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99字,读完约9分钟
据《青年报》报道:
“一条路上,记得有多少双鞋子踩过伊拉克;一个梦,分成许多、许多、许多、许多份……”这是上海诗人郑为纪录片《城市之路》创作并演唱的主题曲《轻静慢远》,充满了上海文化的意境和人文情怀。
吴侬软语的歌唱唤起了人们对城市历史的记忆。镜头缓缓移动,对准上海人熟悉的陕西北路和江宁路。
从3月18日起,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电视中心和静安区文化旅游局联合推出的“上海路”系列新纪录片《陕北路》和《江宁路》,每天20: 00在艺术与人文频道与观众见面,揭开上海这两条老路的过往生活。
事情有起有落,但时尚不变
100多名历史见证人还原了发生在两条道路和两栋建筑中的故事
2018年初,纪录片《豫园路》播出后迅速走红,令上海市民惊讶的是,这条路竟然如此美丽。在街道的尽头,不仅有街道故事,还有尘封的历史。
一年后,《陕北路》和《江宁路》也出版了。这两部纪录片的制作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其间导演团队走访了100多位历史见证人,通过对众多专家学者的采访,生动地再现了两条道路周围建筑中的故事。
太阳穿过高大的梧桐树,投下斑驳模糊的影子;吴侬柔和的语言哼出了岁月的温度,那些不像烟雾的往事。伴随着充满电影质感的镜头,观众仿佛走在了陕西北路和江宁路上。纪录片采用“多线索递进”的叙事结构,以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人文故事,带有电影质感的摄影镜头,生动的纪录片抓拍,展现了“万水入海,中西交融”的百年老街的历史风貌。
《陕北路》、《江宁路》共5集,其中《陕北路》3集,《江宁路》2集。通过纪录片的镜头和史料,记录了太平花园、莫勒别墅、西摩堂、荣宅、宋花园、上海大学遗址和陕西北路公馆;对江宁路原中共中央书记处旧址、官渡路、梅奇大剧院、大华饭店、新仙林舞厅、梅陇镇饭店的历史以及这些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逐一进行了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北路”和“江宁路”的镜头不仅关注了历史变迁的跌宕起伏,也关注了个人命运在这个充满温度的大时代的跌宕起伏;不仅关注岁月长河中镌刻的历史印记,也关注从历史到现在、面向未来的城市文化生活。在这部纪录片中,在陕西北路生活了80多年的杜老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发生在路上的故事。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他年轻的时候,他可能经过这里无数次。像其他人一样,他们的目光被拐角处一座城堡般的建筑所吸引。从远处看,它华丽而独特,就像一座梦幻城堡。时光飞逝,陕西北路不再是以前的陕西北路,但时尚依旧,它仍然是上海市中心最美丽的路。
小时候住在太平花园的罗先生对这条街有着特殊的感情。后来,他出于某种原因搬走了,但在2000年回到了这里。过去不像烟。
从受访者的叙述和沿途老居民的回归,我们可以感受到新旧上海人对旧路和上海城市文化的深切感受。
街头故事回忆起尘封的历史
从普通人的角度讲述上海历史和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许多道路似乎是步行通道。事实上,有许多人文主义的故事。”静安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张忠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心情很不好。“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过去,虽然上海的道路上有宣传。但这是第一次以如此系统的方式深入挖掘生活在路上的普通人的故事。这部纪录片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探寻了中国历史名街陕北路活化背后的故事,它是一位居住了80多年的老居民,讲述了上海历史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这种宣传更有根据,能更好地进入普通人的内心。因为这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更有可能引起每个人的共鸣并获得理解和认可,所以小故事反映了伟大的历史和背景,这样公众就能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内涵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它。历史建筑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静安有很多路。你为什么选择这两条路?张忠透露,静安有很多特色道路,选择过程非常困难。但这两条路因其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引人注目。以陕西北路为例,以新闸路-巨鹿路为精髓,被评为2013年第五条中国历史文化街和上海仅有的三条中国历史文化街之一。近20个历史和文化景观,如名人故居,典型风格的建筑和革命文物,聚集在这一段近1000米的距离。“这条路包含了上海开放以来的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包括红色文化和上海文化。有许多故事公众还不太了解,今后我们应该加强宣传。”
至于江宁路,张忠认为虽然没有南京路高,但也有很长的历史。例如,江宁路,以前称为戈登路,是以戈登命名的,戈登是一个说服太平天国将领的英国人。这条路上还有中共中央书记处旧址和梅吉剧院。“事实上,静安有许多历史如此悠久的道路。我们希望向公众介绍它们。"
近一年来,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朝军对这部纪录片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和支持。“这两部纪录片已经被列入静安区文化发展基金资助的项目。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看这两部电影。许多电影都是小人物,充满人情味。"
影片中,上海历史专家、上海市地名学会副会长薛讲述了这两条道路上的历史事件。当时,英国戈登成功地说服了太平天国的将领,但由于李鸿章的背信弃义,他辞去了在洋枪队的职务。晚年,李鸿章前往英国朝拜戈登的铜像和纪念碑,并向他表示歉意。李鸿章回来后,戈登又被提起。这条路建成时,名叫戈登路。
“这两条路上有许多标志性建筑,以江宁路为首的著名建筑是梅吉剧院。陕北路有太多的标志性建筑,包括国宝大厦、摩尔别墅和著名的河东大厦。它的原主是何东,他们的后代都很富有。此外,著名的建筑,如荣家老屋和宋佳老屋保存完好。陕西北路之所以能被评为历史文化街,与它的建筑基本保存是分不开的。”薛对说道。
海派文化在上海纵横交错的道路上展现出来
陕西北路和江宁路是上海人特别熟悉的两条路。但是你真的知道这些路的过去生活吗?推开路边刻有时间戳的门,门后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近日,《青年报》记者采访了陕北路和江宁路的制片人张来。
记者甲:张伟
问:过去,人们可能更关注上海的旧建筑和城市变化,很少有人关注上海的道路。请你谈谈“上海路”系列纪录片的初衷好吗?
答:在上海这个城市,文化的根和灵魂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上川流不息。纪录片《上海路》通过追溯这些道路的根源来寻找上海的文化背景。道路是城市的血脉,记录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代文化工作者和媒体人的历史使命是记录、呈现和传播这些历史文化街上的故事及其在新时代的发展。
问:上海有成千上万条道路。你为什么认为江宁路和陕西北路在豫园路之后?
答:选择陕西北路和江宁路拍摄也是一次意外的邂逅,这源于我们与静安区文化旅游局的合作。我们将继续把这条路变成一条富有人情味、不断重生的老街。
问:谈到上海的道路,更多的人可能会想到道路上的建筑和一些著名的地标。然而,在这部纪录片中,大量的居民住在道路两旁,一些建筑物的管理者等。被采访,人们被用来讲述一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谈谈为什么《人物访谈》被认为是一种叙事方法。选择人的标准是什么?面试中有什么困难?
答:纪录片基本上是好人的故事。如何选择角色取决于导演的技巧。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这条路,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说服主体,如何发现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故事,以及如何用图片来表达思想,这样建筑和人物才能结合在一起活下去。
问:上海有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分布在上海的历史街区。你认为这些道路有什么样的文化沉淀?未来会有更多的道路被拍摄吗?
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母体和背景,海派文化赋予了江南文化“现代性”;红色文化是海派文化的灵魂,它以海派文化作为其内在的场域深度,决定了其历史走向。这些文化的具体体现在上海纵横交错的道路上。《上海路》是一系列文化纪录片,将继续拍摄。该项目已在进行中,只有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才能得以推进。
[花絮][/s2/]
上海作家朱希真眼中的陕西北路和江宁路
海派作家朱希真曾经写过上海64条永远不会拓宽的道路。她走过每一条路,进入每一栋大楼。
她住在静安区,对陕西北路和江宁路很熟悉。“我是较早写《陕西北路》的作家之一。陕西北路是一条著名的历史文化街,有许多老房子。这是旧上海的一条外国人街,许多外国人住在那里。西摩教堂和太平花园曾经住着很多犹太人。沿途可以看到20多栋建筑。宋美龄结婚前住在陕西北路,蒋介石在那里向宋美龄求婚,他们的婚礼在那里举行。今天,陕西北路上有许多特色时尚咖啡馆,时代在变迁。当时,陕西北路是一条非常时髦的路。”
“荣家的老房子很漂亮,里面的彩色玻璃精致非凡。从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到业主的个性,这说明荣先生是一个很浪漫的人。走在这些老房子里就像和曾经住过的主人交谈。这些电影非常精致。”朱希真说,道路其实是相通的。走在这些路上,她深深体会到街区可以漫步,建筑可以阅读。“我已经踏上了上海这些永不拓宽的道路。我喜欢一个人走。有时我可以走一天的短路。”
十多年前,喜欢“走在路上”的朱希真独自一人走着,一边拍照一边欣赏风景。十多年后,申城的一群和她一样热爱上海道路的年轻人开始徒步旅行,用他们的笔画上海和美丽的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