩大了医院诊疗范围,更有效地改善了患者体验。自医疗社区建立以来,该地区患者比例、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双向转诊比例和患者满意度提高了4倍,而患者用药比例和重复检查比例下降了2倍。居民获得了更多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改革和促进分级诊断和治疗的目标真正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