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469字,读完约14分钟
上海大学“名师论坛”轮值主任单位
区域化党建年度慰问演出“帆船”
静安南京路商圈党建联盟启动仪式
经贸专业委员会举办服务技能展示活动
初始体验点奖励
区域性单位党员参与幼儿园岗位的体会
区域单位参与红色外联活动
地铁13号线和新闸路幼儿园开展联合建设活动
各地区单位的党员参加了宁蒙派出的“老上海游园会”
区域单位党员参加宁蒙活动
在“联合行动”现场举行的中秋节慰问晚会
静安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紧紧围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一中心任务,把“共同行动”区域化党建作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方法和切入点,整合各种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努力取得新成绩,开创新局面。
优化系统,建立区域党建社区
静安区委坚持资源统筹、区域合作、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构建街区联动、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活动组织、资源利用、服务服务的区域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各区、街道和居民区建立了分级分类的“共同行动”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共同行动”和“1+7+14”(即“1个区联席会议+7个专业委员会+14个街道和镇支部”)的区域党建体系。区联席会议由区内200多个单位组成,董事会采用董事轮换制,打破基层党建的“内循环”;与此同时,成立了七个专业委员会,包括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教育宣传、社会服务、政法结合、经贸、科技。在《静安区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行动计划》框架下,各专业委员会建立了动态管理、例会、单位轮换、考核评价、责任落实等工作制度,实现了专业委员会的正常、规范、有效运行,促进了区域党建专业委员会工作从“行业凝聚力”向“制度凝聚力”的升华。
在原有基础上,拓宽区域党建延伸,提高党建工作覆盖率,积极探索“1+7+14+x”制度。以创新社会治理、解决基层问题为导向,不断整合新兴党组织和党建热点资源。例如,为改善党建资源的非均衡配置,实现对周边空白点或边缘盲点的准确有效的服务管理,坚持“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原则,成立了“建党联盟,别出心裁地建党联盟”等组织,实现横向到末端,纵向到边缘。
完善机制,团结区域力量,共同服务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执政不可忘记的基本原则。联系和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增强群众的利益感,也是静安地区党建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
坚持“双结对”区域化,共享党建和联合建设成果。从“结对帮困”、“结对共建”到区域党建“联合行动”,全区党政机关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家庭、“两新”组织和区域单位开展结对活动。扎实推进局级干部与部门级领导班子结对联系居住区制度,形成单位领导班子、党组织和党代表联系多个居住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走访结对居住区,普遍与居住区干部沟通,了解居住区学习教育情况,了解和协调解决居住区违法建设、道路失修等实际问题,赢得了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成为静安党建工作的一个品牌。
坚持项目实体运作。大力推进项目化运作模式,推出名师论坛、“爱乐帆船”音乐晚会班、“初始使命”红色巡演、文明单位创建指导等四个实践项目,搭建联系平台,深化交流互动,配置资源需求,促进相互融合。结合共建单位的优势资源、在职党员的专业特长和区域单位的实际需求,制定近1100个资源、需求和项目“三清单”,更有效地激活和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服务共享。依托三级党建服务中心和“白领渴望”党建服务站的服务网络,可以有效地连接区域党建的供需双方。以品牌项目为起点,如曹家渡街的“社区阅读节”、宝山路街的“企业之家”、共和新路街的“童心与远大抱负”、新村街的“彭碧生会”、彭浦等。,有利于区域资源的全面整合,进一步增强党建的整体效应,实现单位党建、区域党建和行业党建的互联互通和互补互动。
提高能源水平,加快静安地区发展
静安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区域资源与党建工作联系起来,把党建工作的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的动力,使所有区域党建工作成员都能与静安共享发展红利,与静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共享命运。
信息支持,努力实现“有效认同”。加强和改进信息网络管理,完善舆论引导机制,是提高区域党建水平的有力支撑。静安区依托党建信息载体,率先探索“互联网加”理念和“大数据”思维,将基层党建工作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全力打造自上而下互动、自下而上贯穿的“智能党建”系统平台。“智能党建”平台探索建立党员积分制管理体系,完善党员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对参加组织生活、志愿活动等多种情况进行评分。我们建立了“五星微语”微信公众账户平台,通过“五星头条”、“党建关注”、“新时代研究院”、“活动通知”等十余个栏目,发送了地区事务、学习教育、生活服务等信息,稳步扩大了静安地区党建工作的传播和影响。
多方参与,努力实现“社区治理”。“共同行动”区域化党建开展以来,依托“区-街-镇-居”三级区域化党建网络的全覆盖,广大驻地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强化了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责任,围绕群众关心和关注的民生需求开展共建活动,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困难,进一步提高了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常务理事会和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决策和讨论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自治和共治过程中的价值导向、整体协调和过程创造等作用,激发基层活力,进而通过专业集聚、平台交流和互利共赢实现静安和谐社区建设。
基于联合行动建立一流的商业环境
静安区“联合行动”区域化党建经贸委员会通过党建工作的领导,努力为企业的优势和特色服务,依靠联合行动营造一流的经营环境,把党建工作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寻求双赢的利益和价值共识,实现促进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目标。得到了会员单位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界发展的同频共振。
实现优势转化,从党的政治优势到企业界的发展优势。根据近半数在静安市南京西路商业区工作的会员单位的特点,围绕营造商业区商业环境的目标,专门委员会在静安市南京西路商业区成立了党建联盟,商业区34家企业党组织参加了该联盟。通过“共建组织、共商事务、共享资源”的方式,充分发挥南京西路商业区党建联盟的作用,开展静安南京路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测评,编制《静安南京西路商业服务标准》,不断优化静安南京西路消费环境
实现组织扩张,将党组织设置链延伸到行业领域。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大趋势,扩大区域性党组织覆盖面,成立企业社会组织党支部,聚集14个工学结合的社会组织,共同推进静安“上海服务”、“上海购物”的有效实施。指导静安外商投资协会党支部建设,将党的工作有效融入外商投资协会的运行和发展,充分发挥外商投资协会党组织在内部管理、对外服务、协调沟通等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实现范围的扩大,从组织招募党员转变为党员自愿自发的方向。在迎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前夕,我们与区总工会、区财办等会员单位携手,在大党建平台下举办劳动竞赛,吸引行业员工特别是党员的积极参与,鼓励一线员工参与优化经营环境,确保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先后举办了静安区白领午餐套餐展、静安区白领技能大赛和金融业劳动竞赛。党员和成员单位员工主动参与,通过知识竞赛、模拟现场接待和现场展示,交流技能、交流服务、展示风采。
体验行业的最初核心,成为新时代的“回应者”
临汾路街道为党员量身定制了“立心”系列教育活动,为区域党建服务。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之际,辖区内开展了首个“初始心”系列活动,赢得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受到了地区党组织和党员的广泛好评。
“心初”系列活动包括“心初体验”、“心初感受”和“心初讲堂”。临汾市委通过对区域党建工作的大规模调研和大规模走访,有意识地挖掘和积累了区域资源,为“初步体验”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初体验”首次从银行、医院、部队、物业公司、职能场所等11个区域性党建成员单位中招聘了14个岗位作为“初体验”教育的体验点。临汾社区的14名志愿者“初体验大使”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体验活动。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面对镜头,留下了自己的经历和对参与活动的最初感受。随后,“心灵启蒙讲堂”邀请了全国关爱老人先进典型、上海市十大护士、上海市优秀护理工作者张敏讲述她的“心灵启蒙故事”。作为临汾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病房的护士,她长期为临终病人服务,始终坚持将“对临终病人的最小伤害和最大尊重”作为行业的初衷和使命。通过她的分享,党员们受到了深深的鼓舞,对“临终关怀”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经历了不同行业的辛勤劳动,被他人的努力所感动。第一次“心”教育活动结束后,各地区单位纷纷表示希望参加此次活动,提供经验岗位,并派出志愿者。
“立心”系列党员教育活动是临汾市将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岗位行动与地方党建特色有机结合的有益尝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其中。2019年,又有3个驻地单位主动申请加入“初体验”行列,社区共有14个区域性党建成员单位成为“初体验点”。2019年初,街道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周四行动”,引导区域化党建单位与最近的居民区结对,每月参与主题活动,提升区域化党建力量,进一步服务社区居民,将区域化党建与居民党建有机结合,将临汾社区党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同心同德,区域化的“邻里石头二号”行动取得了实效,取得了实效
近年来,石门二路街道与区域党建单位在政治、组织、资源、服务、活动等方面形成合力,围绕共同需求和利益实现了“同频共鸣”和协同增效,积极探索“共建、共创、共享、共赢”的资源整合型党建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党建工作品牌“邻里石二”。
把握项目对接,努力推进党建和联合建设的“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街道充分挖掘区域资源和刚性需求,形成2018年党建和共建项目新清单,其中党建项目清单10大类51项,资源开放清单8大类67项,服务需求清单4大类27项。通过对名单的梳理和完善,共建资源不断整合,共建质量逐步提高,党建工作内涵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各级党组织在更广范围、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凝聚成一个“邻里家庭”。
把握思想导向,努力推进党内教育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在区内单位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街道探索和丰富了党课内容,创新了党性教育形式。借助上海平潭集团的专业优势,党课《梁家河年谱》应运而生。通过情景和身临其境的舞台演绎,党员们学习和体会到了Xi总书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街道挖掘辖区资源,推出特色党课“邻里故事集”,吸收街道机关、地区党建单位和“两新”党组织党员组成“邻里故事小组”,讲述身边党员的优秀事迹,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党员形象更加可亲,党课内容更加生动,教育方法更加多样化。
把握公益导向,努力推进志愿奉献。依托区域性党建和共建平台,动员驻地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街道和居民区集中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厦白领和居民提供义卖、便民服务、政策咨询等志愿服务。以“先锋行动进博”为契机,街道组织开展了公益导向活动。40多名在职党员以低碳循环的方式,为在高温前线奋战的环卫工人、快递员、助手和特勤警卫提供了清凉,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广大党员帮助参展的爱心。“志愿者送温暖的闪光传播爱”志愿者行动吸引了来自中国电信、船舶、强生集团、美琪大剧院、农村商业银行、石儿邮局和石儿社区卫生中心的50多名青年志愿者。
做“宁蒙派”,提高党建的“粘性”
江宁路街道党工委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准确打造“宁蒙学校”区域党建品牌,努力通过品牌建设,充分整合辖区内各方面资源,以党建为导向,实现建设和谐幸福社区、美丽宜居江宁的目标。
“党建+网络”为党员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宁蒙学校”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及时、互动、广泛的优势,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以“党建+互联网”的形式,为社区党员提供党员学习、组织关系转移等网上党建服务。整合“社区党校”、“党建资源分配站”等党建学习平台,推出以党建为主题的各种推文,让党员通过微信自主学习党的相关理论知识。整合冠生园金融园、新城大厦等居民单元和建筑园区的会议室资源,推出“共享空厅”,通过手机微信预订,您可以共享社区内高品质的活动场馆。
“党建+志愿公益”,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新平台。“宁蒙学校”充分利用区域党建单位的优质资源,开展了“学生为老人暖夕阳服务工程”、“上海市儿童医院暖服务站志愿者”、“美丽家园垃圾分类环保工程”等公益项目,并推出了“怡海剧院戏票”、“水晶花制作活动”等优惠活动。通过“公益众筹”项目和网上公益,聚集愿意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党员和志愿者,搭建社区单位、居住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工作平台,营造“党建+公益”的浓厚氛围。
“线上线下”联动,全方位营造城市基层党建氛围。“宁蒙学校”依托线下党建工作平台——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线下互动活动。举办了“赖宁来”老上海园晚会,推出了“好萧宁”、“大小宁”、“嘉宁头”、“赖宁疯”、“做个好人”、“农涵宁”等6个党建主题板块。以“立心、使命、与美丽的江宁同行”为主题的党日活动以“直播+直播”的形式进行,全体党员通过手机和电脑一起学习。开展每月一次的社区联盟会议,让驻地单位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宁蒙派,更好地提供各种资源,参与社区党建活动。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努力,“宁蒙学校”品牌在推进区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其服务群众的功能已成为服务党员群众、实现资源有效对接和共享、增强党建工作“粘性”不可或缺的切入点。